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医学院 744000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病例全部选择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选择90人按照不同治疗措施进行分组。结果 利用不同方法治疗后对比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肝功能转氨酶变化情况发现两组差异显著,P<0.05。另外针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肝纤维化指标情况进行对比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异甘草酸镁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肝功能在得到治疗后被有效保护的同时还可对肝纤维化情况进行有效抑制,此药物具有很好的抗病毒效果,及时对患者使用可让患者的疾病标志物转阴在最短时间内实现,症状改善十分明显同时安全性超高,在此类患者治疗中属于一个必不可少的药物。
关键词:异甘草酸镁;注射治疗;慢性乙肝;乙型肝炎;临床疗效
在肝脏疾病中乙型肝炎比较常见,病因是患者肝脏因受到乙型肝炎病毒的持续感染最后导致出现慢性炎症,在疾病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因为受到病毒影响导致出现的肝纤维化和肝脏炎症坏死属于主要的病理学基础。对此类疾病进行治疗时,很多种药物都具有一定治疗效果,对于甘草酸制剂来说其主要成分为甘草酸,应用于此类患者可以有效提高抗炎效果。近几年的药理研究,让疾病治疗时甘草酸制剂的应用也在不断发生改变,药物的优化和更新使其逐渐具备了高度的肝选择性和抗氧化作用,所以在肝脏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在最新的甘草酸制剂中异甘草酸镁属于全新品种,此药物原材料主要为甘草酸,通过深度异构化和碱催化在发生各种化学反应后产生镁盐,与以往的甘草酸制剂相比此药物对于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更强,在临床中得到了广大患者和医生的一致好评。
1.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收治的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目标进行分组,每组人数相同且平均年龄为(41.1±12.2)岁,患病最短时间仅有3个月,最长者为9年。所有人员都符合肝病学分会制定的疾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在入院后通过对肝功能进行检查,相关指标都具有一定异常情况,其HBeAg的阳性时间全部超过6个月。患者ALT以及AST分别为200~800U/L以及200~600U/L。研究将其他病毒性肝炎和急性乙肝的患者排除,排除脂肪肝、药物性肝损害和失代偿肝硬化及肝癌患者,如果患者自存在心肺肾功能不全同时在30天内使用过保肝降酶活性相关药物治疗要将其排除,存在精神疾病或神经官能症的患者禁止参与研究。
方法
对照组的治疗方式为常规措施,通过口服的方式使用拉米呋啶进行治疗,此药物每天服用1次,单次应用剂量为0.1g,然后使用1.2g还原型谷胱甘肽加入250ml 5%的葡萄糖溶液混合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此方式每天对患者应用1次,并在此基础上使用维生素K、C、B共同进行治疗。
观察组的治疗措施在上述基础上利用异甘草酸镁进行治疗,在250ml 10%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将0.1g的异甘草酸镁加入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一个疗程为30天,每天对患者治疗1次。所有患者的治疗时间全部确定为90天,完成治疗后在分别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价及对比。
1.3 统计学方法
采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 23.0统计学软件做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同时以P<0.05作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
2.结果
表一 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各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
组别 | AST( U/L) | ALT( U/L) | PT( t /s) | TBiL( μmol /L) | ALP( U/L) | ALB( g /L) |
观察组 | | | | | | |
治疗前 | 213.31±21.48 | 265.17±23.05 | 25.23±3.50 | 185.02±21.36 | 489.31±122.54 | 34.01±4.15 |
治疗后 | 90.50±16.13 | 89.84±17.15 | 14.47±3.35 | 78.18±26.20 | 85.20±38.03 | 38.38±3.21 |
对照组 | | | | | | |
治疗前 | 215.07±21.65 | 266.36±23.42 | 25.31±3.45 | 187.51±22.47 | 478.85±125.38 | 34.04±4.20 |
治疗后 | 101.82±16.75 | 104.61±21.07 | 16.86±4.23 | 101.25±21.07 | 163.52±44.04 | 36.11±3.37 |
表二 对比两组患者肝纤维化各指标在治疗前后变化情况
组别 | LN | HA | PCⅢ | Ⅳ-C |
观察组 | | | | |
治疗前 | 166.43±15.61 | 188.10±25.32 | 141.89±9.14 | 108.05±12.36 |
治疗后 | 101.54±10.27 | 98.65±17.43 | 103.72±8.16 | 74.84±9.61 |
对照组 | | | | |
治疗前 | 170.02±16.20 | 185.78±24.85 | 139.56±9.20 | 110.25±12.72 |
治疗后 | 142.28±12.41 | 126.42±19.12 | 124.04±6.63 | 92.58±9.39 |
表三 对比两组患者乙肝标志物转阴率及肝功能复常时间
组别 | n | HBsAg /HBeAg 转阴 | HBV-DNA 转阴 | 肝功能复常时间(d) |
观察组 | 45 | 40(88.9) | 20(44.4) | 17.6±10.4 |
对照组 | 45 | 32(71.1) | 14(31.1) | 27.1±17.4 |
t/X2 | | 5.658 | 4.557 | 5.647 |
P | | <0.05 | <0.05 | <0.05 |
3.讨论
很多流行疾病对人的身体健康都会造成一定影响,比如病毒性肝炎则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HBsAg在我国人群中的携带率已经超过了5%,特别在总人口中有超过3千万人都为CHB患者。如果没有尽早进行治疗和干预,最后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逐渐演变成代偿期肝硬化和肝纤维化,尤其部分患者还可能发展成终末期肝病或原发性癌,最后导致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都遭受严重影响。很多慢性乙肝患者自身都不具备较强的免疫功能同时预防意识较低,如果此时自身免疫系统遭受HBV攻击会出现严重失衡现象,在出现急性乙肝后会逐渐变化成慢性乙肝。此疾病一般具有长达90天的潜伏期,但具体时长会因不同人的免疫状态和病毒数量与种类等因素有关,患病后会出现腹胀和恶心以及厌食等情况,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其他消化系统的不适感觉。当患者感染HBV后会在其肝脏中进行大量转录和复制,如果肝细胞遭受HBV的作用会导致受到严重损伤,甚至机体在此状态下还可能被诱导出免疫应答反应,肝细胞在此情况下受到间接作用会使细胞功能遭受影响,胆红素的排泄受到一定抑制同时也会导致肝细胞肿胀,汇管处发生病变影响胆汁排泄,最后患者会在此情况下发生高血红素血症。如果出现CHB恶化情况最终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肝癌。对疾病进行治疗时采用益肝草酸镁注射液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还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使其复常时间有效缩短。尤其在疾病治疗中,益肝草酸镁可以将退黄、抗炎和利胆以及保肝等功效充分发挥出来,和单一的抗病毒治疗进行对比所产生的效果更为显著,使HBV的转阴得以促进。
总而言之,慢性乙肝患者采用益肝草酸镁治疗效果显著,在改善肝功能的同时对肝细胞的修复与增值进行促进,各类疾病症状明显缓解,对患者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俞薇,刘超. 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河北医药,2020,42(24):3775-3778.
[2]连小娟.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3):123-124.
[3]李艳辉. 异甘草酸镁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疗的效果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11):1733-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