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策略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5
/ 2

高中历史教学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策略初探

吴倩满 杜娟 雷正群

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中学 贵州省毕节市 551700

摘要:历史的发展,是一个纵横交织的过程,而时间与空间,则是引领历史事件发展延续的纵横坐标轴,其对于学生深度解析历史内涵,明晰梳理历史脉络,充分了解历史变化,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历史学科中所涵盖的很多内容所呈现的显著发展性、延续性、阶段性、规律性特性,使得以时空观念培育为导向,来落实历史教学的必要性与现实性。更为重要的是,时空观念也是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架,其对于学生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的塑造,也有着重要影响与积极价值。基于此,结合高中历史的学科特性,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教师应以切实培育时空观念素养为驱动,借助多种方式,应用有效途径,开发辅助资源,将其与学生时空观念的培育有机衔接起来,为学生站在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处于纵向与横向的维度解析历史、了解历史、认识历史而提供助力与铺垫,来着力于对学生的时空观念培育。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教学;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策略;初探

时空观念是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学生站在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学习历史提供了铺垫,更为高中历史教学向着纵深领域迁移指明了方向。而根据近年来高中历史高考的命题方向,以及新课标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定位来看,以时空观念素养培养为载体,让学生站在时间与空间的维度解析历史内容,构建知识脉络,领悟历史内涵,获得素养发展,已成为新时代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着力体现的重要育人使命,且对于高中历史的教育功能彰显,也会带来积极影响。由此可见,切实加强时空观念素养培养,让学生站在多元视觉、借助多种方式开展历史学习,于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中助推其时空观念培养与塑造,势必更利于学生健全人格塑造与完备意识建立,也更利于对高中历史教学针对性与与实效性的强化。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与指导时,应以切实发展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为导向,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认知现状,做好对辅助资源、素材、工具、技术等的开发与借助,利用与借鉴。使其以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被迁移至高中历史教学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并更好服务于预设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学生时空观念的培育。为学生更好发展自身时空观念素养,深度领悟高中历史内涵与外延,用最为符合自身认知发展的方式学历史、用历史而奠基铺路。

一、让学生在历史事件梳理中发展时空观念素养,完善其认知体系

由于历史记载的是过往的事件及其发展,加之其发生的年代比较久远,以致很多学生在解析某一阶段、某一时期的历史现象或规律时,往往会因为忽视某些历史细节、轻视某一历史事件而影响其完整性知识脉络的构建。而以历史学习中最常见的时间轴、年代尺法、大事年表、历史图表法等认知工具为铺垫,组织其在历史事件的梳理中建构完善认知体系,则势必更利于学生时空观念的建立。因此,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教师应以教材中所涵盖的各类大事件为载体,组织学生借助多种方式、站在多元视觉对其进行解析、归类、整合,以通过对“专题性事件大事记”、“重要组织大事年记”、“重要人物大事记”等的编制,来培养其系统化、延续性归纳历史事件的意识,来促进其时空观念的形成。一是组织学生在梳理重要时空段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探讨各时空段历史之间的联系,来构架完善性知识网络。二是组织学生在罗列历史图片的过程中,加深对不同历史事件的理解与识记,来了解不同历史事件的特性,为其探索历史规律而助力,以更好培育其时空观念素养。例如,可通过对“历史年表”的使用,引导学生借助多种方式来梳理某一历史时期不同人物、事件之间的关系,以加深其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又如,在开展《孙中山的民主追求》教学中,可以历史大事年表为依托,组织学生在时空的角度来定位孙中山先生在历史年表中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引领其开展对孙中山的人生事迹的了解,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孙中山所作出的贡献在中国历史发展脉络中的地位为提供铺垫,来培育其时空观念素养,以促进其完备认知体系构建。

二、使学生在历史史料运用中培养时空观念素养,拓宽其认知视域

史料是丰富学生认知体系,促进其站在历史的角度来审视不同历史事件价值、意义、特色的重要认知工具,其对于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培育,以及认知需要的满足,均有着重要且积极的影响。而通过对教材中、课内外各类辅助性史料有效借助,将其迁移至学生视域,为帮助学生高效、深入开展历史学习,并更好发展自身时空观念,则必然有着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应以适度利用各类辅助性史料为依托,将其作为培育学生时空观念的重要载体,来助力于高中历史课堂路径的切实拓展。一是有效开发教材史料。通过对教材中的插图、资料卡片、知识链接、阅读材料等进行有效的运用,引领学生站在时间、空间两个维度来解析历史,与潜移默化中培育其时空观念。二是有效利用课外史料。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通过对网络资源、媒介工具等的利用,来开发、整合一些客观性较强的史料,借其对课内教学内容予以补充、完善,来促进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培育。例如,在开展《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教学中,可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关联,引入史料:(1)美国大选过程中,公民踊跃地投票。(2)每年春季,我国都会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负责进行总结报告。引领学生在史料中获取信息,以认识“古希腊民主政治”对西方的代议制度以及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积极影响。随后组织学生对古希腊民主政治、西方现代民主制度开展比较,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来加深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切实拓宽其认知视域,全面塑造其时空观念素养。

三、令学生在认知工具驱动中塑造时空观念素养,提升其认知能力

高中学生历史学习中时空观念素养的培育,除了应以针对性教学内容、目标、活动等为引领外,更离不开一些辅助性认知工具的驱动。而通过对诸如信息技术、网络媒介、历史图画、历史实物、地图资料等的利用,借此来优化教学模式,变革教学途径,则势必更利于时空观念素养培育目标的达成与实现。因此,教师在落实学生时空观念培育时,应以基本教学内容为依托,通过对各类认知工具的有效借助,将其以最为形象、鲜活、生动的方式呈现至学生视域。使学生在看图画、用地图、观视频等体验中,快速进入学生状态,开展历史学习,发展时空观念。而且,各类认知工具的利用,还可创设更具感染力、生命力、吸引力的教学情境,势必更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现象、规律等的全面认识与深度解析,也更利于其时空观念的培育。例如,在开展“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教学中,可引入当时的“一张粮票”,来讲述其背后的故事,帮助学生认识计划经济的前因后果,并将其置于特定历史时空开展分析,来培育学生时空观念。而在“解放战争千里跃进大别山”教学中,则可引入历史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中详细解析对应历史事件,来增强其时空观念。而在《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学中,则可利用多媒体展示“清朝疆域图”与“秦朝疆域图”,帮主学生们感受从秦朝到清朝中国历史地图的变化情况,从中分析我国历史上地图发生变化的原因,以培养其站在时空观念角度思考、认识历史的能力。

四、结论

总之,时空观念素养在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唯物史观、史料证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素养发展,而且对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发挥,也会产生重要影响。而且,随着学生时空观念的逐步建立,其对于历史时间、空间之于历史事件的价值与意义认识必然更加充分,历史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也势必会切实凸显,学生的健全人格塑造与完备意识培养目标也会逐步达成,更好落实。因此,教师在落实高中历史时空观念素养培育策略时,应应充分兼顾学生认知实际为基础,通过对具体教学内容的深度解析,在此基础上做好资源开发、活动构建、情境创设、史料整合,使其以最为直观、形象、具体的方式被迁移至学会说呢过历史学习的各个环节。以通过对教学模式的优化、教学措施的创新、教学模式的变革,来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延展性与开放性,来助推学生的时空观念培育与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群美.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以高一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为例[J].高考,2021(22):145-146.

[2]吴英秀.时空观念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13):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