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故事架起音乐的桥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7
/ 1

让故事架起音乐的桥梁

周美瑜

山东省威海市实验小学

提到教师,人们常常这样形容教师的生活:紧张的早晨,繁忙的白天,无眠的夜晚。我的教育教学生活也同样的紧张与忙碌,有奋斗、有喜悦、有失落、有辛酸、有快乐,但更多的是孩子们留给我的那一瞬间天真无邪的笑脸和生活中一个个令我动容的点滴。

提到音乐教师,人们常常会想到在音乐课上老师可以带着孩子们唱歌、弹琴、跳舞。的确,以上种教学手段在音乐课上是最常用的。可是,音乐课又不同与其他学科,他更注重情感的交流、情绪的体验。当音乐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成了“朋友”式,音乐课堂会变得温馨愉悦;当音乐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变成了“导演”式,音乐课堂会变得更趣味更精彩,当音乐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成了“师生互换”式,音乐课堂会变得更有活力更有生机。音乐教师要不断更换角色,换换“面孔”能使音乐课有更广阔的“天空”。正如在音乐教学中运用讲故事的教育教学手段,就是一种很好的传递知识的方式。

我们都知道听故事、讲故事一直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而音乐和故事向来就是融于一体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故事与音乐的密切联系来进行教学,既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又能开发智力,发展学生的扩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借用讲故事,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兴趣是打开学生主动学习之门的钥匙,为了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我经常运用精彩的故事,在学习和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

如在教唱《爱我中华》之前,我会讲述一些少数民族的民间故事及风俗特色,当学生了解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的博大,当他们被少数民族的独特民族风俗所所吸引时,他们那种迫不急待想学唱歌曲的神情已表露无疑。故事不但加深了学生对作曲家的认识,对作品的了解,而且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从老师让我学的被动状态变成了我想学的主动状态,故事的魅力确实不能小看。

2、借用讲故事,创设情境,培养情感。

情感是审美感受的动力和中介。在教学中,教师要时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才会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

例如在欣赏《天鹅湖》时,我首先深情并茂地给学生讲述一个故事,讲完故事后,随即播放音频资料,那哀婉、深沉的乐声穿过学生的心田,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引起了强烈的共鸣。通过借用故事,激出学生的情感,表现出了对作品美的感受。

3、借用讲故事,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音乐艺术的特性不仅在于它的审美经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且在于它的感性材料(音响)不具有可视性。人们在艺术中借助于形象,使这种“神秘”信息的传递成为可能。

例如歌曲《我的祖国》这一课的欣赏,通过欣赏影片《上甘岭》片段,在学生的面前展现了一幅战火烽飞硝烟迷漫的战场,有了这一创作背景的衬托后,再来欣赏乐曲时,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是深入、明确的。他们对志愿军战士乐观向上的精神的理解显然有故事的协助功劳。

4、借用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把音乐创作置于音乐教学的内容之外。因此,人们习惯地认为“音乐创作超出了音乐课的范畴”。然而实践表明,孩子的能力是不可低估的,只要我们引导得好,给其创造实践的机会,他们是能够创造的。

积极开发和利用“故事”这块沃土,能为我们的音乐教学带来一片新天地。中小学音乐报曾在“创新一课”中刊登过一堂二年级唱歌课《小红帽》,上这堂课的老师的成功就在于整节课教学是在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中进行的,设计了一个崭新的教学思路,让孩子们在故事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小红帽》这首歌曲,心情愉快,兴趣盎然。

综上所述,借助讲故事不但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掌握知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讲故事学习音乐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培养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从故事中理解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

让我们用动听的声音讲述美妙的故事,架起学习音乐的新桥梁,让学生在快乐中步入音乐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