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探究——以三年级上册《灰雀》一课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5
/ 2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探究——以三年级上册《灰雀》一课为例

王婷婷

四川师范大学

摘要:没有困惑,何来思考。为了能够让学生的学习达到深度水平,使得课堂变得更有深度,教师需设计精妙的学科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让学生可以去切身体验,进行高阶思维过程,产生问题解决式学习,从而可以让整个学习过程更有深度。教师通过深度解析教材,探索最有价值的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知识的内核,让学生获得最有深度的知识。以实现深度学习为目的的教学设计需要包含两个前端分析,两个核心定位,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深度学习

一节有深度的课是需要一个以深度学习为出发点的教学设计来展开的,教学设计是否有深度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获得深度的学习。尤其是当下在强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起始阶段,一堂有深度的课更有利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一个有深度的教学设计必须是完整的,需要包含前端、核心、过程和评价。同时也必须是科学的,定位核心知识,设计巧妙问题。围绕深度学习展开的教学,不仅是一种科学教学形式,而且也是一种新式教学思路,小学教师要深刻把握深度学习的现实意义,积极展开创新教学设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1

一:两个前端分析

1)教材深度解读

教师要筛取教材中最有价值的知识作为教学知识的内核,这些所选取的知识要能让学生了解知识源头和来历的;能让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能让学生学到科学的思想与方法的,能让学生书离职时间联系,建立知识结构的;能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作用与价值。表1呈现的是以《灰雀》为例,进行的教材深度解读。

《灰雀》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全文共13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讲列宁在郊外养病期间,每天都到公园散步,他非常喜欢公园里那只灰雀。第2~10自然段讲有一天,列宁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以为它冻死了,感到很惋惜。小男孩不敢告诉列宁灰雀并没有死,只是坚定地说,灰雀会飞回来的。第11~13自然段讲第二天,列宁果然又看见了那只灰雀,但他没有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表1

2)学情深度分析

学情分析借助五问展开,五个部分环环相扣,简称“五链式分析法”。首先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前理解是从哪里开始的,有效学习建立在已知的基础上,把握学生学习新课前的先见,先知,先验,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上展开教学。其次要考虑怎么开始学生的学习,寻找触发点,困惑处。然后教师需要思考在教学开始后会遇到什么样的障碍?困难处在哪里?其次教师就如何突破困难,客服困难寻找关节点,最后教师要把握学生学到哪里去,学习的深度在哪里?考虑学生最近发展区。表2呈现的是以《灰雀》为例,进行的学情分析。

先知:①学生对于列宁已不陌生,在二年级就学习过《蜜蜂引路》一课,对列宁有一定的了解。

②对爱护小鸟的故事有不少的了解

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通过自读了解课文,能迅速明白灰雀被小男孩抓走了。

触发点:①先通过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概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②找到文中重点词语,能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等重点词语,让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③使得学生了解列宁这种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列宁的机智与幽默。

困难处: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还较弱,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内心的更是初次接触,理解起来有难度。如何使学生透过他们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是学习本文的难点。

关节点:本课的教学秉持“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生的反复朗读,读中揣摩词句的含义,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表2

二:两个核心定位

  1. 定位核心目标

核心目标是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深度学习下的教学目标,是要紧紧围绕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来制定的,教学目标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初步审美能力.所以在教学目标设计环节需要教师深思熟虑,慎重选择每一个教学目标。表3呈现的是以《灰雀》为例,确定的本课核心目标。

知识与能力: 会读本课5个生字,理解词语“胸脯、婉转”的意思,会写本课生字。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过程与方法: 通过“部位法”“演示法”理解“胸脯、婉转”的意思。以“列宁、灰雀、男孩”三者关系为故事线索,理清课文内容。通过资料展示、描写体会、比较想象等加深对列宁这一角色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体会列宁喜欢灰雀,热爱自然的情感,初步感受列宁对儿童的爱护,并受到爱护鸟类,热爱自然的熏陶。

表3

  1. 定位核心知识

核心知识是为核心目标服务的,是指老师为完成制定的核心目标,选择拿什么样的知识来教学生。表4呈现的是以《灰雀》为例,定位本课核心知识。

01我会写

02我会认

03理解词语

04句子解析

表4

三:教学过程设计

深度学习倡导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建构,注重学生的教育性发展和批判反思能力。2活动等于过程,学生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问题情景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场域,因此问题解决式学习,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有效的手段。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围绕问题来进行,教师想要依据预设的问题推进学生的学习,首先要确保所设计的问题是高质量的。然而问题解决学习式的学习也有三种不同的模式,分别是习题式,课题式,项目式。项目式的教学设计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表5呈现的是以《灰雀》为例,采用项目式的操作模式,一个核心问题加两个及两个以上子问题的模式,简称1+X问题模式设计教学过程。

1+x问题模式

核心问题:列宁为什么笑着说灰雀,你昨天去哪了?

子问题:(项目式)

  1. 用自己的话向同学讲述本故事?

  2. 本文怎么描写列宁和小男孩对灰雀消失的反应?

体会下列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1、他在周围的树林里找遍了 ,也没有找到。( 焦急 )

2、男孩说:“没……我没看见。”(害怕 )

3、“多好的灰雀啊,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感叹)

4、男孩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此时,他想:我要把灰雀放出来。

5、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此时,他想:这个小男孩是诚实的。

6、为什么列宁说那个男孩是诚实的?因为他改正了错误。

③为什么本文通过反复呈现列宁和小男孩对话的方式?

表5

四: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即反馈,通过评价来评估一堂课的质量,一节有完整的课必须要具备评价环节,教学评价设计要把握目标维度,也就是指标,要寻找评价结果的证据来源,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表6呈现的是以《灰雀》为例,进行的教学评价设计。

1、目标四个维度

学生是否会读、会写、理解和会用本课的重点生字词。

学生是否理解列宁和小男孩每句话所蕴含的情感

学生是否体会到了小男孩的诚实和列宁的善解人意

学生要懂得知错就改、善解人意。

2、证据来源

通过学生听写拼读生字词。

通过学生对人物心情揣摩填表。

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填写人物心情表。

3、评价方法

观察法

测验法

表6

五:结语

一节有深度的课可以让学生的过程更有深度,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十分重要,教师应充分把握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思路,紧扣两个前端分析,教材深度解读和学情深度分析。把握两个核心定位,定位核心目标,定位核心知识。巧妙设计教学过程,采用1+x问题模式。完善教学评价设计,把握评价是从目标开始从目标结束。通过有深度的教学设计,让教学质量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松林.巴登尼玛.新课程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2

[2]王艳.创新教学设计 促进深度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微[J].数学教学通讯,2021(13):77-78.

[3]王婷.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三维目标设计——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为例[J].教育观察,2020,9(43):113-115.

作者简介:王婷婷(1996—),女,学历:硕士在读,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1王艳.创新教学设计 促进深度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微[J].数学教学通讯,2021(13):77-78.

2王婷.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三维目标设计——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为例[J].教育观察,2020,9(43):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