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中医医院 江苏 昆山 215300
【摘要】 目的 探析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在甲状腺术前病理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1-2021.8月期间于本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收集20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纳为此次研究对象,术前均对患者采取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通过对比FNAC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评价FNAC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 FNAC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在对疑似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对患者予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获取可靠性较高的临床诊断结果。
【关键词】FNAC;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甲状腺;病理诊断
在对患者进行甲状腺手术前,应指导患者进行相关检查,把握患者手术指征,检查结果达到手术治疗标准后方可对患者实施甲状腺手术[1]。本研究即针对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术前病理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详情见下文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从2016.1-2021.8月期间于本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收集20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纳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46∶54,年龄为7岁至65岁,平均(49.57±8.06)岁,术前均行FNAC。
方法
对所有患者采取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应用全数字化彩超仪(北京天惠华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国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3230520号(更))作为辅助仪器,对患者疑似病变部位进行超声扫查,以15G穿刺针作为标本采集器,经皮快速刺入患者的甲状腺结节,采取甲状腺结节组织样本后将其制作为标本送检,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后镜下观察。
1.3 观察标准
将FNAC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观察FNAC检查的诊断符合率。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1.0软件作为统计分析工具,并将所有临床数据纳入其中进行计算与分析,并使用χ2作为率计数资料的检验工具,其表现形式为率(%),当对比结果P<0.05时,则表明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FNAC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经对比后,其结果显示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详情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诊断结果[n,(%)]
组别 | 例数 | 良性结节 | 恶性结节 | 符合率 |
FNAC检查 | 200 | 17(8.5%) | 176(88%) | 96.5 % |
术后病理诊断 | 200 | 20(10%) | 180(90%) | 100.00% |
χ2 | - | 3.562 | ||
P | 0.059 |
讨论
甲状腺疾病在临床中,按照其临床具体表征不同而被分为4种病理类型,如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症及甲状腺肿瘤[2]。当此类疾病发生时,由于甲状腺体积增大是甲状腺疾病的经典临床症状,患者通常会出现甲状腺肿大症状,并且当甲状腺体积过大时,会对患者的呼吸系统造成压迫,部分患者也会出现甲状腺结节,需对其进行相关检查后,根据检查结果判断结节属于恶性或良性,针对检查结果为恶性或甲状腺肿块过大致使气管被压迫的患者,需对其实施进一步的手术治疗措施[3]。
据当前临床研究表明,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作为临床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诊断技术,具有操作便捷、安全性高、诊断快速、对病变组织属性确诊率较高、诊断结果直观等特点,可适用于人体任何部位的病变检查,并且在临床实践中,通常会结合X线或CT等影像学定位,于患者机体内各深部器官组织采集样本,从而观察组织病变情况,进一步确诊患者的临床病情[4]。将FNAC应用在甲状腺术前患者的病理诊断中,可借助超声引导对患者的甲状腺病变部位进行穿刺,提高穿刺的准确性,穿刺成功后获取甲状腺组织样本,并将其制作为标本送检,通过观察甲状腺组织样本检测结果,并结合患者的具体临床症状,为患者选择对应手术治疗措施,该检查方案的主要价值在于为甲状腺手术提供科学指征。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数据表明,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相似度极高。
综上所述,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判断甲状腺病变情况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性较高的科学依据与临床指征,可提高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术前病理诊断中的应用频率。
参考文献
马晓群,路彦晓,马丽娜,等.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和价值[J].宁夏医学杂志,2021,43(10):933-935.
高光.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术中冰冻检查应用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的价值[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13):38-39+41.
王玉国,武心萍,隆仙琴,等.弹性超声、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BRAF基因检测对甲状腺恶性结节术前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20,12(03):251-254.
周本涛,徐官英,陈岚.FS对术前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Bethesda不同类别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0,29(02):33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