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方言文化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2

小学语文教学中方言文化的应用分析

向先芬

广西河池市南丹县月里镇纳茂小学 547219

摘要:目前,各种不同的语言形态以更为生动的方式走进了小学生的视线里,随着文化工业的迅猛发展,以方言为依托的各种文化创意,使其成为人类交际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起到活跃交际气氛、表达感情、加强感情纽带的作用。其不同的语言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会有所体现,并且学生们会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将不同的语言进行对比,从而产生一种感性的认知。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方言文化的应用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方言文化;教学对策

引言:汉语也被称为华语、中国话等,其标准语与方言有所差异,在不同地区中有的方言已然可以形成全新的语言体系,其中客家话即为一种。以此,在方言文化下,有效激发学生对方言的了解,使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不用的语言体系,激发学生的传统观念,有效提升了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1、什么是方言文化

方言文化是最原始的母语,在经济、历史、社会等方面都有一定意义,在目前人与人交流日益紧密,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进行交流的需求也较大。因此,以北方口音为主体的普通话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而其它地区的方言也随之被遗忘,沦为了被排斥的对象。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在世界各地,方言处于边缘化的状态是一个必然的发展潮流,但方言作为一种区域的文化,它是一种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如果它的消失,学生们就不会了解这些谚语、诗词,也不会去领略像京剧、昆曲、梨园戏、陕北民歌、民俗还有它所包含国家的灵魂和品格。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结合方言文化开展语文教学课堂,以此真正以方言文化为抓手,将我国优良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2小学语文教学中方言文化教学对策分析

2.1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内有很多古诗词,但这些古诗词如果用汉语来解释的话,往往会让学生感觉到难懂,而且还会让学生很难记住。其小学阶段的学习年龄较小,自身无法理解古诗的韵律,若教师不让他们明白,学生就会觉得学习古诗词很难,其学习兴趣也会逐步下降。为此,教师应积极发挥方言文化,并合理将方言文化融入到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以此让学生在学习古代的诗词时了解方言。其次,有一些学生受到了当地的语言的影响,也有一些学生通过使用了一些客家的语言进行了诠释,在这样的课堂下,教师应积极将学生了解的客家话融入到古诗词教学中,以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感觉到客家话方言在古诗词中体现的美感。因此,在小学语文课上,教师可将客家话融入到古诗词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古诗词在方言文化下的体现。

例如,在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本诗的意思进行字面意思总结,并逐渐概括出本诗的含义。首先,教师应以问题导入本节课,如请同学们同一个词汇来形容一下你眼里、心里的荷花,在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应开展本节课教学内容。在一千多年前的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和你们一样看到那么美的荷花,作了一首诗,脍炙人口,传诵至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师应让学生先自行默读本诗,并感受一下诗人描写的杭州西湖之美,不断提高自身对家乡的思想感情。其次,教师应为学生播放出客家话朗读这首诗的音调,并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想象,真正感受作者看到荷花的心情。随后,教师应尝试让学生跟随录音用客家话读一读自己所掌握的句子,在学生读完之后教师应进行鼓励。并以客家话带领学生深入体会本诗富含的情感。如,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没有友谊,更没有抒发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随后教师应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以客家话试着读一读本首诗,以此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促进了学生对客家话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加深了对本首诗的理解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文化涵养。

2.2文言文阅读中的妙用

对小学生来说,文言文是一种陌生的、深奥的课文,其学生一般学习文言文都会感到枯燥,这种情况是因为,文言里有许多古老的词汇,它们在漫长的岁月里都是流传下来的,但距离现在已经非常地久远了。为此教师应合理地融入方言文化,以方言帮助学生进行文言文解读,并按照教师的教学思路了解文言文体系,以此扎实掌握文言文知识,也在这样的教学课堂下,使学生们感受到汉语的亲和力,从而对汉语中的一些成语产生较强的探索欲。例如,在教学《杨氏之子》这节课时,《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本课描述了杨氏之子的聪明,把杨氏之子巧妙的回答描写得惟妙惟肖,幽默风趣。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学词,读通课文,并能借助注释初步读懂故事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让学生将课文内容,尝试断句,标上符号掌握读的节奏,随后教师应点名让学生朗读,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可进行提问:“为、应”分别读什么音?为什么?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应合理渗透方言文化,让学生知道字的在文言文中的读音以及实际含义。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孔君平与杨氏子的对话来理解,而后紧抓“应声答曰”体会杨氏子的聪惠,比较“孔雀是君家禽”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来感受杨氏子回答之妙,也较快地体会出了杨氏之子语言的婉转,表现出了应有的礼貌。最后,引导学生读出对杨氏子喜爱的感受,读出古文的韵味,把课文读美。

2.3白话文鉴赏之妙用

在小学阶段,阅读文本的方式多种多样,许多有趣的故事和对白都可以很好地反映出方言文化的特色。在这种类型的文章中,教师应开展出白话文赏析教学,在此教师应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特点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朗读教学,并让学生以白话文鉴赏理解方言文化,教师可让学生们去演自己角色,然后再把自己角色说的话念出来。但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汉语阅读是一种很常见的阅读方式,而且学生也习惯了这种阅读方式。以此,教师应让学生通过使用自己了解的不同方言来进行阅读,将课文中的故事娓娓道来。例如,在赏析《称象》这篇课文时,教师应将课文分成几部分,根据人物的特点来朗诵,教师可让学生用汉语来背诵曹冲的台词,感受一下角色的语气随后,教师应让学生再试着用客家话进行朗诵,以此使学生感受到曹冲的智慧,摆脱传统语言的束缚。而在白话文的读音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加入一些单词,避免出现遗漏,这样可以增加阅读的乐趣,同时也可以让课堂教学氛围迅速的活跃起来。

结束语:综上所述,本文从方言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以客家话为主要的方言文化探讨内容,在渗透到古诗词教学、白话文赏析等课程中,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方言文化的乐趣所在,并让学生们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黄滟. 方言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应用 ——以南宁白话为例[J]. 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21(5):17-18,23.

[2]林凤凰. 闽南方言与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J]. 课外语文(下),2019(2):165,167.

[3]翁月芳. 在语文课堂拓展中融入方言教育的实践研究[J]. 教育界,2020(16):33-35.

[4]陈秀敏. 浅谈运用方言丰富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J]. 科普童话·原创,2021(5):1.

[5]董梅梅. 探讨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现存问题及对策[J]. 语文课内外,2020(21):125.

[6]董雪梅.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语言艺术的应用[J]. 学周刊,2020(33):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