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611743
摘要:近几年关于高校思政课堂建设的研究越来越多,那么在本文当中,笔者将从实际情况当中,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的问题出发来探讨思政课程建设的发展方向,以及在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大学思政课程;以人为本;新课改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作为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培养的主阵地,在目前阶段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思想决定行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只有抓住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路线下能够形成正确的路线观,价值观,世界观对于我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够促进学生更精准的抓住目前时代所需要的人才要求和标准,不断的丰富自身,紧跟时代发展的节奏。
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的问题
理论多于实践
高校对于思政课程建设当中存在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理论要多于实践,因为很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认为思想政治课程就是为了改善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让学生对于政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等,但是教师对于思政课程的大部分认识都停留在理论教学的层面,对于实践环节认识和落实是非常少的,但是真正能够让学生对于知识有更透彻的理解以及对于这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是需要让学生在实践过程当中不断完善的,所以高校思政课程建设实际情况当中存在的理论多于实践,会阻碍思政课程的落实和有效性的提高。
教师主导,不能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索
虽然现在是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对于很多高校的教师来说,认为大学生是有自学的能力的,因此在课堂上还是以灌输式的教学为主,教师把课程知识内容导入到多媒体当中通过PPT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留着知识,课下自主进行探究,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可能这样的方式是能够激发学生自己搜寻信息自主探索的能力,但是很多学生在实际情况当中自觉性是比较薄弱的,因此实际的教学结果是教师主导并不能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索,但是教学真正的你不是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透过知识培养起来学生背后的能力,比如说思政课程知识点的教学,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更高的道德水平,能够形成正确积极的政治价值观,但是在实际过程当中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教学环节是比较少的。
对精神建设追求不充分
很多教师在思政课程讲课的过程当中,对于知识理论的教学是非常重视的,而对于精神建设方面的追求是非常不充分的,认为在思政课堂上面对于学生的教学停留在和思想政治相关的知识方面就足够了,对于学生其他的综合能力方面的关注并不是很多,但是现阶段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思政课程的建设也不应该紧紧围绕思想政治知识的教学,也应该加强对于学生精神建设方面的举措。
思政课程建设的发展方向
以人为本的发展路线
思政课程在建设的过程当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路线,因为教师在讲课的过程当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内在,想要去探索知识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所以思政课程建设的发展方向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路线,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路线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走向国际化的路途也变得越来越清晰,而我国对于传统文化以及爱国知情等方面的精神文明建设也越来越关注,并且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人们随着物质的不断丰富,已经不会有过多的心思放在物质的追求上面,转而向精神方面有更多的追求,而在高校当中对学生进行精神文明的建设一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阵地,因为新一批的人才一定是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能够对新一批的人才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从整体水平上提升全民的文化素养和精神文明素养,所以思政课程重视起来,精神文明建设也一定是思政课程建设的一大发展方向,并且思想政治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本身具有一定的优势。
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的有效策略
搭建实践平台,促进学生理论转化实践的发展
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还应该搭建实践平台,能够让学生将思想政治课程当中学到的知识,真正的转化为实现能够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出真知,只有学生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才能够更好的对于知识有新的见解,对于理论才能够有更深的体会,比如说在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当中,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长路线并不是最关键的教学目标,真正的教学目的是能够让教学贴近学生的思想,贴近社会生活,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我国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对于中国画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必要性及其辩证关系,有一个更深的理解,指导学生自觉的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当中。
从理念入手,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
理念决定行动,因此在实际的小学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从理念入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比如说在学习中国现代史纲要这一门课程时,学生会了解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艰苦奋斗的探索历史,学生在学习这些历史的过程当中能够明白中国的成长路线,明白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是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一代一代人的努力和艰苦奋斗,所以也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多的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和和谐幸福的现状,并且也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让学生的艰苦奋斗的品质得以培养,让学生励志发奋图强,更好的报效祖国,促进祖国更好的发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当中,无形培养起来学生的爱国精神以及民族自豪感,能够努力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尝试以学生为主导
目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往往凸显出来的实际情况还是以教师为主导,并且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也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但是对于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的过程当中,可以尝试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尝试以学生为主导,尝试让学生在课堂上面进行讲课,能够培养起来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逻辑组织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学生在课堂上面以某种教学方式讲出来,都是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那么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及学生对于教学方法的探究,让学生在自行组织和逻辑规划的过程当中,增强学生自身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说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门课程讲课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搜集关于毛泽东思想相关的知识到课堂上,让学生组织教学,这样学生在搜集信息的过程当中,能够加深对于毛泽东思想的认识,其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也会有非常明显的提升,并且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讲课的过程当中,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起来学生的合作能力,因为素质教育下对于学生不只是对于知识和相关知识精神方面的建设,还需要对于学生的合作能力进行培养。
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为我国新一代建设打基础
在思政课程建设的过程当中,教师还应该积极的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能够为新一代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时代的发展是离不开创新思维以及创新精神的,那么也就要求教师在讲课的过程当中能够多给学生发言权,让学生把自己的思想进行自由的表达,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国家需要创新,民族需要创新,文化需要创新,教育需要创新,所以思政课程在实际建设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首先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的重要性,时代的发展是离不开新一代人才的创新精神,不管是各行各业以后都是需要有创新思维的存在,因为只有有创新才会有突破,才会有成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体现,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能够激发学生的自己的思想,不会过多的将教师的思想灌输到学生的认知系统当中。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思政课程教学过程当中,也应该开阔自身的视野,能够用渊博的知识带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综上所述:自古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的是打仗之前先为军兵准备好粮食,这样能够有充足的力量去打仗,那么在现代社会下物质方面的需求已经不需要人们有过多的关心和担心,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家和足够强大的国家,我国的大部分人对于基本的生理需求是不需要担心的,那么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建设就成了当下国家朝向国际化以及全球化不断发展的“粮草”,因此身为一名高校思政教师就必须从自身的思想政治建设出发,在确保自身是符合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前提下,能够促进学生最大程度的思想正确建设,鼓励学生不断丰富自身,为报效祖国而努力。
参考文献:
张丙香.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研究[J].科教文汇,2020:52-53.
温永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8:118-121.
林海春.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研究[J].前沿,2019:44-4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