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的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6
/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的实践探索

詹宝仙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坂面中心幼儿园 福建省三明市 365113

摘要:幼儿园教育是启蒙教育过程,通过良好的引导,对于幼儿的理解能力提升和思想精神启迪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是优秀的思想传承,具有朴素的人文理念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所以通过将传统文化贯穿于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中,有利于幼儿不断地从传统文化中领悟优秀的人文理念,并从自身的学习、成长、发展过程中,主动的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并感受其优良的特征,自觉的成为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传承者和发扬者。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幼儿园教育;实践探索

引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它既是一种文明演化的过程,也是反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复兴奋斗的活教材。幼儿园是启蒙教育阶段,在社会主义现代幼儿教育要求下,素质教育逐渐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实践,可以使得幼儿认识传统文化,从文化的入门中感悟传统文化的存在感。由于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幼儿目前在个人素养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因此通过传统文化渗透,可以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人格发展,以传统文化的感染力提高素质教育水平,使其通过提升传统认知,发展自身的人文、民族、实践等综合能力,具备更为优秀的文化可塑性和传统文化认识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传统文化之所以具有很强的感召力,是因为它汇聚了五千年文明的演变,体现了民族的独有思想,用它来启迪开智,让优秀的、经典的文化被后人继承发扬,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用传统文化优秀传承融入幼儿园教育具体实施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完整的逻辑思维和有益的现实性,正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基因图谱”,所以它呈现出来的也是非常强大的生命力,通过演习和教育得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在多元文明的冲击中,博采众长,海纳百川,形成了强大的感染力,所以也使其经过千年的历史长河,历久弥新。幼儿园教育是“奠基”的教育,渗透传统文化能使这种民族文化底蕴的基础更为厚实,也可以让幼儿从传统文化的风范中,领悟到学习的重要和中华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将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绘本、故事、寓言、游戏等教育过程中,不断与时俱进对照传统优秀文化的匹配示例,把文化精髓转化为教育情境,这样的融入更为自然,也让幼儿更能够接受。例如为了培育幼儿坚持不懈的精神,可以将“铁杵成针”这个流传至今的中华传统民间故事进行讲述,充分用故事发生在李白年少时期作为索引,这个时间点正是学前阶段,所以,让他们了解这一故事的背景,同时要求幼儿积极收集有关李白及其诗文的资料,并且让他们诵读一些耳熟能详的李白诗文,使他们对这位伟大诗人更有敬意感,从而对于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产生浓厚的兴趣,再进一步扩展到对其他文化精神的关注,这样就能从一些故事讲授的“点”,辐射到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的“面”,从而达到启迪与感悟的目的。

二、将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地融入生活实践,促进幼儿园教育实践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经了千年风雨,正是因为融入生活才显示出了不凡的魅力。通过挖掘传统文化的生活特质,并加以对接幼儿教育全过程,不但能够增强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接受程度,更能引发幼儿积极的学习热情,并对传统优秀的故事、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提升整个幼儿园教育质量,引起幼儿学传统、用传统、讲传统的自觉性,这样对于活跃幼儿园教育氛围有着很好的现实意义。因为古诗词中写景寓情的内容很多,可以更多的让幼儿诵读古诗,去感受其中的魅力所在,着重要引导小学生从古诗词中体会诗人所展现的深厚写景寓意根基,体会诗中的情怀与理想,这种寄情于山水磅礴之间的传统文字之美,将山涧、村舍、白云、红叶所构成的和谐、人与自然之美的文化张力,尽管幼儿的理解力还不足以理解古诗词的内涵,但是通过诵读,可以学习韵律、词序,增强想象力。要充分理解传统的文化是我们的“根”,现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延伸与发展,只有将古今并重,以今寓古,才能让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从小根植入幼儿的心中。通过这种借古喻今的教育培育,可以让幼儿懂得如何去欣赏传统文化不同的艺术形式,对其养成较好的艺术鉴赏与欣赏水平十分有益,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抓手,让幼儿真正认识美、欣赏美、懂得美,才能形成优秀的中华人文观。

三、用传统文化的渗透力贯穿幼儿园教育延伸教学

传统文化都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它具有的价值观也是它能够匹配每个时代最重要的特性。同时,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和事例,很多都有很高的心智价值和文学艺术性。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包含着千年而成的“中国式思维”,还承载着我国源远流长的价值观和行为操守。这是中华民族最大的财富,也是现代社会主义教育环境下,幼儿教育应该悉心了解,继承发扬的文明。由于传统文化更多的是在生活中的“现场教学”,所以除了在幼儿教学课堂中进行传统文化渗入,在课外也可以积极开展相关的文化交融。通过与幼儿园内教学保持同步,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更为深入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内涵意义。

例如中华传统节日源自于中华文化的一种图腾方式,是我国传统文化根据千年的历史演变和节气更替定义的,这种历法较西方历法早了千年,这也是传统文化精髓所在。这种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一种文明追求,是贯穿中华历史的重要精神财富,将其渗透到幼儿园教育中,不但能够提升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还能积极对接其重要的人文性特征,进一步在社会主义教育的大背景下,培育幼儿健全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民族性格,达到以文化育人的深层次教学目标。民俗艺术作品是中华文化更为普及的领域,幼儿教育可以适当的引入相关艺术资源,让幼儿从中感受到接地气的美术气氛,更为直接的体会到源于传统艺术的魅力,根据当地艺术作品形式、特点等地域特征,让他们从实际的美学实践中感悟艺术的内涵与外延。通过美术课程的感知,用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去创造属于小学生自己的现代艺术,这就使得现代美术教学融入“中国传统思维”,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更为深入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内涵意义。

结束语:让传统文化以“渗透”向“融入”发展,使它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润物细无声”,不但能够增强幼儿园教育的“文化力量”,也让幼儿耳濡目染深浸传统文化其中,为其发扬光大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丽玲,魏浩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研究,2019(11):122-124.

[2]林真真.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幼儿园的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1(32):47-48.

[3]李娟.浅析在幼儿教育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0):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