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路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1
/ 2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路径探索

金安吉

浙江省温岭市大溪镇麻车屿小学

摘要: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紧紧地围绕着小学生的生活,并突出“向生活学习,利用已有生活经验,丰满当下生活,展望未来生活”的教学宗旨。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就曾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小学生思想较单纯,而孩子们对道德问题的理解也都是在实际的生存环境中产生。所以,教育只有贴近生活,才能更好地实现课改背景下的课程目标和育人目标,让德育真正走入学生心中,撒下种子。

关键词:品德素质;实践活动;道德法治;生活化教学

引言:小学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很多,道德与法治科目对于建设全面发展人才极其重要,它根本任务为立德树人。不断寻求在教学模式上的创新和重构,推动教学方式转变,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有意义价值。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实践性基本性能体现。怎样高效实施实践性教学是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思考与面对的重要课题。认知的主要渠道即实践活动,同时是认知目的。但是传统教育理念影响道德与法治课的实践性被削弱,教育效果也受到一定影响。

一、法治教育在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因为政治课程的不断变革,教材持续不断改版更新。道德法治实践活动落实中,仍然存在问题需要解决。小学生在少年阶段对于道德和法治认知是个体化的展现,此阶段是重要发展时期。伴随时间,学生不断成长发展,丰富生活阅历,社会行为能力逐渐提高。在社会生活上要面对错综复杂的环境,比如:家庭与校园,家庭与社会,校园与社会等各种环境。不仅如此作为中国公民更要会处理国家这类关系。在小学时期,培养法治观念,打造良好品德,提高法治素养,更深刻地认识遵法守法的荣辱内涵。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教学过程中法治教育实施现状

经调查发现,教学过程中的法治教育存在极大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教学资源极度缺乏;教学资源和现实世界相差太多。对于顺利开展法律教学来说,最根本的条件便是教育资源要充足。教师教育理念固化,着重讲解理论知识对“相关链接”等其他环节忽视,过于墨守成规局限于书本上知识点,对教材以外的法律知识不进行拓展,无法打开学生眼界。其次,教师教育引导的缺乏。借助培养观念,通过法律手段维护权益,增强分辨事情对错的能力,道德和法治课实践的开展,帮助他们践行法制理想,培养法制信仰,自觉捍卫法制。法制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小学生参加社会生活的重要基石,使小学生养成守法意志、培育法制理想、培养法制信念等价值导向。学生品德形成基于法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基本的法治观念是学生终身学习的任务,二者在教育模式中实践性教学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

三、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实践性教学策略

(一)加强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不能脱离日常生活进行。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课堂内容,走出片面识字的僵化框框,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生活事务,充实课堂教学内容,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课时的《我的环保小搭档》中,教师先要让学生在纸板上书写,学生对环境的损坏或环境的污染有了一个认识,给学生们以表扬。在这种背景下,学生们在迅速回顾所观测到的环境情况的同时,也对具体的自然危害有个大致的了解。在明确破坏对生态的危害之后,也引导其建立良好的环保意识。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环保用品或者不环保的用品,对学生进行提问,选取其中有利于环保的物品。此环节旨教师指导学生,把实际生活中的环境材料和课堂的环境知识进行初步联系,由教师对学生加以指导,引导学生寻找与自身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环境方法,帮助其积极把教学中的环境认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积极探究自身日常生活中可进行的环境保护方法,建立具体的环境意识。教师们通过加强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并进行生活化教育,为学生把环保科学知识渗透到自己身边生活中打下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

(二)情境模拟教学

道德与法治课作为智育课程,着重对学生思想的潜移默化培养。教学过程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有利于学生道德情感的升华。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组成分别为创造活动情景一融入活动情景一激发学生联想一超越活动情景一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模拟仲裁等法律活动,加强对法律与道德的认知。首先进行小组划分,各个小组进行仲裁工作表演,以表演的形式,演绎出学生调查研究、执行抗辩、审查实情、执行裁定等主要过程。融合记者提问的方式,向表演同学进行提问。通过模拟真实的活动场景,学生更直观感受法治社会,简化认识抽象的概念。让广大学生通过总结这次的活动得到的启发,在模拟情景中全面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认知公民不但需要更加热爱党和祖国,还需要依法积极地投身于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

(三)组织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在生活化教育中,对学生最感兴趣、教学成效最突出的就是组织生活化实践活动。所以,在学校道德和法制研究中,教师们可以按照学校教材组织好适当的课堂教学。学生们经过课外实践而形成真挚的情感,从而增强学生们对基础知识的了解,进而加深真实的情感。在课外教学实践中,学生们在课堂上掌握的所学内容也得以被检验,把教材中的理论观点化为了自身的生活体验。而这种生活体验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点的了解,还能够提升教师的素质。所以,合理组织生活化课堂实践过程,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结束语:综上所述,学校思想道德生活和法制教育对于养成小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有着重要性。所以,在实践课堂教学中,人教教师应通过对学生生活知识的实践和积累进行课堂教学,并通过整合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课堂教学情境,组织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拓展课外生活化教育实践,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制意识,促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与掌握有关专业知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敬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师,2020(30):62-63.

[2]周俊霞.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路径探索[J].求学,2020(28):19-20.

[3]张霞蕾.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的探索[J].小学时代,2020(17):89-90.

[4]章福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路径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7):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