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与污染的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6
/ 2

浅谈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与污染的控制

魏瑾

61052119920115****

摘要:城市的河道是城市水生态环境非常重要的载体,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水景观资源,对社会稳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城市中,河道的防洪排涝对人们的生活起到了保障,但随着城镇化的飞快建设速度,城市河道已经不能维持自然地生态形态,水质在逐渐的恶化,这导致城市水环境的质量在逐步下降,因此改善污染,修补生态等行动要迅速的展开。

关键词:城市水环境;水资源;综合治理;污水处理;污染控制

引言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城市河道建设,城市河道与自然河流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如果城市河道水环境污染严重,周围的生态环境势必会受到不利影响,造成生态环境失衡。城市河道是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的关键源头,对城市发展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城市水环境中污染物的特征及来源

我国城市地表水体除了受到富营养元素,如氮、磷的污染,还会受到悬浮物、难降解的有机物、农药、雾霾、汽车尾气的污染。水体中出现了愈来愈多的污染物,使得水体自净能力降低、流动性变慢,形成一个富有内在动力的密闭系统,各种物质在水体系统中被进一步转化。同时,多种污染物共存于水体中,污染物之间的污染效应会发生拮抗作用或协同作用,错综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反应增加了水环境污染的复杂性。城市水体污染物的来源非常多样,既有人为性污染和天然污染,还有内源性污染和外源性污染。其中,外源性污染指的是垃圾渗滤液、工业废水、初期雨水和生活污水等来自于水体外部的污染物,这是诱发城市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也是开展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污水处理的主要内容。内源性污染指的是底泥的物化或者生物形态发生变化时,底泥中的氮、磷特别是重金属等污染物会释放到水体造成的污染。相比之下,内源性污染物的占比要低于外源性污染物,所以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同时从修复和治理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约束人的行为,控制人为污染的排入,降低外源性污染物进入城市水环境系统;另一方面,通过建立适宜的种群结构方式来控制内源性污染物,从一定程度上降低内源污染物的释放速度。

2城市水环境存在的问题

2.1城市化建设和河流保护工作配合度低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在此种背景下,城市面积扩大带来的不仅是人口增加,还有城市污水的排放量成倍提升。虽然国民的环保意识已经基本形成,但面对日益严重的水资源污染问题,还需要更加明确的宣教和引导。尤其要注意的是城市化建设和河流保护之间需要建立更高的配合度,避免给水环境造成大范围的污染,尽可能从源头控制,降低后续治理难度。

2.2河道水资源污染严重

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水资源消耗量非常大,尤其是经济发展迅速的中大型城市,水资源严重缺乏,部分河道已经出现枯竭。我国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张,对水资源的需求和使用不断增加,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

生产用水量非常庞大,仅依靠河道水无法满足需求,同时工业用水还可能污染水源,对河道水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即使河道有再生水注入,但水资源自净能力非常有限,不利于城市正常供水。

2.3工厂污水排放超标

工业废水是城市水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企业工程生产规模都在扩大。不仅如此,废水污染的类型和水量都有了质的提升,尽管环保部门和国家政府都提出了很多管理制度,但伴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非法废水排放行为还是屡禁不止。

3城市水环境治理与污染控制措施

3.1 建设统一的水污染防治管理体系

为提升水污染防治成效,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积极建设统一的水污染防治管理体系,正确处理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利用的关系。其间要把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利用置于同等地位,方便对其展开协调管理。在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时,要贯彻环保与节约理念,保护生态环境,规避水资源浪费。建设统一的水污染防治管理体系,有助于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降低污染治理难度,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水环境质量的阶段性改善与整体改善,初步恢复水生态系统功能。为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整体优化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各级政府部门应针对区域污染企业实施严格监管,并做好长期规划,提升区域水污染防治水平。

3.2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要让整个社会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尤其是对水污染的治理,因此就需要落实《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还需要建立和健全我国水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在此过程中,就需要特别加强对工业污水的排放监督力度,一旦发现有任何违法违规的行为必须要予以严惩。而相关职能部门还有必要加强排污口污染源的监测,一旦有任何异常状况,就必须要立刻采取措施进行整改。而在北方水资源相对比较欠缺,因此还需要格外加强地下水质的保护和监测,在南方要以河流为主线,以此提高整个流域管理能力。总的来说,只有在法律体系健全的情况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才能够取得明显的成绩。

3.3 全面发挥大众的监督作用

现阶段,国内水污染防治普遍将政府与企业置于主体地位,社会大众鲜少参与,所以水污染防治并没有全面落实全民参与这一理念。因此,各地政府应借助电视、网络平台与广播等渠道,加大水污染防治宣传力度,倡导社会大众积极参与水污染防治。基层地方政府要定期面向农村居民展开水污染防治教育,令其正确使用化肥、农药等产品,减少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各地政府要完善奖励制度,对做出卓越贡献的大众给予适当表彰,从而充分激发大众参与水污染防治。

3.4加大污水治理力度执行严格排放标准

在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速的今天,加强排水系统的规划就显得愈加重要。因此作为城市规划设计者,就需要将工业污水与生活污水进行分流排放,同时还需要对现有的排水系统以及管道系统加强管理和维修;还需结合当前市政建设的最新发展规划,建立配套的污水处理厂以便于污水在经过处理后排放或者是循环使用。关于排放标准有地方标准以及国家排放标准和行业标准。但无论是工业还是生活废水在进入污水处理场时,就需要按照所在城市的处理标准,在执行排放标准时,还需要对不同的污水进行区别对待,比如有毒性会对处理的效率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3.5投入足够的资金强化水资源管理

对于水污染的治理而言,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加强管理尤为重要。我国目前在水资源利用率方面低于50%,重复利用率大约为20%,这使得水资源供需和浪费现象尤为严重,所以要提升水资源管理效果。首先,政府部门要在环境保护中提高水污染治理重视力度,增加资金的投入,同时还要明确各个污水治理单位和部门的治理责任,从而确保污水治理项目能够顺利实施。比如当前经处理后的污水在园林绿化、生产杂用水等方面得到应用,但范围很小,政府可以采用充分的资金拓宽有效技术使用领域。即处理再生水,确保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之后,将其应用在地下回灌中。

结束语

现阶段,水污染防治仍存在诸多问题,政府和企业应积极采取合理措施加以处理,努力提升水污染防治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同时,要全面发挥大众的监督作用,构建全民防治新格局,加强水污染防治。总而言之,水污染的危害呈现在多个层面,只有社会各阶层都积极参与水污染防治,才能更好、更快地遏制水污染问题,促进社会绿色、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久春, 张道清, 林忠成. 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与污染控制治理的方法浅析[J]. 生态环境与保护, 2021, 3(12):40-42.

[2]张海山. 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与污染控制治理的方法探讨[J]. 建筑技术研究, 2020.

[3]余悦聪. 浅谈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策略[J]. 明日, 2021(10):1.

[4]余郭龙.城市污水深度处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