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的护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肝衰竭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的护理研究

徐婵婵

广东省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肝二科 510030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肝衰竭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本次将我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40例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均采取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方法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方法,进一步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本次40例患者中,显效11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0%。(2)护理后与护理前比较,观察组的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四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更高,护理前后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衰竭患者采取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的疗效理想,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的实施,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肝衰竭血浆置换;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护理效果


肝衰竭,为消化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受到病毒、酒精、药物等因素影响而发病,患者主要的症状包括:黄疸、腹水、乏力以及低热等。因肝衰竭患者的病情进展速度快,且治疗难度大,医疗费用昂贵,总体预后效果较差,因此临床建议针对肝衰竭患者采取“早期诊断,及时医护干预”措施,以此使肝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改善[1]。本次将我院在2021年1-12月收治的40例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分析研究肝衰竭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现将研究成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40例肝衰竭患者,纳入时间为我院2021年1-12月,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制定的《肝衰竭诊疗指南》当中有关“肝衰竭”的诊断标准[2],均知情签署相关医护干预同意书,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严重精神障碍、抗拒本次实验及临床资料不全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跨度为28-67岁,平均年龄为(47.50±1.00)岁;原发性疾病类型:急性重型肝炎10例、慢性重型肝炎14例、亚急性重型肝炎16例。因本次涉及同组患者医护干预前后相关数据比较,因此有可比的价值。

1.2方法

本次40例肝衰竭患者均采取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方法,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具体医护干预方法包括:

  1. 选择使用健帆DX-10人工肝机,进行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选择双重血浆吸附模式进行启动,连接配套人工肝血路管,行血浆分离器、HA330树脂灌流器、BS330胆红素吸附柱预冲作业,使用3L生理盐水预冲期间注意排出血浆分离器、HA330树脂灌流器、BS330胆红素吸附柱的空气,然后连接病人开始治疗。

  2. 对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否正常进行密切监测,根据医嘱要求对低分子肝素合理应用,治疗期间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置管部位,确保置管的可靠性。

  3. 对患者姿势进行合理调整,调整成半坐卧位之后,对患者是否存在黄疸、出血等并发症进行判断,若存在出血情况,需及时告知医生,并使用沙袋进行压迫止血,止血之后对患者维持心电监护干预。

  4. 加强对患者的饮食、用药指导干预,指导患者使用易消化、富含膳食纤维、清淡类饮食,适当补充蛋白质;若患者存在便秘并发症,则需进行饮食调节,适当进行灌肠处理等。指导患者按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做好患者用药过程监督管理,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5. 若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需采取心理疏导方法,比如鼓励疗法、伴乐疗法、亲情支持疗法等,疏导患者的负性心理,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医护工作的开展。

1.3评价标准

  1. 根据人工肝支持系统疗效评价标准,将疗效分成:①显效:经积极治疗后,患者的各项表现均完全消除,且黄疸消退,各项指标均恢复至正常水平[3];②有效:各项表现与治疗前比较,获得明显缓解,各项指标水平降低超过40%;③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明显变化,或病情进展恶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2. 根据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对患者护理前后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进行评分,包括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四项;每一项0-100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数据,计量数据采取(X+S)表示,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取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此外,P<0.05表示护理前后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本次40例患者中,显效11例(27.50%)、有效24例(60.00%)、无效5例(12.50%),总有效率为87.50%。

2.2患者护理前后相关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比较

护理后与护理前比较,观察组的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四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更高,护理前后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患者护理前后相关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比较(X+S,分)

护理时间段

躯体功能

物质生活状态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护理前

(n=40)

61.80±2.45

60.25±1.39

68.90±2.67

67.91±2.43

护理后

(n=40)

80.12±2.51

80.98±1.36

85.50±2.00

84.00±0.50

t

11.276

11.145

10.236

10.138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肝衰竭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临床采取的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方法,有助于患者肝功能的改善,并使肝细胞再生修复得到有效促进。在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的基础上,可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得到有效预防控制,进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40例肝衰竭患者均采取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结果显示: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护理后与护理前比较,观察组的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四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更高;由此可见,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的实施价值颇高[4-5]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针对肝衰竭患者采取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的疗效理想,进一步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的实施,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杨丹琳,王玮,龚林莹.OREM支持-教育系统对行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肝衰竭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05):99-102.

[2]于璐.系统护理干预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J].海军医学杂志,2019,40(06):584-588.

[3]张秀灵,段志文,杨瑞东,张晓敏,杨莉,杨海秋,李武.血源紧张条件下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早中期肝衰竭患者临床研究[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9,22(02):289-290.

[4]杨梅,刘丽英,陈容,何星,陈瑶,徐慧娟,高洪,袁春艳,高净,殷丽娟.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急性肝衰竭的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46(07):792-794.

[5]陈美娜.肝衰竭7例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的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16,38(02):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