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持续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呈现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多数传统建筑项目施工周期较长,施工复杂程度较高。目前国内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尚处于发展探索阶段,虽然国家政策方面一直在推广,但是应用深度还不足。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建设期间,需从实际着手,强化对施工的探究。文章首先对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的发展进行分析,然后探讨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现状,最后提出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要点优化,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要点
引言
目前我国住宅产业化及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有着较高的契合性,这也为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支持。在现阶段建筑行业快速发展背景下,为了更好推动建筑产业化发展水平,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是今后建筑产业化发展重要趋势,其绿色低碳、生态健康、节能环保作用突出。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人员要提升自身设计能力,积累设计经验,保障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1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概述
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首先出现在欧洲国家,其主要受17世纪欧洲工业生产的影响,很多发达国家开始着眼于工业化生产的装配式建筑生产方式,并且从中积累了很多先进的施工经验,设计水平与施工水平都比较高。预制装配式建筑,主要由相应的工厂提前完成各种住宅建筑组合件的加工,之后把每个组合件运输到相应的施工现场,最后,使用科学合理的连接方法,将这些组合附件组装起来,从而为高层住宅建筑的施工提供保障。如今,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与施工中,预制装配式结构得到了广泛应用,其能够更好地发挥设计和施工效果,跟上社会发展步伐,具有一定的推广及应用价值。
2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的施工现状
2.1预制装配施工技术建设成本高
建筑工程的成本主要包含了直接费用、间接费用、税费等,采用装配式施工技术中的预制构件所产生的运输费用、安装费用等对施工成本存在直接的影响,但是因为生产方式的不同所导致的工程造价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从工程实践中可以发现,预制构件在生产、运输以及安装的环节中,其成本都要明显地高于传统的现浇施工方式,但是因为该技术还存在很多核心技术没有突破而导致其成本无法降低。
2.2管线及构件埋设过程中所存在的质量问题
需要重点考虑管线和构件埋设的问题,最常出现以及影响较大的问题就是构件位置的偏差问题,或者是出现孔洞堵塞的情况。在管线埋设过程中,也时常会遇到障碍物阻碍了管线通过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导致管线及构件埋设过程中质量不过关,其主要形成原因就是因为施工过程中预制构件浇筑施工过程中没有科学合理地封堵预埋管线的端末,施工中的一些杂物通过没有封住的入口进入,就会堵塞。或者是准备埋设的管线在施工之前没有将其固定住,浇筑混凝土后进行振捣工作的振捣棒会让没有进行有效固定的管线产生移位。
2.3配套技术和资源尚不完善
目前,装配式建筑项目新建面积占整个房屋建筑市场的比例不高,且缺少系统配套的施工技术和方法、缺少熟练的技术工人,也没有完善的验收制度。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引起非常多问题。其中,主要的施工难点有连接固定办法、工具的使用和校正标准化措施、施工中针对墙板水平和标高等数据的误差控制、钢筋套筒灌浆的质量控制、现浇连接节点的钢筋施工和成品保护等。
3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的施工要点优化
3.1连接预制墙板
在预制墙板连接施工过程中,必须完成钢筋连接以及灌浆等工序。在钢筋连接施工方面,对于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来说,施工中钢筋连接作业相对较多,钢筋连接十分稳固,关系到现浇结构和预制构件之间是否紧密,必须加强对钢筋连接技术的重视程度。具体钢筋连接处理中,对于接头处往往利用直螺纹连接钢筋灌浆,实际操作是用直螺纹钢筋连接其中一端,另一端连接方式为水泥灌浆,可以通过钢筋灌浆连接套筒模式,将直螺纹钢筋与带肋钢筋形成复合式钢筋接头,为预制构件钢筋连接处理提供便利。另外,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钢筋接头定位精准,利用钢板进行连接,控制钢板的厚度在0.5cm左右,结合具体的设计方案、施工要求等,在合理位置上实施开孔。而为了保证后续连接处理顺利进行,必须控制开孔孔径,以大于钢筋直径1cm左右为宜。在正式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前,还需要增设连接钢筋部位。
3.2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安装施工
吊装可以说是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安装的首要环节,吊装应正确选择起重机,防止因没有合理的选择机械而出现吊装不到位的问题等,吊装预制件时,结合预埋吊件状况,优选起吊点,以此确保吊装中预制件的平稳性及水平度。吊装时需要对精准度进行不断调整,定位初期需要使用合理的测量仪控制。三向调节设备是用于吊装和定位预制构件的仪器,能保证准确的吊装和定位。预制构件安装中,连接点的施工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很容易产生质量问题,同时,它也是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建筑的一个施工重点,如今,有两类连接施工方式,即湿式和干式,干连接仅通过预制构件的拼接紧固完成,结构成型借助连接紧固件完成,简化了施工现场节点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步骤,湿连接是指在吊装定位后,节点处的施工人员通过混凝土材料的成型和聚合,浇筑混凝土,完成建筑结构体系的成型,实际施工时,应该结合具体情况,科学选择上面两类方式。
3.3控制吊装质量
对于装配式结构工程而言,其重点为控制吊装质量,关键是要控制施工测量的精准度,梁底支撑的标高调整应高出梁底结构约2mm,使支撑充分受力,以免预制梁底开裂。由于装配式整体结构工程构件非整体预制,完成吊装后无法承担自身荷载,为此,梁底支撑应低于2m,每根支撑间高差应小于1.5mm,标高低于3mm,板底支撑同梁底支撑大体一样,板底支撑需小于2m,每根支撑间高差需不超过2mm,标高小于3mm,悬挑板外端应尽可能高出内端支撑2mm。墙体吊装时,应提前在构件内侧标出相应的结构标高线,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吊装标高,误差不大于2mm;预制墙吊装就位后,标高偏差应小于4mm,整层不大于8mm,定位不大于3mm。
3.4叠合梁板吊装施工要点
在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项目中,叠合梁、叠合板都是重要的构件。第一,叠合梁作为住宅建筑中预制门窗洞口上方的过梁、连梁,一般是通过现浇混凝土模式,将其和叠合楼板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整体,保证叠合梁与现浇混凝土剪力墙处于同一位置,将两侧主筋通过暗柱锚固的方式完成。具体吊装叠合梁过程中,应该先完成测设,通过外挂板引测标高,然后根据测设情况,在相应位置中弹出标高,保证叠合梁能够达到相应的位置,借助于夹具实施固定,在梁底需要做好相应的支撑,保证叠合梁垂直度、水平度都能够符合相关规范,提升叠合梁整体位置的精准性。第二,叠合板吊装过程中,首先必须进行定位,位置确定后还需要做好相应的固定,借助于支撑模式保证垂直度、水平度符合要求。
结束语
现代化城市发展速度较快,城市人口数量较多,所以高层建筑是未来建筑事业的发展趋势,并且因为其性能要求较高,而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但是从当前实际情况来分析,该技术还存在很多的缺陷与问题,不能满足当前建筑施工的需要。在未来发展中,需要逐渐突破技术壁垒,实现技术的升级,研发出更科学、合理的预制生产体系,为行业提供有力的支持,积极促进我国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可辉.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7(11):60-61.
[2]孙锐,宋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防范措施[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023):74-75.
[3]高新春.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