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中医医院 163000
摘要:目的:探究电项针治疗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 2022年2月就诊于大庆市中医医院脑病科门诊、住院中符合巴拉尼协会发布的 VP 诊断标准患者6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给与同规格卡马西平治疗,对照组予以卡马西平50mg日二次口服,治疗2周;观察组给与卡马西平50mg日二次口服加用电项针治疗,每日1次,治疗2周。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DH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项针治疗前庭阵发症,可明显改善前庭阵发症发作频率及其临床症状,并且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较少。
关键词:电项针;前庭阵发症;卡马西平;DHI评分
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前庭阵发症(vestibular paroxysimia,VP)[1]是导致患者出现眩晕的少见血管性眩晕的病因之一,往往不被大家认识和重视,是外周性眩晕的一种,目前认为发病机制类似于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是少突胶质细胞覆盖的第 VIII 脑神经近端部分受到血管为主的邻近组织的压迫,导致局部神经脱髓鞘,脱髓鞘引起轴突之间彼此紧密接触,产生假性突触传递,引起短暂的眩晕发作。由于第 VIII 脑神经中央髓鞘所覆盖的距离最长,所以比其他脑神经更容易受压,导致功能障碍,引起 VP 的临床表现。临床对本病目前仍缺乏特效疗法。电项针治疗前庭阵发症病人,可达到营养神经、血管重构、抑制兴奋氨基酸释放功能,保护血管内皮等作用,进而达到治疗作用[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21年 2月至 2022年 2月,选择大庆市中医医院脑病科科门诊、住院部符合巴拉尼协会发布的 VP 诊断标准,确诊为前庭阵发症的患者 60 例。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1.2 治疗方法
2.1对照组:予以卡马西平(规格:每片100mg)口服,每次50mg,每天2次,连用2周;
2.2 观察组:观察组在卡马西平基础上加用电项针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
2.2.1电项针操作:患者取坐位,针具75%酒精常规消毒后,取双侧风池、供血、翳明,选用0.35*60mm长的毫针,刺入30-40mm,刺风池时针尖方向指向内下方咽喉部,供血与翳明的针刺方向与风池平行,风池与供血连接电针仪电针治疗仪(G6805-II型全能脉冲电疗仪),同侧连一组导线,风池为正极,供血为负极,采用疏波,强度患者能耐受为度,通电30min,2周一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标准:参照201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痊愈:眩晕等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对工作、生活无影响;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体征明显缓解,偶尔出现头昏目眩,但对日常活动影响轻,能正常进行工作、生活;有效:眩晕或头晕症状和体征改善,时有复发,头部昏沉,日常生活和工作均受影响;无效:眩晕等未见缓解,甚至加重,有时出现黑朦和视物旋转,对工作和生活产生明显影响。
1.3.2 眩晕程度 治疗前后应用眩晕障碍程度评定(DHI) 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共 25 个项目,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越差,眩晕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越明显,表明眩晕残障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统计软件SPSS23.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士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经上述治疗后,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3.3%,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3.3%,观察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4.32,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 n | 痊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对照组 | 30 | 2 | 14 | 6 | 8 | 73.3% |
观察组 | 30 | 6 | 15 | 7 | 2 | 93.3%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HI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 n | 治疗前 | 治疗后 |
对照组 | 30 | 64.53±3.61 | 21.06±3.41* |
观察组 | 30 | 64.80±3.18 | 10.96±3.20*△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前庭阵发症(VP),临床多易误诊且缺乏准确认识,易与其他类型眩晕相混淆而延误治疗,进而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风池和供血的在特定的解剖部位,其下深部即是椎动脉,是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成功改善这部分供血,将对大脑无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电项针通过有节律地带动颈部肌肉的活动,缓解了颈部软组织的僵硬状态,解除了肌肉对椎动脉的压迫,恢复血管的弹性和柔顺性,降低了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阻力,使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加快,脑内单位时间内有效循环血量相应增加,此外,针刺感应能经过枕骨大孔和延髓中枢,从而对改善脑功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多位学者在临床中研究发现,由于翳明穴在解剖上的特定结构,针刺双侧该穴位时,可促进双侧动脉的血液循环中,维持新陈代谢。此外电项针治疗可对多种通路因子产生影响,如HIF-1α(mRNA)、EPO(mRNA) GLUT-1(mRNA)、VEGF蛋白表达[3],可达到营养神经、血管重构、抑制兴奋氨基酸释放功能,保护血管内皮等作用。本研究探讨了电项针治疗前庭阵发症的机理并发现其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等特点。
综上所述,电项针治疗前庭阵发症,可明显改善前庭阵发症发作频率、DHI评分。效果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较少。
4 参考文献
[1]Brandt T,Dieterich M .Vestibular paroxysmia:vascular compression of the eighth nerve[J]. Lancet, 1994, 343(8900):798-799.
[2] 陈 晶 , 胡 新 颖 , 刘 勇 , 等 . 电 针 风 池 、 供 血 穴 治 疗 椎 - 基 底 动脉 供 血 不 足 性 眩 晕 的 临 床研 究 [J].世 界 中 西 医 结 合 杂 志 ,2018,13(3):387-394.
[3] 朱 肖 菊 , 王 晓 杰 . 电 项 针 疗 法 对 脑 缺 血 再 灌 注 大 鼠 I C A M - 1
及 I C A M - 1 m R N A 表 达的 影 响 [J].针 灸 临 床 杂 志 ,2017,27(7):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