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

刘建生 孙召荣 张俊池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省茌平区 252100

摘要:目的: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12月来我院治疗中风偏瘫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双号抽签法分成:比对组与中医组,每组55例患者;给予比对组患者中风偏瘫常规治疗;给予中医组患者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自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中医组的临床疗效比比对组的明显要好,且中医组的自主活动能力比比对组的明显要好,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中风偏瘫的治疗过程中采用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自主活动能力,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应用于此领域。

关键词:中医针灸;康复治疗;中风偏瘫;临床效果

前言

中风偏瘫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这种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发病较为突然,并且病情的发展也较快;中风偏瘫会导致患者一侧的肢体及面部出现运动障碍,患者的并发症大多表现是:患者的胳膊、腿部及面部突然感到无力,逐渐丧失语言及运动能力,神志模糊、头晕昏迷等。现阶段,临床中依然没有彻底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因此,大多以开展积极的预防作为主要方法。如此患者出现症状,必须马上接受相关的治疗干预,否则会使患者的神经受到严重的损伤,失去语言与运动能力,疾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瘫痪,或者直接死亡。中风偏瘫会使患者的自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严重降低,与此同时,患者也极易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从而使患者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现具体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接收治疗的11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双号抽签法分成两组,比对组和中医组,每组55例;比对组中,29例为男性患者,26例为女性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4.37±4.31)岁,平均病程为(26.12±6.89)天;中医组中,男性27例,为女性28例;平均年龄是(65.01±3.22)岁,平均病程是(26.56±6.32)天。一般资料无统计意义(P>0.05),可开展研究。

(二)方法

比对组:给予患者中风偏瘫临床常规治疗。内容主要包括:接受各项检查确定患者病情平稳。针对患者的平衡能力、运动能力及耐力训练进行指导,同时适当给予相关设备进行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自主活动能力(包括:吃饭、洗漱及穿衣服等)锻炼。当患者处于后遗症阶段时,实施机体康复训练指导,其中包括上下楼、行走,以及上肢和手臂功能训练。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加大运动幅度及运动量,叮嘱患者及家属,每天必须开展两次时长为三十分钟的训练,持续接受为期六个月的康复治疗。

中医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采用中医针灸联合康复治疗。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医针灸,当患者处于疾病的急性期时,主治医师选择内关穴、三阴交穴及人中穴作为主穴;还需要选择合谷穴、尺泽穴、曲池穴、外关穴、环跳穴、太冲穴、委中穴、太溪穴等进行针灸,一日一次,每次针灸30分钟。康复期时,选择内关穴、三阴交穴、人中穴、极泉穴、少海穴、曲池、手三里穴、丰隆穴、足三里穴等进行针灸,一日一次,每次针灸30分钟。后遗症期选择内关穴、人中穴、合谷穴、手三里穴、曲池穴、极泉穴、血海穴、足三里穴、委中穴及涌泉穴等进行针灸,一日一次,每次针灸30分钟。

(三)观察指标

采用自主活动能力评价量表,针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自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自主活动能力越好。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

(四)统计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研究数据,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二、结果

(一)两组患者自主活动能力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自主活动能力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自主活动能力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中医组显著优于比对组,有统计意义(P<0.05),如表1。

1 两组患者自主活动能力对比

组别

例数

自主活动能力

治疗前

治疗后

中医组

55

30.37±5.18

78.98±6.67

比对组

55

30.41±5.26

60.77±6.04

P

/

>0.05

<0.05

(二)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后,中医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比对组,有统计意义(P<0.05),如表2。

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中医组

55

23(41.82)

28(50.91)

4(7.27)

51(92.73)

比对组

55

18(32.73)

24(43.63)

13(23.64)

42(76.36)

P

/

<0.05

三、讨论

中风偏瘫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动脑硬化及心脏病等均会引发中风偏瘫;除此之外,吸烟和饮酒等也会对中风偏瘫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疾病大多发生于老年人。患者在发生中风偏瘫的前期一般会出现上下肢的麻木、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头晕及嗜睡等症状。针灸是我国传统中医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主要选择患者机体上相应的穴位采用银针进行治疗。中医认为人体的内关穴及足三里穴是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主要穴位,足三里穴能够促进患者脑部的血液循环,提高血管弹性,使患者的脑部灌注量增加。而内关穴能够调节患者的心脏功能,纶心肌收缩,从而增加患者的脑部灌注量,提高脑组织的代谢功能,同时也使患者脑细胞的自我修复功能得到改善,从而有利于患者恢复运动功能。

总之,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应用。

参考文献:

[1]门汝婷.中医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2021,40(06):130-131.

[2]刘瑞珊.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J].家庭生活指南,2020(12):100-101.

[3]陈爱云.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1):4-5.

[4]程继光.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20,6(28):25-27.

[5]彭子勇.中医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心理月刊,2020,15(15):184.

[6]李甲文.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14):114-116.

[7]罗燕平.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临床效果观察[J].人人健康,2020(14):286.

[8]宋莉瑶.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9):4251-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