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儿童福利院
摘要:为了更好地帮助残障儿童的成长,提高特殊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残障儿童的生活适应能力,文章从特殊教育教师的正视接纳、分层教学、培养能力三个方面,对残障儿童的特殊教育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特殊教育 残障儿童 分层教学
正文:
在特殊教育学校学习、生活的孩子,大多因为身体和智力的残疾,无法进入普通学校像正常的孩子们一样接受教育。这些孩子在身体和智力上或多或少有缺陷,生理、心理发展的速度相对缓慢,但在特殊教育教师和他们共同的努力之下,他们还是能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尽管这种发展相较于其他正常的孩子们来说十分缓慢,但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令人振奋。
正视接纳,奉献爱心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阳光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特殊教育更是爱的教育,它需要特殊教育教师有着十分的爱心、十分的耐心和十分的细心。不论你的学生是哪类残障儿童,特殊教育教师都应该从心底里接纳他们,把他们看作是一个有独立思维、有创造、有智慧的健全的人,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摆脱残疾的阴影,更好地去拥抱生活。
残障儿童和正常儿童有同样的心理上的需要,如: 赞许的眼神、轻柔的爱抚、弯下腰平等的交流、获得表扬和鼓励以及与同伴的交流等等。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残障学生由于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容易形成自卑、压抑的心理。那么特教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每一点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强化,而且还要善于有意识地创造机会,使其获得成功体验,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这类孩子我们要小心呵护他们的自尊,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要给予更多的身体接触,如充满爱意的摸摸他(她)的头,拉拉他(她)的手或给予真情的拥抱等。帮助残障儿童树立起学习信心,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使他们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正向激励他们成长。
同时在残障儿童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时,能给予他们更多的耐心和包容,呵护他们的自尊,接纳他们,也接纳每一次尝试中失败的可能。残障儿童的身心情况决定了他们是在不断的尝试中学习和成长的,尝试就免不了犯错误,甚至可能不断重复发生同样的错误。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误,以科学的方法和宽容的心态对待,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下无拘无束的认知、探索、创造这个世界。
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身体状况不同,由于疾病种类、发病原因和发病阶段不同,残障儿童的肢体发育完整度、心智发育水平、身体行为障碍等均有所差别;个性特点不同,有的活泼好动,有的则内向腼腆;兴趣爱好也不同,有的热衷于绘画、手工,有的则喜欢舞蹈、唱歌。在进行特殊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为了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在教育对象以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分层,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和融入社会的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学有所长。
在教育对象方面,可以把学生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没有智力障碍只有身体残疾的学生以及轻度智力障碍的学生,相对来说智力发展水平较高,学习能力较强。第二层是中度智力障碍或中度身体残疾的学生,智商相对较低,学习能力也较差,注意力不够集中。第三层是重度智力障碍的学生,或是身体残疾程度较重,严重影响到学习生活的学生。按照残障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师就可以按照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和个性化的教学,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教学目标方面,好的教学目标能使学生和教师都获得满足感、成就感,特殊教育教师应该充分考虑每个层次学生的身体状况、智力水平、学习能力等因素,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是在不断进步中。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国的教育学普遍认为教学的过程应该包含三个不同的维度,也就是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还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特殊学校的学生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更应融入分层理念,对于某一个知识点,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个别化的设计。只有因材施教才能让学生都融入课堂,并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完成学习任务,让自己能够在已有的基础上都有相应的提升。
三、培养能力,拥抱生活
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残障儿童存在智力发育缺陷,或语言表达障碍,或个体行为能力严重欠缺等单一或多种生存问题,难以实现生活自理。但他们具有完整的人格和尊严,是独立的人,为了他们具有自主生活的能力,为了让他们在社会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人格地位,能够适应社会生存要求,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特殊教育教师除了教授给学生知识,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从而达到生存与生活的最终目的。
在教学实践中,特殊教育教师可以将一些基本生活常识融入到课程的教学中,帮助残障儿童学习锻炼并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使其在脱离所有亲人照顾的情况下,能够在未来长远的生活中自食其力。
残障儿童,是一个需要更多关注的特殊社会群体。特殊教育,更是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关爱残障儿童群体,给与他们充分的尊重和关爱,在教育教学中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帮助各个层次的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时注重其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消除学生由于身体、智力缺陷产生的自卑心理,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最终满足残障儿童的终身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白永飞.特殊教育--需要“爱”去贯穿始终[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2).
[2]王菊萍.分层理念在特殊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学周刊,20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