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惩戒规则对小学班规制定的指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3

教育惩戒规则对小学班规制定的指导

王亚娟

天津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天津 300387

摘要学校应在教育惩戒规则的指导下制定班级规则制度,明确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惩戒规则对班规的制定有着极大地指导意义,是班规制定的权威依据。班规是教育惩戒规则的具体表现和具体实施。在班级管理中班规是最有效、最基本的管理措施,班规治班是新时代班级管理的必然趋势。学校要对教育惩戒政策多加学习和认识,以更好地在教育惩戒的指导下制定出更加公正客观、主体开放、尊重学生个体间差异性以及公开性强的班规。

关键词教育惩戒;班规;班级管理

作者简介:王亚娟(1988—),女,天津人,工程师,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2020年9月23日教育部第3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教育惩戒是指学校和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的学生进行管教、训导或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班级规章制度简称班规,是处理班级事务时所要遵循的规矩,是学生在班级学习生活时的约束与准则,也是师生为了实现共同战略目标而制定的法则。一个健康且优秀的班集体在,一定有一套高效的班级规章制度在支撑[1]。那么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班级规章制度?学校应在教育惩戒规则的指导下,结合本学校的学生特点,依法制定班级规则制度,明确学生行为规范,健全实施教育惩戒的具体情形和规则。教育惩戒规则对班规的制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班规是教育惩戒规则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对此,本文就如何依据教育惩戒规则制定行之有效的班级规章制度展开了探索。

  1. 班级管理

(一)班级管理

小学阶段是整个学生阶段中最基础且非常重要的阶段,如果在小学阶段不能把基础素质夯实,对学生未来发展将有极大的影响,在此过程中,班主任的管理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初入校园的小学生来说,因为其年龄偏小、好奇心强、活泼好动自制力较差等,课堂秩序以及班级氛围很难得到维持,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手段对孩子的行为规范进行严格管理,将很难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班级孩子的特点进行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通过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以及相应的班级管理措施,构建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只有科学有效地提高班级管理质量,才能够让学生更健康的成长、发展[2]

(二)班规是班级管理的高效管理措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制定一套完整的班规对班级管理非常有利。在开学的第一课教师就该带着提前制定好的班规在课堂上进行宣布,让学生从进入班级的第一天起就有纪律意识,纪律意识逐渐在思想中形成后,整个班级将变得更加紧密团结,在教师的管理上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说,合理的班级规章制度是班级管理中的高效管理措施。

班规治班新时代班级管理的必然趋势

班规治班其实就是通过师生共同制订和遵守班规,以形成一种新型的民主教育管理环境氛围。在这种民主管理中,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老师发挥辅助作用,这在最大限度上体现了学生自主管理的要求。遵守班规对学生个人而言,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对班级而言,是一种良好的班风。执行班规应当多以表扬为主,也要有适当的惩罚来实现班级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二、教育惩戒

(一)教育惩戒规则

作为对学生越轨行为的规治手段,“教育惩戒”源于学界对体罚、惩罚现象的批判。随着教育惩戒权力的失落与呼吁回归,其发展过程经历了戒尺文化阶段、人道主义阶段、全面抵制阶段,到现在的立德树人阶段[3]。如今教育部已出台《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并正式施行,学术界也从伦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视角对教育惩戒的价值性和必要性进行论证,但教育惩戒仍缺乏实践空间,面临惩戒手段失当、惩戒程度失准、惩戒对象失变和惩戒干预失重等多重困境,真正实现为教育而惩戒,使惩戒遵守教育目的和教育规律,需要促进教育惩戒的合法化、规定教育惩戒合伦理性、加强教育惩戒的合目的性、追求教育惩戒的艺术性,这些或将成为教育惩戒落地生根的可能路径。

  1. 教育惩戒的困境

  1. 惩戒与体罚概念模糊。惩戒与体罚不同,肖宝华在《学校制定学生教育惩戒细则应注意的问题》中对教育体罚作了界定,体罚可定义为教师为了惩戒学生,用手脚或借助器械接触学生身体,使学生感到身心痛苦,体罚包括鞭打、羞辱、罚跪等方式,这种错误行为会对学生身心造成严重伤害[4]。《教育惩戒规则》规定:“教育惩戒指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的学生进行管教、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并引以为戒”。

  2. 重视教育惩戒的细节。教师在对学生实施教育惩戒时,还需要对一些细节之处高度重视,这样不仅可以维护学生权益,还可以保障学校和教师的权益。谨慎使用面壁反省。首先,面壁反省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且当学生面壁反省时,教师以及同学们站在受惩戒同学的背后,这样很容易降低面壁反省的教育惩戒效果;其次,如若学生在面壁反省时因负面情绪而用额头撞击墙面,非常容易引发学生受伤事故,因此教师应谨慎使用面壁反省的教育惩戒方式。对多次罚抄写的界定。罚学生抄写作业是极容易被认为是变相体罚的一种方式,所以很多中小学教师不敢让学生抄写作业,怕有变相体罚之嫌[5]

第三,对暂扣物品的处理。《教育惩戒规则》的第十一条规定:发现学生携带、使用违规物品或者行为具有危险性的,应当立即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发现学生藏匿违法、违规危险物品的,应当责令学生交出,并对可能藏匿物品的课桌、储物柜等进行检查。教师和学校对学生的违规物品可以予以暂扣并妥善保管,在适宜的时间交还学生家长,属于违法、危险物品的,应当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应急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暂扣学生手机应该特别注意,查看学生手机内容是否包含违纪内容时应当征得学生的同意。

(三)教育惩戒的本质回归

伴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且赏识教育等思潮涌起,坚持“以人为本”,倡导人性化教育手段成为教育改革主方向。体罚具有以恶治恶、以罚代教的反道德性质;重惩重罚具有功利主义和报应主义属性。 因此,面对学生的“特殊”行为,教育惩戒作为一种文明教化方式,惩戒者应该出于爱生尊生的心态以爱育爱、以善培善,通过人文关怀和科学手段影响学生的道德生活,让学生自觉维护纪律和道德环境,合乎情理的教育惩戒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行。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讲,儿童道德认知经历了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因此适当的惩戒是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内在需求。《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将教育惩戒合理合法化,明确规定了学校和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不同情形,并根据轻重程度,将教育惩戒分为三类:一般教育惩戒、较重教育惩戒和严重教育惩戒,为教育惩戒的真正落实提供了法律依据。

三、教育惩戒对制定班规的指导

  1. 遵循客观公正原则

学校制定班规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接受更好地教育,能够使教育效果发挥到最优化。班规的制定应该是公正客观的,为了保证大部分学生的教育效果,而不是为了维护某一小部分的群体而制定的。比如教师切记为了学习好、成绩好的学生而违背了最基本的原则,学生成绩好只是其一方面的优势,而不是以偏概全认为只要学习好其他方面都优秀,各方面都应该偏袒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对那些后进生却要求严苛,认为学习差的学生其他各个方面都差,如若这样我们的教育就失去了公正性,我们的班规也违反了客观公正的禁忌。

  1. 遵循多主体原则

《教育惩戒规则》第五条规定:班规班纪应当广泛征求教职工、学生和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意见,班规班纪应当提交家长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经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后施行,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制定班规时需要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与学生、家长共同制定班规。通过这种多主体方式,首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班级环境,制定学生都认同的规则有利于教师在实施班规时更好地管理班级;其次,家长作为制定班规的参与者,在班规施行过程中可以更大程度地支持教师对班级的管理工作;最后,学生也成为了制定班规的一员后更有利于班规的有效实施而且在实施过程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尊重学生差异性原则

班规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心理等各种差异而恰当制定;班规制定还需要考虑到地区文化、经济水平差异等各种因差异因素而导致的不同。

第一,学生性别、身体存在差异。教师多数情况下只强调惩戒的通用性,对所有学生采用“一刀切”的教育惩戒方式,而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差异问题,每个学生身体情况不同,对教育惩戒方式的接受程度也不同,所以在制定班级规则时要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同时要公平公正对待,不能损害其他学生的合法权益。

第二,学生心理特征存在差异。班规的制定要依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来制定,小学低年级学生更多表现出直接的、情绪化的行为,可以让其通过直接体验与感受规则知晓班规的真正含义并规范自身的行为。人的道德的发展是从他律发展到自律阶段,小学低年级学生更多处于他律阶段;高年级学生逐渐从他律过渡到自律,更加注重规则本身会主动维持规则,青少年阶段的学生很多处于叛逆期,班规的制定与实施不能靠“强硬”手段,否则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引发严重的后果。

第三,各地区经济与文化存在差异。不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在制定班规时需要考虑各方面的相关因素。有的地区经济水平落后,多数家长外出打工者居多只留下孩子在家,有些学生在单亲家庭中长大,任教教师在实施班规中需要极其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变化,与这些学生沟通要注重方式方法,用恰当的方式最大限度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不同地区间有文化差异,例如汉族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很大差别。在班级中的少数民族同学可能会有被其他同学起外号等情况,教师在实施班规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措施给予这部分学生特殊保护。

  1. 公开性原则

班级规章制度公布后,应及时组织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学习或宣传讲解。其中教师要认真学习班级规定制度实施细则,因为这样才可以保证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正确实施教育惩戒。同时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学习班级规定制度实施细则,以充分保证学生知晓教育惩戒的具体情形,促使学生遵守班级的教育教学秩序。最后,学生家长应该了解班规细则,以便能配合学校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减少家校矛盾。

总之,班规制定一定要以教育惩戒为指导依据。班规制定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拥有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管理的能力,但是,班规不可能包治班级百病,一劳永逸。教育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伟大事业,我们一定要以科学的管理方式和足够的爱心以及耐心,使班规更加人性化、班级管理更加和谐化。

参考文献:

  1. 蹇飞.浅谈班规制定的有效策略[C].2020年学校管理与教学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2020:178-180.

[2] 郭芳.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管理质量[J].家长,2021(27):44-45.

[3] 朱丽桢.为教育而惩戒:从“惩戒”到“教育惩戒”[J].当代教育科学,2021(04):40-45.

[4] 田丽丽.教育惩戒背景下班规的制定与实施[J].教学与管理,2021(29):17-19.

[5] 肖宝华,张新风.学校制定学生教育惩戒细则应注意的问题[J].教学与管理,2020(26):18-20.


收件人:王亚娟

联系电话:15526332471

快递地址:天津市津南区津铁惠苑北区7号楼

电子邮箱:117006454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