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工作中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的策略

陈超红

福州市钱塘小学,福建福州, 350002

摘要:集体荣誉感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无论是精神层面抑或价值层面都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性质和特征表现,一跃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小学生集体荣誉感培养是学校帮助树立正确人生观、崇尚心理健康、践行社会价值的德育课程,同时班主任是德育课程的总灵魂工程师,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因此如何有效推进小学生集体荣誉感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全面弘扬和继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班主任德育工作中一项重大的研究课题。本文深入剖析小学生集体荣誉感的现状及意义,制定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创设班主任工作的德育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小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塑造和升华。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体荣誉感;班主任;策略;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全方位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和内涵,高度凸显全国人民的集体荣誉感,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1]

小学生集体荣誉感培养是学校教书育人的核心课程,也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德育教学的具象教学[2]。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的总灵魂工程师,既承载着学校统筹布局全校德育工作的设计师,同时肩负着培养小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引领者。因此认清当前小学生集体荣誉感的现状,制定合理、有效、持久的培养策略,成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学校创设德育教育品牌的有力保障。

一、融合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深化改革,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坚持德育为先,教育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坚持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坚持面向全体,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名学生;坚持知行合一,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

班主任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融合学校思政教育,明确提出本校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强化教师队伍基础作用,围绕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标,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创设合唱中队,巩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3]

班主任按照学校的指导思想,成立合唱中队,每一个中队都是由每个班级组成的大家庭。在这温馨的家庭中,无数颗童心,紧紧凝聚在一起,引导每一位学生迸发无尽的朝气与热情。在一次次的少先队活动中,以集体的力量唱响“向善向美·求智求真”的旋律,并拢五指向祖国敬礼,眼里全是作为华夏儿女的骄傲。在一次次的锻炼中,他们心中永远铭记“少年强则国强”,承担着国强的责任,少年中国梦,为中华之崛起,必将在他们身上实现。每一个中队就像一群自由欢唱的小百灵,有着“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的筑梦之心,齐心协力,朝气蓬勃,用悠扬的歌声放飞梦想。

每一个中队的成立凝聚了集体的智慧和温暖,彰显了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高尚精神品质。他们荣辱与共,将每一次合唱活动内化为集体荣誉感的点滴汇聚;他们同舟共济,将每一次挫折与成功演化为集体荣誉感的量变与升华。同时每一个中队都设计了独一无二的标志和别出心裁的吉祥物,承载着每一位中队成员的爱心、毅力、智慧和付出。

三、开展主题活动,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班主任应当深入贯彻并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进一步推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枚扣子”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做好新时代文明传习工作。班主任配合学校开展每年一次“新时代好少年”评选的主题活动,树立班级偶像甚至是学校偶像,从而为班级及学校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4]

被推举为新时代好少年的学生必然是品学兼优、朝气蓬勃,在勤奋学习钻研、勇于自立自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热心公益活动以及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表现优异、事迹突出,为实现中国梦时刻准备着的担当精神。他们是当代青少年的身边榜样,是弘扬时代新风、争当时代新人的先锋。这样的偶像效应必然带动班级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卓越,一起推动学生集体荣誉感的行程和发展。

四、推进志愿服务,践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志愿精神在学校的传播和发展,有助于小学生科学和德育课程的丰富和深化,有助于从小培养小学生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有助于学校营造良好的德育培养氛围,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志愿劳动是在集体荣誉和志愿精神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入基层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服务活动,以科学严谨、无私奉献、传播友爱的精神鼓舞和带领身边人员共同参与,为构建和谐友爱富强的社会主义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志愿精神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精华,得到了先辈们无数次的继承和发扬,同时借鉴了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经过志愿服务的实践,再一次推动集体荣誉感和志愿精神的升华和飞越。弘扬集体荣誉感和志愿精神,必将在中西文化交流互动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包容进步中筑起道德新高地。

志愿服务本身是一项非常光彩的事业,在每一项劳动过程中都体现着集体荣誉感的魅力和价值。要将集体荣誉感和志愿精神不断的发扬光大,推动小学德育教学的长效发展,带动社会文明风尚的进步,相应的宣传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以往我们注重的是志愿服务的开展,其实伴随着整个服务的进行,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宣传和报道也应当稳步推进,发挥效果[5]

学校每一次开展集体型志愿服务,应该积极主动联络福州的新闻媒体,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集体型志愿劳动的公益性决定了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新闻媒体也愿意进行报道,因此学校组织要注重统筹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社会合力,更多的提供各种一手的服务活动资料,以正面的形象向社会宣传,提升人们关注学生志愿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的热度,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小学各校的集体型志愿劳动服务团队树立了自己专属的品牌,宗旨就是让社会大众和志愿者本身感受到集体荣誉感和志愿服务的独特文化和魅力,这一方面可以培养和塑造志愿者的科学形象和素养,另一方面可以增强集体荣誉感的感召力,让更多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社会的群体中来。

综上所述,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坚持全面且深刻地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具有深远且持久的意义,既能进一步推动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完善高尚的精神;又能够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和发展。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必将是一场持久战,班主任必须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坚持砥砺前行,不负所托,切实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本社.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M]. 人民出版社, 2013.

[2]罗宇新.小学德育工作中该如何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J].试题与研究,2019(19):114.

[3]初冠楠,高曌.以合促和——谈通过合唱艺术魅力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J].北方音乐,2014(16):91-92.

[4]张艳娟.小学高段集体荣誉感的培养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11):304.

[5]贾美华.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促使中小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常态化[J]. 2021(2013-3):8-9.

作者简介:陈超红,女(1986.2),汉族,福建南安人,硕士,二级教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