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6
/ 2

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培养

陈可欣

深圳市龙华区未来小学 51811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中小学原有的音乐教学方法显得比较落伍,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形势。所以,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做好创新思维的训练非常关键和必不可少。因此本文根据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状况,探究了创造性思维训练对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了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创造性思维训练所面临的困难,并对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训练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希望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更深入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1]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创新思维

中小学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的重中之重,中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所以,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方法,给中小学生创造一种训练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教学环境。在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中,要将培育中小学生创新思想放在首位,给中小学生发展创新思想提出条件和空间,肯定中小学生大胆创新的思维方式与做法,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小学生对学习音乐教育的兴趣,而且还可以训练中小学生的创新思想能力。本篇主要阐述了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创新思想的训练。

一、创新思想及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影响意义

人的创新能力,是建立在创新思想的根基之上的。而音乐则是最具有创新能力的艺术作品之一。它不但推动了创新性思维的蓬勃发展,同时也对中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养成发挥着巨大的深远影响。所以,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教学模式下,创新性思想在中小学音乐中发挥了重大深远影响。它有利于培养对所学乐器的浓厚兴趣,从而提高的音乐想象力,促进素质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应该着眼于培养中小学的创新能力,开发学员的创造性,的聪颖智力,并以此达到音乐教育的实际价值。

1.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一个人对某事的趣味越大,就越容易有效地调动创造性思想。相反,积极的创造性思想才能产生浓厚的趣味。带着浓浓的兴趣,中小学生们将会主动探究音乐的奥妙,在探究中掌握音乐常识,找到书中没有的新鲜观点与感悟。所以,利用创新思想训练和增强学生对声音的敏感与创造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掌握音乐知识的自主性。[2]

2.提高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音乐的感受往往仅仅是从理性的视角来认识,这往往是十分抽象的,因此很难得到切身的感受。只有充分运用创造性思维、想象力,使其和相同、类似或者相反的事情联系起来,才能深刻理解其内涵,体验其感受。中小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很丰富,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则能够充分调动中小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让中小学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小学音乐就是为了适应部分中小学生的个性化需要,使中小学生可以看到音乐的魅力,并欣赏音乐作品。

3.推动素质教育开展

音乐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容。在中小学生的教育活动锻炼创新思维,可以提升中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创新性思想的培育对于中小学素质培养的开展也有着重要意义。素质教育的根本是培育具有意识、精神、创新品质和创造力的人。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是学校进行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教育就是要冲破传统常规教学的桎梏。所以,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通过训练创造性思维,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从而完成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培养的过渡。

二、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创新思维的问题

1.陈旧的教学指导思想

现阶段,中小学音乐教育系统一直有着滞后的教育观念。这些传统观念把课堂当作技术或专业知识的课堂,而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学生个人素养对其发展的意义。在传统音乐教育课程中,老师是课堂的主导。盲目实行"灌输式"课堂教学,会导致漠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老师只向学生传递教学大纲中明文规定的知识,学生没有明显的收获。这种教学方式一直遵循"喂鸭"式的教学原则,使得学生的音乐学习只是被老师被动地进行,而无法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可能让学生对音乐教育产生了消极态度。[3]

2.课堂结构单一化

音乐课堂对教学结构的简化,也是培育学生创造性思想的不利因素。中国传统的器乐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教学、学生接受"为主要教学方式,学生很少与教师互动。在这种课堂教学结构下,不但音乐学生的积极性无法调动,同时音乐学生会陷入了被动状态,因为这样会引起音乐学生的兴趣,又或者学生完全不学会音乐。而单调的课堂教学结构也会使学生厌烦了学习音乐。对处在身体发展重要阶段的中小学生而言,他们对新鲜事物产生了好奇心,而单调的音乐课堂结构容易使学生觉得很枯燥,不利于学生集中思维和注意力,让他们产生了抵触心理,这就不利于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创造性思想的养成。

3.对中小学音乐教育重视不够

目前,部分中小学并不注重音乐教育,认为音乐并未被列入考试范畴,因此进行音乐教学也不应该耗费过多精力。最后,音乐作为一个形式,并不能起到其实际的教育效果。但目前,部分学校的音乐课会被一些其他科目所替代。除此之外,部分中小学校音乐课程力度不够,也缺乏专业的音乐教室,设备比较简单。只有钢琴这种简易的器材不能适应中小学音乐的要求。

4.教师自身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音乐老师的技术能力与综合素养参差不齐,总体趋势不容乐观。部分音乐老师没有专业,所讲授的音乐理论知识过时,无法适应日益增长的音乐教育的要求。音乐只停留在单纯的知识性教育上,并没有创新性、研究性、更深层次和广泛性。老师的认识观念单一陈旧,眼界也没有拓宽,综合能力很差。另外,部分老师还是保持了原来的教育模式与方法,但不能紧跟新时代的发展脚步,也不能适时更新自身的音乐教育理论知识,从而削弱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三、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发展策略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中小学音乐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掌握音乐知识与才能。所以,在新课标改革下,音乐老师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以学生的快速发展为主要中心,让学生自由掌握,进而促使学生全面了解并把握音乐的真谛与含义。同时,使培训生从音乐教学活动中得到丰富多彩的情感感受,激发培训学员的想象力与创新性,进而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一,教师应该转变音乐课堂教学观。因为在中小学中,大部分中小学生都是活泼好奇的,这是教师培育学生创造力的最好阶段,而新课程标准又对中小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下,教师们应在音乐课堂中冲破了传统的思维禁锢,将音乐教育的核心定在了培育中小学生的创造性上。而音乐课堂教学则是培育学生创造力思想的主要阵地。因此音乐课堂教学对于培育中小学生的创造性思想有着重要性。

2.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

发散思维并不局限于已有认知的范围内,不遵循传统的思维固定方式,而是通过更开放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思维方向,提出不同可能的答案或不同的解决问题策略,即在思维活动过程中,通过发挥想象力和联想力,由一个点逐渐分散至不同方面,并通过认知与思维的重新组合,发现更多新的解决问题策略。比如,在音乐欣赏课上,老师可以随意演奏一段曲子,然后让学生通过曲子的旋律和唱词来分析曲子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并告诉学生在不同的情绪下读同一首歌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以及不同的人对同一首歌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学生不仅要用音乐更具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还要鼓励学生在音乐学习的基础上分享自己的感受。

【结语】由于中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对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的需求也愈来愈高,特别是对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音乐教育是中国当前新教育阶段的基本课题之一,在中国新课程改革下,培育学生的审美趣味与音乐鉴赏才能是中国素质培养的重点。所以,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应积极建设高效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体验与认识音乐作品。

【参考文献】

[1]许化霞.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培养摭探[J].成才之路,2021(34):58-60.

[2]金铁宏.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6(04):156-158.

[3]徐毅.浅议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0(19):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