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红旗市政园林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 株洲 412000
摘要:城市园林建设事关一个城市的外部形象,在建设和改造中必须做好景观设计和规划工作,加强坡面绿化施工技术,贯彻和落实生态文明保护和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本文将以坡面施工技术为研究重点,主要分三部分进行具体介绍,首先指出园林工程建设中进行坡面绿化施工的重要性,进而具体阐述在进行坡面绿化施工时的技术要点,最后介绍几种常见的坡面绿化施工技术。本文在研究和分析该技术时主要以多年来从事相关园林绿化施工的经验总结为基础,结合该技术的实际运用,成效明显。
关键词:园林工程建设;坡面绿化施工技术;重要意义;技术要点
现代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各种基础化设施日益完善,能够满足日益增多的物质需求,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的发展重点,它不仅会影响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会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体验感以及幸福感。园林建设作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发展中必须将绿色文明理念贯彻其中,采取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园林工程的绿化建设,从而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不断进步。以下首先是对园林工程建设中坡面绿化施工技术的重要性的简要介绍。
1.园林工程坡面绿化施工的意义
1.1提高城市生态环境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保护工程日益成为一项重点工程。因此,在城市中需要不断做好园林的绿化,促进城市的绿色和健康发展。一个城市的园林发展状况将和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互促进,在园林工程建设中需要不断进行技术的更新和优化,使城市的园林建设能够欣欣向荣,为城市营造一个良好的门面。在城市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的现实背景下,建筑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大部分建筑工程在施工建设中存在着过度重视经济效益等问题,由此造成的就是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面对这种严峻的现实,随着温室效应的表现愈发明显,在平时必须做好城市的绿化工程建设,从而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绿色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对于坡面进行绿化施工,在植物之间进行混合栽培,可以在物理条件的帮助下实现城市的绿化升级,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在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的同时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而且通过绿化植被的不断增多,也能够吸附城市空气中的灰尘,降低汽车等造成的空气污染,从而在整体上改善城市的环境状况,实现城市的创新和绿色发展。
1.2减少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
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对于土壤的加固和联结,可以使松散的土壤结合在一起,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土壤的硬度,进一步避免水土流失的发生。在园林工程建设中进行坡面绿化施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坡面的地基得到合理的保障,降低坡面中水土流失等问题的发生率。而且,在坡面进行绿化施工建设,当城市的降水比较频繁时,能够实现对于降水的有效吸收,从而改善雨天环境下城市的地表水流量等,将其控制在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范围内。
1.3节约城市资源的消耗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市化建设日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移动,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导致城市资源日益紧张,而且也造成了城市环境质量越来越差,生态化境建设始终处于相对较低的一个水平。针对城市污染严重这种现实情况,需要抓紧进行城市园林工程中的坡面绿化施工建设,通过绿化施工在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并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城市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城市资源的大量浪费导致的资源枯竭。
2.园林工程的坡面绿化施工技术要点
2.1因地制宜
在园林工程的坡面绿化施工建设中,需要结合城市的地形等特点选择合适的植被,植被的选择也要结合坡面的具体类型进行选择,其选择需要兼顾两方面,一方面植物应该满足园林绿化建设的现实需要,真正能够为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以及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水平作出重大贡献,另一方面植被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美观性,从而展现城市较好的风气和面貌。比如在岩壁类的坡面进行绿化施工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选择一些藤本类的绿色植物,而不应该选择大家常见的草本植物。
2.2实事求是
在进行城市坡面绿化施工建设中,还需要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植物的选取需要结合城市的土壤、降水、地形以及人文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根据所选择的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特点,在进行坡面绿化时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进行绿化建设,从而使整个园林建设能够呈现出多样化和丰富性的特点,与此同时通过对植物进行多方面的考量,也能够使植物在最大程度上成活,为后期进行相关的养护工作等带来方便和便捷。
3.常见的园林工程坡面绿化施工技术
3.1生态植被网技术
生态植被网技术在运用的过程中主要是使用网包作为载体,使其在综合考量的基础上选择的植物种植在网包之中,而且为了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在网包中需要配置肥力相对较好的土壤,从而提升植物在网包中的存活率,进一步为植物正常生长创造健康适宜的环境,在进行实际的坡面绿化施工中也能够更加的高效和便捷
[1]。目前情况下,大部分网包都是由多层聚合物材料组合而成,将其在坡面上进行合理的安置和处理,使其在面临强降雨等恶劣环境时,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降雨对于坡面植物生长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促进坡面植物的生长和繁殖[2]。利用这种生态植被网技术,能够有效缓解和改善传统坡面绿化施工中存在的水土流失以及植物成活率低等问题,从而在大范围内提高了城市园林施工建设的质量,为城市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完善作出了巨大贡献。
3.2辅助加固技术
辅助加固技术指的是在进行坡面绿化施工建设中,通过钢筋、水泥等加固性材料,实现对坡面地基土的加固,从而为坡面植被的生长提供一个较为安全和稳定的环境。利用辅助加固技术,对于土质疏松地区的植被生长具有重要意义[3]。坡面地区土质的质量以及稳定性等都是不确定的,有的地区土壤的强度比较硬,能够应对环境的各种变化,对于植被的健康生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有的区域内的土质比较松散,在这些地区使用辅助加固技术能够使土壤的稳定性得到增强,将有利于坡面植被的健康生长,对于区域内环境的美化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而且该项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会将土壤划分为多个不同的独立区域块,从而使那些具有水土流失等隐患的部分坡面不会对其他正常和稳定的坡面造成消极的影响,进一步保证整个园林建设效率的提高。通过将坡面按照其实际情况分成不同的区域块,从而能够做到对有问题的区域进行集中化的处理,对于没有问题的坡面也就不需要再额外投入过多的资金和力量,从而保证整个园林建设的经济成本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促进园林建设经济效益的提高。
3.3草皮铺设法
草皮铺设法指的是在实际进行正式的铺设之前需要先种植一大批草皮,之后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将已经培育好的草皮铺设到需要进行绿化施工的坡面上,从而通过草皮的铺设完成整个坡面的绿化施工工作[4]。利用这项技术,由于使用的材料在事前已经培育完毕,因此在正式的施工和绿化中能够最大化地缩短施工的时间,提高整体施工绿化效率,从而保证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草皮铺设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为坡面地区的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进一步提高坡面的稳定性。但是在运用草皮铺设这种方法的时候,需要在事前将草皮分成大小相等的草皮块,在进行实际施工的时候需要按照具体的操作流程对这些草皮块进行稳定和固定,进一步提高和改善草皮本身的土壤与地面土壤之间的粘合度,从而促进坡面绿化施工效果的进一步完善。
3.4喷射植草技术
喷射植草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需要使用专业化的喷射技术和设备,将在园林施工建设中坡面绿化所需要的土壤、植物种子以及相关材料等混合在一起,并进一步通过喷射设备喷射在所需要的坡面上,而且在喷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喷射的均匀性和全面性,确保植物幼苗以及坡面土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真正的粘合,从而在喷射中进一步提升植物幼苗的存活率,提高城市绿化的经济效益,在合理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节约成本,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5]。而且在实际的喷射过程中,喷射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喷射区域内的环境状况以及地形条件等对喷射物质的厚度等进行严格的把控,确保绿化植物能够在喷射后得到健康正常的成长,从而有效改善城市园林建设的绿化质量。对一些坡面稳定性比较差的区域,可以在正式施工之前在坡面进行锚杆的施工,之后也不要着急喷射,应该先铺设一层铁丝网,从而使整个铺设面的稳定性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之后再使用机器进行喷射,从而保障坡面绿化施工的效果。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开始注意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其影响会直接和城市的经济发展相挂钩,也会影响城市居民生活的体验感。因此在实际的城市建设中,园林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范围不断地扩大,通过进行坡面绿化施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对城市的绿色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进行实际的坡面绿化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在对施工区域的土壤、地形、水质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考量的基础上,再选择最合适和科学的绿化施工技术进行具体的操作,从而使整个施工建设中植物的存活率能够得到明显提高,而且也能够使施工区域内土壤的稳定性得到保障,这样建设施工的质量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对于绿化施工单位的经济发展也能够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坡面绿化施工,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也为人们营造了一个健康宜居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春臻.市政园林工程的坡面绿化施工技术研究[J].农家参谋,2020,(22):133.
[2]罗圣.市政园林景观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1):148-149.
[3]刘婷.市政园林工程坡面绿化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种子科技,2020,38(08):49+51.
[4]郑朝华.市政园林工程坡面绿化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07):26-27.
[5]马晓宇.园林工程的坡面绿化施工解析探究实践[J].现代园艺,2020,43(18):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