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不辍 共生践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2
/ 2

爱学不辍 共生践行

傅静

济南市景山小学 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济南市景山小秉承“美丽教育为学生一生夯实基础”的办学理念,以“减负提质”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不断深化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打造教师爱教、会教、乐教、善教,学生爱学、会学、乐学、学好的教育生态。

关键词:双减 爱学 共生


济南市景山小学根据“双减”政策,秉承“美丽教育为学生一生夯实基础”的办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减负提质”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围绕队伍建设、课程建设、课堂变革、作业研究,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聚焦专题研究,不断深化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打造教师爱教、会教、乐教、善教,学生爱学、会学、乐学、学好的教育生态。

  1. 打造人人有特点的教师队伍。

为促进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根据教师现状和实际,实施成长型、成熟型、卓越型、领航型“四型”教师梯队培养。学校通过青蓝工程引领5年以内的成长型教师寻找“成长点”,通过课题研究引领5—10年成熟型教师确定“提升点”,通过带教带研引领10—20年卓越型教师打造“创新点”,通过名师建设引领领航型名师铸就“制高点”,促使每一位教师精准制定成长规划,找准着力点,达到人人有特点,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1. 构建“635”美丽课程架构。

学校清晰地认识到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从教学的最基本建设——课程建设做起。学校创立“课程建设六步走”策略,即团队建设、分析现状、专家对话、形成体系、异步实施、同步评价。学校成立课程研发中心,分析现有课程,将零散、孤立的课程打散、聚合,在课程专家的引领下,聚零为整、化面为体,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的“635”美丽课程架构。6即人文与社会、数学与生活、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劳动与实践六个领域; 3即基础类、拓展类、研究类; 5即教师专业成长、大单元整合、跨学科整合、项目式学习、社团活动五大实施路径,共有75门主题课程,促使学生五育并举,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同时,实现全面发展。

(一)项目实施让课程回归生活。

学校探索学科融合的方式,紧密结合教材,在研究类课程中开展以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为目标的项目式探索实践,如景小美走进泉城美景、泉城名家、泉城物语;景小美走近科技名人、数学家、体育赛事、非遗传承人等主题课程。课程团队按照 “七步设计法”:提出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介绍终极挑战的形式、引入学科要点知识、展示终极挑战项目、点评终极挑战项目、回顾项目初设的问题、小结性评估,让项目式主题课程形散神聚。在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学科开展了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研究,如五年级语文、美术教师开展的“泉城四季之美”项目式主题课程,他们在学校“美丽教育”核心理念的指引下,结合泉城独有的地域文化,引领学生走近泉城、读懂泉城,发现泉城之美,提升学生鉴赏美、表达美和追求美的能力,让泉城之美成为渲染学生一生的童年底色,让家国情怀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数学与生活领域研究类课程《玩转课本》将数学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以项目式学习形式实施,如六年级《确定起跑线》一课,教师提出学校在开运动会时体育教师要划400米起跑线这一实际问题,激起学生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圆的概念和周长等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带领学生观察体育运动场,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得出要确定起跑点,就要计算出相邻跑道的长度之差,推导出:相邻跑道的长度之差=道宽×2π,教师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学生为学校200米跑道划出起跑线。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建模思想,带领学生探索、实践、思考、尝试,极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可持续性学习与发展奠基。

(二)活动开展让课程充满多样性和选择性。

学校在开发与实施主题课程中,认识到活动课程的价值在于让学生获得对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实体验。学校不断开发和拓展课程资源,延伸到更为宽泛的实践空间,适度补充活动类课程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各科知识学习。学校美丽课程体系中拓展类课程有49门活动课程,如科技创意课程,梳理了整个小学阶段科学实验,精选实验课题,教师带领学生动手实验,探究科学的新领域,同时进一步延伸,引导学生动手进行科学创造,先后组织学生开展“飞”得更高、“桥”见科技、“船”承梦想、以梦为“车”科技实践,学生探索飞机、桥、船、车的文化及发展史,并以团队形式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采用各种媒材进行制作,使学生在活动中真正有所得。

学校通过美丽课程的实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现实平台,促使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形式的创新、教学目标的创新、研究思路的创新,提高了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实施美丽课程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兴趣,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真正满足了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三、三环六步,建设共生课堂新样态

学校聚焦“八聚焦 八行动”,将爱学课堂创建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新的增长点,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你心中的爱学课堂”问卷调查,梳理爱学课堂要素: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课堂,以生为本的学导课堂,多实践、多动手的课堂。学校开展教师试做作业,研究爱学课堂;开展了“爱学课堂研途精彩专题教研”“爱学课堂同课异构”教学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双减”背景下,学校开启了爱学课堂的景山范式——共生课堂的研究,引领教师聚焦课堂教学,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形成“三环六步”共生课堂教学模式——以三个环节体现“共生课堂”的核心要素:一是生本共生:学生与自我对话以及学生与文本对话,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二是生生共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助互学共同对话生长的过程。三是生师共生: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生成的资源,师生深度对话,引领、点拨与提升的建构过程。在学生经历了“生本共生”与“生生共生”这两个学习过程的基础上,教师准确诊断学情,删繁就简,提纲挈领,合理用力,通过精准实施与学生需求相匹配的针对性教学,帮助学生实现零散知识的系统化和结构化;共生课堂六步教学模式即研制共生学习单——生本独立探究——展示先研成果——生生互助学习——教师引领提升——练习拓展延伸。学校通过共生课堂的创建,重新激发了课堂的活力,让课堂成为学生体验、成长的沃土。

  1. 开展41项专题教研。

专题教研——学校重视教学研究,通过专题教研促进每一个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行为,对教师的成长、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校基于教学实际开展24次专题研究,语文学科探究课外阅读方法的有效指导、识字教学策略、六步写话法等;英语学科形成绘本阅读教学策略数学学科形成计算能力养成策略、除法教学策略、空间与图形教学策略、解决问题策略研究等;美术学科形成国画教学策略。下学期学校将作业研究作为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围绕目标性、科学性、多样性、趣味性、应用性、层次性、自主性、适切性、统筹性、创造性十项原则,开展了语文、数学、英语、体育16次作业专题教研,形成作业实施、管理八字要求:精选、先做、全批、反馈。通过专题教研,教师进行了教学评一致性研究,回溯备课、反思上课、重申作业,实现了闭环研究,从作业设计、作业形式、作业评估方面建构策略,实现作业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 1 ]吴刚平。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及其意义[ J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 (04 )。

[2 ]李介。国外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 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 ( 09 )。


作者简介:

作者:傅静(1970年3月—),女,汉族,山东济南人,济南市景山小学 副高级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