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中医医院 山西阳泉 045000
摘要:目的: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观察中医综合康复训练方法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研究样本为到我院接受诊治的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共计70例。按照单双号分发法将这些样本进行分组,其中研究组35例,常规组35例,给予常规组患者现代康复训练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中医综合康复训练方法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肢体运动能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在对比两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研究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于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来说,应采取中医综合康复训练方法进行治疗,中医综合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并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中医;综合康复训练方法;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效果;观察
中风属于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致死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除此之外,患者在治疗后极易出现感觉、运动及记忆等障碍,积极开展中风康复治疗非常必要[1]。而康复训练治疗过程中的偏瘫痉挛状态属于难点之一,目前主要以中医综合康复训练方法治疗为主。为了探讨中医综合康复训练方法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选取了70例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作为样本进行研究。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收录的研究样本均为2020年12月-2022年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诊治的慢性胃炎患者,总计70例,按照单双号分发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5例与常规组35例,研究组中共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8例,其中年龄最小及最大的分别为29岁-61岁,平均年龄为(45.11±1.24)岁;而常规组中共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7例,其中年龄最小及最大的分别为30岁-60岁,平均年龄为(45.41±1.13)岁。本次研究所抽取的这些慢性胃炎患者,经过分析对比其基本资料后可知,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所以可纳入分析。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取现代康复治疗:现代康复训练主要包括上肢痉挛训练、手指屈曲痉挛训练、下肢痉挛训练及抑制踝关节背屈训练为主。
研究组患者采取中医综合康复训练方法治疗:其主要内容如下:(1)针刺疗法:其中上肢选穴为肩髃、曲池、手五里、手三里、外关及合谷;下肢选穴为血海、三阴交、阴陵泉、照海、足三里及中封等,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治疗4周。(2)中医汤剂治疗:中医汤剂的主要成分有黄芪30g、白芍15g、白茯苓15g、丹参20g、川牛膝15g、生地黄20g、制僵蚕15g、地龙10g及陈胆星10g。针对存在口渴及脉涩的患者,加用赤芍、益母草、茜草、红花及桃仁等;针对存在舌淡苔白、脉滑、头昏、纳呆及食少的患者,加用法半夏、浙贝母、炒白术、明天麻及蒺藜等。
(3)中医推拿:患者的四肢从摩法转换为揉法,上肢的选穴主要包括肩髃、缺盆、肩贞、曲池、少海、尺泽、大陵、阳池、手三里、阳溪及合谷等;下肢的选穴主要包括气冲、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血海、承山、委中、太溪、解溪及昆仑等,每日2-3次。
1.3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肢体运动能力等,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肢体运动能力的评估主要根据Fugl-Meyer量表进行评分。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时先检查各组数据的完整性,然后进入到数据分析环节,使用SPSS 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出的数据进行评估,其中,相关的数据资料主要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在检验计数资料(临床治疗效果)时选择卡方,结果为百分比,在检验计量资料(肢体运动能力)时选择t,结果为( ±s)标准,对数据意义评估,主要依据P值,其数据的临界值为0.05,当P<0.05时,代表数据在统计学中占据重要意义。
结果
2.1组间护理效果对比分析,详情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护理效果调查分析(n,%)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发生率(%) |
研究组 | 35 | 30(85.71) | 4(11.43) | 1(2.86) | 34(97.14) |
常规组 | 35 | 25(71.43) | 3(8.57) | 7(20.00) | 28(80.00) |
χ2值 | - | - | - | - | 5.081 |
P值 | - | - | - | - | P<0.05 |
2.2组间各项临床指标对比分析,详情如表2所示。
表2两组各项临床指标调查分析( ±s)
组别 | 例数 | 上肢Fugl-Meyer评分 | 下肢Fugl-Meyer评分 |
研究组 | 35 | 15.23±1.12 | 13.01±1.11 |
常规组 | 35 | 12.87±1.22 | 10.72±1.23 |
t值 | - | 8.430 | 8.117 |
P值 | - | P<0.05 | P<0.05 |
3、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中风的发病机制与虚、瘀、痰、火及风等因素有关,化痰祛瘀贯穿在中风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2]。在目前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针对于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的治疗主要以中医综合康复训练方法治疗为主,其中主要包括推拿、针刺及中药内服等方式,中医综合康复训练方法的应用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保障。本次研究将现代康复训练治疗与中医综合康复训练方法治疗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经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得到显著改善,且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在为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提供治疗时,应采取中医综合康复训练方法进行治疗干预,这种治疗方式具有十分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伟,柳程林,蒿成亚,等.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1,36(4):560-562.
[2]郝丽霞,陈改花,武润梅,等.中医综合康复方案结合现代康复训练改善中风后上肢肌肉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11):1905-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