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锦州 121000
摘要: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教师的胜任力水平决定了我国教育质量的高低和整个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对推进教师专业化和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对教师胜任力的内涵、模型构建、研究方法以及教师胜任力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述评,针对教师胜任力的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并提出对未来教师胜任力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研究方法;教师胜任力评价
胜任力这一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被美国学者戴维· 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正式提出。1973年,麦克利兰在 《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文章中指出,胜任力(competence)也称胜任特征,是指任何能将绩优者与绩效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潜在特征,如动机、个性、态度、价值观、特定的知识和技能等。[1]近年来,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胜任力被引入教师教育领域。我国学者对教师胜任力问题的关注始于21世纪初,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最早见于2003年。[2]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增强教师的胜任力也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一、教师胜任力的内涵
教师胜任力概念的理论研究是教师胜任力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是基于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身心素养和人格特质进行的。当前,国内外学者尚未对“教师胜任力”内涵达成统一标准,以下是本文总结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
Dineke E.H.指出教师胜任力是指教师的人格特征、知识和在不同教学背景下所需要的教学技巧及教学态度的综合。[3]徐建平教授从鉴别性教师胜任力角度出发,认为教师胜任力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将高绩效、表现优秀的教师与一般普通教师区分开来的个体潜在的特征,主要包括能力、自我认识、动机以及相关的人格特点等个人特性。[4]何齐宗,熊思鹏认为所谓教师胜任力就是指教师个体所具有的成功实施教学工作有关的一切要素之和,其中包含了教师的知识能力、技能水平以及价值观念等等。[5]王艳认为教师胜任力反映教师成功实施教学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且随着教学环境的发展而变化。[6]
二、教师胜任力的模型与评价
(一)教师胜任力模型
一般而言,胜任力模型由胜任力特征群和各胜任力特征群所涵盖的胜任力特征共同构成。[7]当前,教师胜任力研究聚焦于用不同的方法来构建胜任力模型,目的在于总结教师胜任力的内涵和特征,为后续教师胜任力的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教师胜任力模型经过国内外学者多年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可小觑的成就。下面将分别论述国外学者和国内学者在教师胜任力模型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1.目前国外学者对教师胜任力模型主要研究成果
(1)二因素模型
二因素模型主要包括教育胜任力和协作胜任力两个维度。1998年,毕斯考夫(Bisschoff)和格罗伯勒(Grobler)等人首先通过发放问卷的方法,总结出高校教师具有的八项胜任特征,分别为学习环境、高校教师专业承诺、纪律、高校教师的教学基础、高校教师反思、高校教师的合作能力、有效性和领导。然后又对这八项特征进行了因素分析,最后总结出二因素模型。[8]
(2)四维度模型
四维度模型由丹尼尔森(Danielson)等人提出,他们认为教师胜任力特征模型主要由四个维度组成,分别是计划和准备、教学、专业责任感和教师环境监控。[9]
(3)五种胜任特征群
Hay McBer于2000年向美国教育与就业部(DFEE)提交了一份名为“高绩效教师模型”报告,并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了高绩效教师所必需涵括的的五种胜任特征群,分别为专业化、领导、思维、计划或设定期望、与他人关系。
此外,学者斯腾伯格(Sandberg)还建构出包括专业化、领导性、反思能力等六个维度的教师胜任力模型。澳大利亚国家教学委员会通过调查建构了一个针对新教师的胜任力模型,认为新入职教师的胜任力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分别为使用和发展专业知识与价值、与学生和他人沟通互动共同工作、计划和管理教学过程、监控评估学生的进步和学习成果、对连续性的进步进行反思评估和计划等。
2.目前国内学者对教师胜任力模型主要研究成果
我国学者对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研究起步较晚,且主要借鉴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但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调查研究,国内学者在教师胜任力模型方面也取得了不可小觑的成就。北京师范大学徐建平和张厚粲运用行为事件访谈(BEI)技术构建了中小学教师胜任力模型,该模型包括11项基准性胜任特征和11项鉴别性胜任特征。经类聚分析归纳出服务特征、管理特征、成就特征、认知特征、自我特征、个人特质六大胜任特征群。[10]罗秋雪和高超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了应用型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该模型将教师胜任力分为四个方面范涛:教学胜任力、科研胜任力、实践胜任力、角色胜任力和发展胜任力。
[11]黄莉君等学者根据研究指出,教师胜任力模型包括内在胜任力和外在胜任力两个维度,其中内在胜任力包括个性特征、职业道德、成就动机、情绪管理四个方面,外在胜任力包括人际互动、管理能力、教学智能、外界支持。[12]
随着教师胜任力研究的不断深入,也有学者对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研究提出了质疑。部分学者认为教师胜任力模型虽然涵括很多的胜任要素,但仍然无法完整的描述优质教师的特质。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对优秀教师在胜任力模型建构中的重视程度不够,胜任力模型的建构应该更多的关注优秀教师的个人特质。
(二)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
教师胜任力模型的准确与否,与研究者使用的构建方法息息相关,只有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构建准确的胜任力模型。从研究方法来看,我国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呈现多样化趋势。目前主流的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行为事件访谈法
行为事件访谈法是美国学者戴维· 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结合关键事件法和主题统觉测验而提出的访谈方式。它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探索方法,是揭示教师胜任特征的科学工具。即研究者要求被访者回顾其职业生涯中的关键事件,研究者收集和记录被访者在关键事件中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详细信息,并从事件中分析和提取出被访者成功完成这一事件所必需具有的胜任要素。再将这些胜任要素与岗位中的表现卓越者和表现平平者所具有的胜任要素进行对比,从而获取该职位角色的胜任特征模型。
我国学者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建构了多个领域的胜任力模型。例如,学者徐建平与张厚粲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BEI)访谈了31名中小学教师, 并通过对叙述的180个关键事件的主题分析和行为编码以及对不同绩效教师胜任特征的差异比较,构建了中小学教师胜任力模型。[13]
2. 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也称专家调查法,即通过函询方式,让专家对预测工作组事先拟定的问题自由发表意见,且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经过组织者统计汇总后再反馈给专家,再次回答相同问题,反复几次,让专家们意见趋于一致,从而获得有一定科学性、权威性的判断。[14]
德尔菲法优点:(1)可以加快预测速度和节约预测费用。(2)可以获得权威专家各种不同但有价值的观点和意见,保证了研究价值。(3)对专家意见进行征询时,可灵活安排,受时间、地点、方式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小,能够减小调查难度。
3. 团体焦点访谈法
团体焦点访谈法也称团体深度访谈法,即团体成员在组织者的引导下讨论既定的主题(即焦点),组织者要促进成员之间相互沟通并确保讨论集中在研究主题上。团体焦点访谈是胜任特征模型构建的重要环节。其具体作用有:检验问卷调查、行为事件访谈所得信息的真实性;对于前述环节获得的胜任特征的共性要求(问卷法调查结果)和独特要求(行为事件访谈结果)进行最后裁定和补充。[15]
上述介绍的几种研究方法是构建教师胜任力模型得到公认且有效的方法,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还包括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文献法、陈述分析法等。
(三)教师胜任力的评价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构建教育质量评估监测机制,建立更加科学公正的考试评价制度,建立全过程、全方位人才培养质量反馈监控体系。[16]目前,中国知识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时代特征将中国教育推向了全球化的竞争热潮,这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使针对教师岗位的评价也必须更为科学、客观、公正和有效,而以教师胜任力进行评价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1.教师胜任力评价阶段
现代教育将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分为不同阶段,而现有的教师胜任力评价主要针对教师入职前这一阶段,主要方法是依据相关的教师胜任力模型,来测评教师是否具有特定的基准性胜任力品质。有学者认为国家的教师教育机构主要承担两种主要职能:一是对教师进行培训的职能。主要针对的是教师的职前教育,即教师教育机构要承担起把学生培养成有教学实践能力的教师。例如,我国的师范生培养政策。二是“守门”职能。即教师教育机构仅准予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和具有基准性教师胜任力师范生获得教师资格。
2.教师胜任力评价内容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教师胜任力评价内容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不同学者关于教师胜任力的评价内容方面都有自己的见解。不过,大多数学者普遍关注的都是教师的教学胜任力,并认为教师的胜任力就是教师需要的基本能力。例如,教师在职前教育阶段获取了哪些知识,教师有没有教学实践能力等比较基础性的教师胜任品质,最后甚至简单化为“谁的班级学生成绩高”谁就是“优秀教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试主义长期存在,这种应试主义观念也对教师能力以及教师能力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注重教师基本的教学能力,注重教师促进学生学习进步的能力,而忽视师生交往以及教师专业发展,把教师能力等同于教学能力。[17]
3.教师胜任力评价方法
我国教师测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进行笔试测试,合格者授予教师资格证书或授予执照;另一种是根据教师短时间的讲课表现来评定教师的胜任力。具体的方法主要有教学观摩、教室观察、教学录像、教学日志、教学档案等等,但是这种做法也存在问题:①评价目的与评价内容不统一。采取这些方法来评价教师的胜任力并不能准确的判断教师的胜任力要素。教师胜任力测评的目的在于鉴定教师的个人特征,却以受多种背景因素影响的教学效果来推断教师的胜任力,因此导致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较低。②评价主体缺乏专业性,从而导致评价结果缺乏信度。当前对教师胜任力进行评价的主体,主要是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管理人员,其非专业性使得许多教师对测评的信度产生了颇多疑问。
三、教师胜任力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一)关于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研究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教师胜任力的研究越来越重视,研究成果越来越多,研究视角不断更新,研究内容不断深入,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扩展。但现有的对教师胜任力及其模型建构的研究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第一,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研究对象受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不同性质单位的教师胜任力研究。目前,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研究对象多是聚焦于公办学校,而缺乏对其它盈利性组织,如民办学校、私立学校、各级各类教育补习机构等组织形态及新兴行业的教师胜任力研究;二是研究对象呈现“高多低少”分布,即主要集中在高校教师,而对于中小学教师和学前教师关注较少。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既应当关注某一教师群体胜任力的发展性研究,也应当关注不同群体教师胜任力的横向比较研究。只有这样,基于教师胜任力模型的评价才是科学的、有效的,才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促进和提升作用,才能使教师获得专业成长。
第二 ,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的不完善。借鉴国外教育管理者胜任力研究的两种经典思路(英国的基准模式和美国的卓越模式),国内关于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研究可以从三个方面切入。即新教师入职胜任力建模、在职教师的合格胜任力建模和优秀教师的卓越胜任力建模。教师入职胜任力建模可以起到“守门”和筛选的作用,这对于提高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职教师的合格胜任力建模可以作为教师培训的目标,而优秀教师的卓越胜任力建模可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奋斗目标。
第三,缺乏本土性自主研究的方式方法。从研究方法来看,现有的针对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的专门工具很少,且多是从国外照搬照抄而来。然而,由于地域和文化的差异,从国外借鉴而来的测评工具本身的信度和效度都有待商榷。因此,要立足我国的文化和国情,重新验证和改进国外测评工具相关理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工具。
(二)关于教师胜任力评价的研究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教师胜任力的研究给与了充分重视,新的研究成果也在不断的涌现。然而,现有的关于教师胜任力评价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关于评价阶段方面。现有的对教师胜任力的测评过于侧重教师的“职前”阶段,但实际上教师不只在入职前需要测评,在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阶段都需要进行测评。因此,教师胜任力的测评应该是发展性的测评,涵括教师的不同发展期,这样得出的评价结果才是科学性与有效性并存的。
第二,关于评价内容方面。现有的对教师胜任力的测评主要集中于对教师教学有效性的评价,缺乏对教师整体素质的评价。教师的整体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感、身心素养等等。教师的整体素质对学生知、情、意、行的整体和谐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应该扭转这种局面,将教师胜任力的评价内容扩展至对教师整体素质的全方面评价。
第三,关于评价方法方面。我国现有的教师胜任力评价方法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评价,这种测试筛选出的教师,其教学实践能力偏低,面对复杂的教学情境和处理复杂教学情景中出现的教育问题的能力也偏低,缺少教学机智。因此,教师胜任力的测评应该侧重于对教师教学实践能力评价,这样才会让学校充分重视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McClelland D.C. ,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 [J]. 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 ):1-14.
[2]何齐宗.我国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进展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10):38-45.
[3]Dineke E.H. Tigelaar,Diana H.J M.Dolmans,Ineke H.A.P.Wolfhagen&Cees P.M.Van Der Vleuten: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framework for teaching competencies in higher education[J].Higher Education,2004,Vo1.48.
[4]徐建平.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2004.
[5]何齐宗,熊思鹏.高校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5,13(07):60-67
[6]王艳.智慧教育背景下基础教育教师胜任力及其提升路径[J].教师教育学报,2021(03)::49-56.
[7]胡重庆,闵学良,黄培凤.中职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J].中国特殊教育,2020(12):83-88.
[8]Bisschoff T.,Grobler B. The management of teacher competence [J] .Journal of In-service
Education,1998,24(2):191—211
[9]Danielson C. Enhancing professional practice: A framework for teachings [M].A lexandria: A s
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1996::311.
[10][13] 徐建平,张厚粲.中小学教师胜任力模型:一项行为事件访谈研究[J].教育研究,2006(01):57-61+87.
[11]罗秋雪,高超民.应用型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9,43(04):84-88.
[12]黄莉君,张磊.中学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与应用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19,32(10):31-34.
[14]黄培凤.教师胜任力研究方法综述[J].文学教育(上),2019(01):172-173.
[15]蔡晓军.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分析综述[J].教育与职业,2009(15):165-166.
[16]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9-02/23/content_5367987.htm,2019-02-23.
[17]朱旭东.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