北京市顺义区医院, 北京 101300
【摘要】目的 分析采集末梢血和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于本院行血常规检验的92例疑似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采集末梢血、静脉血检验者。对比两种采血方法血常规检验指标检测结果和诊断效能。结果 静脉血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水平低于末梢血,血小板水平高于末梢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采血方法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检测结果基本一致(P>0.05)。静脉血诊断灵敏度、准确度高于末梢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采血方法诊断特异度基本一致(P>0.05)。结论 采集静脉血检验血常规指标准确率更好,建议临床血常规检验采血将静脉血作为首选。
【关键词】末梢血;静脉血;血常规检验
前言
血常规检验是指采集受检者的血液,借助仪器观察血细胞形态分布与数量变化情况,判断患者血液情况与患病情况的一种疾病诊断手段。在血常规检验中,除了检验方法与仪器会影响检验结果以外,检验样本质量也会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尤其是不同采血部位的选择[1]。目前,血常规检验常用的采血方法主要包括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但关于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的临床研究较少。为了探讨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的影响,本研究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于本院行血常规检验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末梢采血与静脉采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效果,并作出以下报告。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1年10月于本院行血常规检验的92例疑似感染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占55例,女性占37例;年龄18-70岁,平均(42.92±8.46)岁;经炎症因子、免疫指标检测确诊感染性疾病53例,非感染性疾病39例。纳入标准:具有正常交流功能者;积极配合血常规检验者;临床资料完整者;符合血常规检验适应证者。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合并精神系统疾病者;合并传染疾病或急性感染性疾病者。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方法
静脉血采集:血常规检验采血要求空腹状态取血,采血前不可剧烈运动,采血前12h禁食禁饮,第2d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使用真空采集管抽取受检者空腹静脉血2ml,将血液标本放置在EDTA-K2采血管当中摇晃均匀,备用。
末梢血采集:采集完受检者空腹静脉血后,再行末梢血采集,使用一次性安全末梢血采集针选择患者指尖部位进行采血,采集血量为20μl,将末梢血标本放置在含有EDTA-K2的采血管当中摇晃均匀,备用。
每个受检者采集的两种血液标本两两相对检查,由血液检验科医护人员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迈瑞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以及相配套的试剂盒进行检验,严格遵循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原则和血常规检验流程临床要求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为了减少检验结果的偏差,检验前由2名检验科医护人员共同校正检验仪器、质控物。由科室主管严格监督血液标本检验流程和环节,确保标本送检、保存、检查、填写、记录、对照、统计、储存准确无误,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采血方法血常规检验指标检测结果和诊断效能。血常规检验指标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以已确诊为感染性疾病作为阳性,以非感染性疾病作为阴性,诊断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诊断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漏诊)例数×100%;诊断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误诊)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以百分比(%)、均数±标准差( )表示,并分别行 、t检验。若检验得出P<0.05,则说明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结果
2.1不同采血方法各血常规指标检验结果对比
静脉血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水平低于末梢血,血小板水平高于末梢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采血方法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检测结果基本一致(P>0.05),见表1。
表1 不同采血方法各血常规指标检验结果对比(n=92, ) | ||||||
方法 | 红细胞(×1012/L) | 血红蛋白(g/L) | 白细胞(×109/L) | 血小板(×109/L) | 淋巴细胞百分比(%) |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
静脉血 | 3.52±0.34 | 105.34±6.27 | 5.27±0.54 | 242.59±20.47 | 48.61±6.43 | 75.09±9.68 |
末梢血 | 3.87±0.38 | 124.71±7.82 | 6.88±0.36 | 212.58±23.64 | 47.58±6.84 | 76.13±10.24 |
t | 3.43 | 9.68 | 12.40 | 4.80 | 0.55 | 0.38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2.2不同采血方法诊断效能对比
静脉血诊断灵敏度为98.18%,诊断特异度为86.49%,诊断准确度为93.45%;末梢血诊断灵敏度为87.27%,诊断特异度78.38%,诊断准确度为83.70%。静脉血诊断灵敏度、准确度高于末梢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5、4.35,P<0.05);两种采血方法诊断特异度基本一致(x2=0.84,P>0.05),见表2。
表2 不同采血方法诊断效能对比 | ||||||
病理结果 | 静脉血 | 末梢血 | ||||
阳性 | 阴性 | 合计 | 阳性 | 阴性 | 合计 | |
阳性 | 54 | 1 | 55 | 48 | 7 | 55 |
阴性 | 5 | 32 | 37 | 8 | 29 | 37 |
合计 | 59 | 33 | 92 | 56 | 36 | 92 |
讨论
大部分患者机体组织或器官发生局部病变初期并不会出现明显症状,机体新陈代谢是依靠血液循环支撑,若身体组织或器官发生病变,也会影响血液成分,同时血液出现病变,也势必会影响身体组织或器官[2]。对此,通过血常规检验可以观察经过各组织和器官的血液循环中细胞数量,发现人体贫血、感染、凝血功能障碍情况。血常规检验可以反映受检者血液中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等血液细胞变化的情况,计算出相应的数据,通过数据可以判断与分析疾病诊断结果。末梢采血是血常规检验采血方法之一,该采血方法疼痛感轻微,操作简单方便,但是末梢血液源于毛细血管,采血出血量较少,可延长采血时间,影响血液中细胞活性,甚至出现凝血现象[3]。静脉采血也是血常规检验常用的采血方法,静脉采血样本量较大,能重复采集,还可以避免组织液体混入血液标本中,采集的静脉血液符合机体血液,很好地反映机体实际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静脉血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水平低于末梢血,血小板水平高于末梢血(P<0.05);两种采血方法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检测结果基本一致(P>0.05),提示静脉血与末梢血在检测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且静脉血检测更符合感染性疾病患者病情实际情况。红细胞是负责运输氧气的血液细胞,主要参与新陈代谢、增强吞噬、免疫黏附、防御感染等机体反应,当机体血液循环中出现病毒、免疫复合物,会消耗红细胞清除免疫复合物,并增强吞噬免疫功能,导致红细胞水平降低。白细胞是有核、球形、无色的血细胞,当病菌侵入人体组织时,白细胞会变形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于病菌入侵部位,吞噬病菌,这时白细胞在血液中表达水平会提升,进而反映机体炎症情况。末梢血血小板低于静脉血的原因主要为,受检者末梢取血局部附近温度提升,可造成血液沉积,同时末梢采血时采血针穿刺过深会压迫血管,损耗血小板,并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导致血小板计数降低,白细胞、血红蛋白细胞升高[4]。在采集指间的血液时,过度挤压手指,会导致血液样本中存在血小板组织液稀释血液,导致临床检测结果出现偏差。
本研究结果显示,静脉血诊断灵敏度为98.18%,诊断特异度为86.49%,诊断准确度为93.45%;末梢血诊断灵敏度为87.27%,诊断特异度78.38%,诊断准确度为83.70%;静脉血诊断灵敏度、准确度高于末梢血(P<0.05)。这与康文静[5]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静脉血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分别为98.65%、98.67%,均高于末梢血的诊断灵敏度(93.92%)、准确度(93.33%)],提示静脉血检测血常规指标可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其主要原因为,末梢血部位的毛细血管血流少,压迫采集过程中会混入空气、组织液成分,破坏血液细胞分布与数量的真实性,同时末梢血采集力度过大会导致红细胞受损,降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静脉血采集是利用负压真空抽取静脉中的血液,既能减少空气与其他组织成分的混入,又能缩短采血时间,避免长时间采集和放置会导致血液凝固而增加血小板活性。
综上所述,在血常规检验中采集静脉血可以减少检测结果的误差,提高临床诊断疾病的准确性,应用价值更高。
【参考文献】
[1]焦红霞.用末梢血与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及稳定性分析对比[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5):845-847.
[2]刘永强.血常规检验中进行静脉血检验与末梢血检验的结果比较分析[J].中外医疗,2021,40(5):187-189.
[3]任海勤.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与末梢血检验结果比较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1):1566-1567.
[4]田楠楠.比较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J].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2021,42(6):463-465.
[5]康文静.探析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8):24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