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土木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3
/ 2

试论土木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吴秀丽

身份证号码: 4521231990030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土木工程的施工数量以及施工规模也在不断的提升,在这样背景下,我国对于混凝土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但由于我国的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对于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使得在施工过程中留下了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本文对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于存在的问题有针对地制订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相关的从业者进行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施工技术


  1. 混凝土施工技术概念

混凝土是工程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施工材料术,主要是将施工建筑中需要的水泥以及沙子等混合在一起,利用固定比例进行调和,形成的混合物被称之为混凝土。将这种混凝土应用在施工建筑上被视为混凝土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管在运输方面还是在建筑本身都具有非常显著的特点,优于其他建筑材料。在进行施工建筑过程中,工期时间安排非常重要,混凝土这种便于运输的建筑材料,很好的帮助施工建筑节省了施工时间促进施工建筑更迅速的完成。


  1. 混凝土施工可能出现的问题

2.1配制混凝土所使用的材料质量不过关

混凝土作为施工材料,其特点就在一个“混”字。要想整体质量高,必须要求参与配比的每一种材料的质量都必须有保证。每种材料性能不同,形状不同,监测的方式、标准也不尽相同,这就增加了工作量,增大了检测的难度。比如混合材料中所使用到的水,不是什么水都一样。酸碱度不同、氯离子含量不同,同等的比例使用,混凝土的粘性、刚性会有很大的区别。还有水泥,按其性能不同,有多种分类。除此之外,其它原料也是如此,种类繁多。由于材料多、标准多、需检测的数据多,所以在检测环节中,检测人员不专业或检测中稍有疏忽,就会影响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2.2混凝土结构破坏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过程要用到很多的钢筋去加固建筑,因此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受当地气候或者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钢筋就极易出现氧化或者碳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就造成了混凝土结构被破坏,使得安全方面出现了问题。甚至钢筋出现腐朽问题时,使得整个结构的抗压能力就会下降,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对于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整体的性能检测与质量管理要严格的把控。

2.3施工工序不合理

混凝土材料能否在建筑工程中完美也展现其作用,前期的科学合理的设计非常重要,应该有的工序必须科学进行。而现在的大部分工程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往往会不按正规的流程走,省略某些环节,以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这一现象在混凝土施工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只是简单的将各种原料进行混合、搅拌,没有按应有的流程走,从而导致在后期的施工过程中状况百出。


  1. 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3.1混凝土配制技术

混凝土配制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一种最重要的技术,也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实际的配制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混凝土的配制标准和工程的要求来控制好砂石、水泥和水的量,在混凝土拌合时,要按照正确的顺序来添加材料,按照配合比来确定不同材料的量,不能凭着工作经验随意增加某一种原料的量。混凝土的配制比例要通过多次试验和适配来确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和相关的技术指标。在配制混凝土时,如果配合比和砂石的含量差异很大,在搅拌混凝土之前,就应该测量不同类掺合料的比例,如果差异比较大要及时调整过来,提升混凝土配合比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2混凝土搅拌技术

混凝土搅拌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混凝土搅拌应该按照实际的搅拌制度来进行,确定搅拌制度时,要将可能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进行细致分析,常见的因素主要包括投料顺序、搅拌的具体时间和投料量等,在确定混凝土制度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按照相关的规定来操作,才能提升混凝土的搅拌质量。另外,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一次性投料量,同时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的时间,提升搅拌质量。在第一次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搅拌人员应该考虑到砂浆的流失,及时添加砂浆。完成混凝土搅拌之后,一定要及时卸载混凝土,避免残留的混凝土影响下一批的混凝土配比,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均质性和强度。

3.3混凝土抗裂技术

混凝土在使用中经常会出现裂缝,严重影响着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和工程安全,其产生的原因一般不外乎温度应力、水化热、自缩现象等,而要提升土木工程的质量,肯定绕不开裂缝这一关。现在工程中抗裂技术的使用已经很普遍了,一般是从源头出发进行裂缝的控制,即混凝土的配备上。在混凝土配制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是常用方法,主要是针对混凝土的自缩现象而言,加入添加剂可有效改变混凝土的自缩数值,进一步控制混凝土裂缝,但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添加剂种类的选取和添加剂添加的操作规范,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行事,在适当的时机加入;除添加剂之外,无机纤维材料、金属纤维材料、有机纤维材料也是添加的重点,但它们不是作为添加剂加入,而是作为增强材料使用,目的是通过这几种材料提升混凝土的整体抗拉水平,而混凝土抗拉能力提升也就意味着裂缝的减少。

3.4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建筑物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主要可分为墙体混凝土浇筑、顶板混凝土浇筑、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楼体混凝土浇筑等等,一般来说,基础底板都较为厚实,同时又由于混凝土施工的工作量较为繁重,不得不充分对混凝土的散热问题进行考虑,从而避免施工过程中温度裂缝的产生。同时还能完好的保存混凝土的受力能力。因而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材料和施工设备的选择和供应,不能产生施工裂缝,极力确保基础底板浇筑具有连续性。在进行墙体混凝土浇筑的时候,通常需要在地步浇筑5cm的砂浆,此类砂浆往往与墙体浇筑时所用的混凝土成分相同,并且浇筑时一定要均匀,将浇筑的高度控制在40cm左右。在进行分层浇筑的时候,上下两个相邻层面间的浇筑时间间隔一般不能超过2h。


  1. 结论

整个土工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被很广泛的利用的,但是这项工程也是非常复杂的艰巨任务,我们作为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只要严格按照各道施工工序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就可以减少和控制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问题的,另外在整个技术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的完成各个环节的施工技术标准,只有这样的情况下,才能确保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为企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孟凡超.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概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3):76-78.

  2. 耿晓阳.土木工程基础施工的关键点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7):123-125.

  3. 廖俊.对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J].四川建材,2015,01:169-170.

  4. 谢文利.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1: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