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设定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09
/ 2

教学目标设定的思考

李怀忠

准格尔旗第九中学

摘要:本文从理论确认和实践思考对教学目标的设定进行了讨论从理论上研究了以下几种关系,一是课程性质的认定与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关系;二是教学内容的确定与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关系;三是教学实践活动的设计逻辑与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关系;四是教学结果评价手段的确认与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关系。从实践层面上研究了实践操作中教学目标设定的影响因素,优化学生学情的实践研究。

近些年来,多地多校学生的成绩呈两极分化的趋势发展,且愈演愈烈。通过对教师的教案、课堂实践以及试卷中的错题情况分析发现,问题的源头在于教师在课堂设计之初,制定教学目标之时,就存在忽视一部分学生的现象,致使一部分学生,身体在课堂之中,思想却游离于教学之外。因此,切实改善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将对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有重大促进作用。

其次,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无需甄别选拔就具有入学的权利。这意味着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必然是在身体、心理、生活经验方面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而且作为法律制度的义务教育年限是九年,这使得个体差异的存在必然贯穿于义务教育的全过程中,由此可以认为,这一法律规定自身就已经明确地体现出义务教育与承认个体差异之间具有对等性。因此无视个体差异,就意味着对义务教育基本性质的违背和否定,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法律赋予学生享有平等权利,接受义务教育之权利的剥夺。由此看来,教师制定适合全体的教学目标,具有时代要求的紧迫性。

一、对基础理论的确认

(一)课程性质的认定与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关系。

概括地说,文化是人面对世界而产生的认识成果。任何课程教育的任务都是传承相关母体文化,利用人类的认识成果,发展人的认识能力,使人类个体发展成为具有社会文化的人。可见,课程教育的目标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以人的发展为形式,实现传承文化的目的的,在这里可以看出,课程教育承认人的个体差异,并且涵盖所有不同年龄的人。

从2011年以后,我国的课程理论就对课程目标有了详细的规定,可以概括表述为:各学科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知识技能的传承为平台,注重具体过程中认识方法的获得,并且在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与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关系。

首先谈一下教科书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教科书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等待被恢复生命力的躯壳。作为人类认识成果的文化,是一种前人的经验性存在,因此语言文字并非教学内容本身,以知识语言表达形式为教学目标的教学,必将走向教学的异化。

“教什么”和“用什么教”作为泰勒原理的组成部分,在近年为我们所熟知,它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教的是什么”,是从该文化实体内部对课程内容的把握,而“用什么教”则是从该文化实体外部对课程内容的把握。教师是通过展现蕴涵着信息的载体,使学生发现和理解其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作为“关系”存在的内容。尽管这一构成内容本质的“关系”存在于具体的事实或状态之中,然而能够被学生直接感知或者说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不过是承载这些关系的载体。由于作为关系性存在的教学内容是被抽象性认识的结果,因此它们并非能够直接为学生所感知。这种对于教学内容的解释方法是教材的多样化的理论依据。为制定适合全体的教学目标,铺平道路。

(三)教学实践活动的设计逻辑与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关系。

课程是通过再现文化的具体形式来实现对文化的传承。文化既是客体性存在同时也是主体性存在。就文化的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关系而言,文化是以客体方式表现着主体,是蕴涵着主体的客体。因此,不应该将文化理解为纯粹的“物”,而应该将其理解为主体得以展现自己的形式。

具体地说,将教科书教材化是课程再现文化的唯一途径。教材化的过程就是用文化的具体形式来设计课堂教学,实现主客体的统一。只有再现文化的具体形式,才能使制定的教学目标具有普遍达成可能性。

(四)教学结果评价手段的确认与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关系。

虽然统一标准的教学评价能够省时省力,但是它却给教学目标的达成带来极大不利影响。只有展现文化具体形式的评价手段才是注重个体差异的、尊重人性的、实现公平的、鼓励学生的、促进教学的评价方式。

二、教学目标设定的教研教学实践思考

(一)实践操作中教学目标设定的影响因素

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起点,结合教学内容,设定的课堂教学的终点,这个目标设定是否合适,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程度,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认知起点的了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学情分析,同时也与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有及其密切的关系。

教学内容决定了一个学段结束时要达到的最终目标,课程标准即为这个意义上的教学目标,这一目标是确定的。教师对教学内容研究越深入,越有利于设定达到最终目标的小目标,即每一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也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有影响。单纯的讲授法常常难以达到设定的目标,习惯讲授的教师经常误认为教学目标已经达到,检测结果发现并非如此。体验式教学往往有更多的生成,真正的合作交流,让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团队合作意识、责任担当意识也能得到培养。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推断分析能力,有利于对事物规律的整体把握。

对学生学情的分析,也会影响有效目标的制定,对学生认知起点评估过高,教学目标制定就会偏高,课堂教学就难以推进,会给教师和学生带来挫败感,不利于自信力的保持,不利于学生持续发展;对学生认知起点评估过低,教学目标设定偏低,对学生的挑战性不强,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课堂效率就会降低。

(二)优化学生学情的实践研究

学情分析经常遇到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学情复杂,教学目标设定困难,就有必要做好整体规划,有必要提前要求学生参加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实践类活动,增强学生对知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体验,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缩小两级差距,便于制定相对统一可行的教学目标。例如,学生对惯性概念的理解,如果缺少利用惯性抖落床单衣物上的灰层,利用惯性套紧松动了的锤头,利用惯性泼洒盆里的水的经历等等,就不利于对“惯性”概念的理解;又如,对摩擦力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如果缺少垫毛巾打开罐头瓶盖的经历,缺少自行车急刹车要用力捏闸等经历,就不利于摩擦力影响因素的掌握;再如,各类工具分别与力学中的杠杆、压强、效率等概念联系极为紧密,其中指甲刀、核桃夹、钳子、撬棒使用有助于杠杆概念的建立和迁移应用,刀具的使用有助于“压强”概念的建立,拔火罐的经历有助于“气压”概念的建立,装修房子选择较轻的容器往楼上运送沙子的经历有助于“功”的概念和“效率”概念的建立。电学最困难的部分是对电路的理解,仅仅依靠实验课上简单电路的连接对于家庭电路问题的解决远远不够,生活中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接触家庭电路。例如,连接台灯电路,观察空气开关研究跳闸问题,研究地线与用电器的连接及其作用等等,只有多接触才能深刻感悟电路,才能整体把握电路结构,更有利于解决理论上的电学问题。

总之,要求全面提升教师的认识水平,重塑教学理念,深刻把握教学内容,准确分析学生学情,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才能设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本文观点期待同行点评,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瑞士]皮亚杰 《发生认识论》商务印书馆1981-9

2.《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3月20日

3.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Shape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