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轻负高质"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5
/ 2

浅谈 "轻负高质 "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周云云

浙江省永嘉县瓯北第四小学

【摘要】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以大量的作业带动知识点,小学生通过重复地运用同一知识来学会数学内容,这种比较繁重的教学任务让本就不成熟的小学生苦不堪言。这种作业设计是十分不合理的,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当前双减政策背景下,优化作业的设计就成为小学数学教师更加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双减

作业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现、掌握、应用的体现。作业的反馈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在现阶段,学生的作业出处无非是口算、作业本、书本习题之类。平日那种形式单一,机械重复的作业,大大地压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作业的兴趣不高,只是为了简单应付。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在改变教学观的同时还要积极改变作业观,认识到作业的重要性。

  1. 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布置设计现状

  1. 作业布置单一,形式陈旧

教师采取的常用作业布置形式大部分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练习题作为作业,或者利用学校发的教材和相关的辅助资料同步进行实施作业练习。这样的作业只是对于目前学习状态的巩固和理解加深,针对固定的学习内容进行作业分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

  1. 作业设计缺乏实践性、趣味性

从小学数学作业内容上来看,小学数学教师通常利用辅助材料和相关练习题作为常见的作业形式对学生进行作业布置。这项作业设计中存在单一性的同时,也欠缺实践性和作业内容的趣味性,小学辅助教材的内容大多针对练习题和数学规律的部分进行总结与巩固。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已经了解作业的普遍内容和形式,甚至将练习题的做法烂熟于心,过分注重了理论知识,从而缺乏实践性和趣味性,在针对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实践环节相对欠缺,忽略了知识应用的重要性。

  1. 作业内容过于形式化,缺乏实践性

数学具有实用性的特点,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对数学的使用。但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往往都忽略了这一点,在作业设计方面,一般都是根据课本内容设置,没有将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降低了学生做作业的兴趣,还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使作业失去了最原始的价值。

  1.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1. 作业设计要有趣味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作业在设计安排的时候应该多偏向于新颖、灵活的内容,通过多种渠道把丰富的知识隐匿于趣味性中,避免简单机械地重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趣味盎然中掌握知识。

如,教师在新学期伊始就可以给学生设计安排一个《数学小报》的作业,主要是制作与数学相关的趣味性小报。内容安排可以是:数学知识、数学小故事、趣味数学题、数学笑话、数学家名言等。可以使用电脑打印、剪贴报、手抄报、出奥数题等形式。此项作业不仅可以培养整理数学知识的能力,还能全面发展学生的设计、书写、绘画能力,多方面进行培养。放手给学生以足够的空间,在需要扶持的时候予以帮助。此项作业可以先让学生自行商讨出这学期《数学小报》的刊名,再设计各期的主题,安排每两周出一期小报。然后再进行展示,最后将一学期的小报整理成册,发放给学生。这一过程是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创作的肯定,作业的认可。学生在这个环节中会体会到做功课的愉悦和期末拿到自己报刊的成就感。学生对此项作业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会主动去查阅相关资料,因此设计出来的小报图文并茂、结构新颖、构思巧妙,让学生主动去学习。

  1. 作业设计要有实践性

在生活中处处会用到数学知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我们在设计作业时也应该回归于实践,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难题,化解复杂。可以安排一些实践调查、数学日记、观察测量等之类的作业。

比如在学习“购物”这个单元时,抽象的讲解、过度的做题,都不如设计一个情景模拟来得有效。可以让学生自己扮演顾客和售货员来模拟如何付钱和找钱的问题,在情境中学生一下子就知道了付钱方式的多样性和如何把大面值的纸币换成小面额的,也更容易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通过实践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将会更加透彻,将看着差不多的知识进行本质上的区分,所以实践性作业还是很有必要的。

  1. 设计层次性的作业

由于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基础、能力、习惯、性格、兴趣各不相同,“一刀切”的作业不符合学生的学情,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过程中,应尊重个体差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设置层次性作业,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都能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的作业梯度明显,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的机会,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例如在复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时,对于学困生,可让其完成口算题、看图列式计算这类习题,帮助其理解所学的知识;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可在课本习题的基础上,提出两个生活中关于除法的数学问题并让他们解答,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对于学优生,可让他们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了解“除法”的由来,鼓励他们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制作数学思维导图或者数学知识小报,拓展他们的数学思维。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游刃有余地完成作业后,挑战更高难度的作业,从而使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 结语

作业作为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双减”的情况下,更要进行优化,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进行作业数量的减少。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指导,加以监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让作业成为课堂和学生之间的一条纽带,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黄新地.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设计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J].读与写:中旬, 2022(6):3.

[2]马路金.减负提趣: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设计的多样性策略[J].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1(31):2.

[3]陈幼玲.对接·融合·拓展: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路径探索——以"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例1"为例[J].福建教育, 202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