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自护能力及预后效果的影响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协同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自护能力及预后效果的影响探讨

袁沈昭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226001

摘要】目的:探究协同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自护能力及预后效果。方法:将2021年2月至2021年10月入选的68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自护能力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FEV1指标和CAT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FEV1指标高于对照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压力处理、营养膳食、运动锻炼评分分别为(23.14±1.02)分、(22.52±1.34)分、(22.65±1.74)分、(23.01±1.05)分,均高于对照组(17.96±1.52)分、(18.62±1.63)分、(18.65±1.74)分、(18.65±1.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阻肺患者采用协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自护能力,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关键词】协同护理;慢阻肺;自护能力;预后效果


慢阻肺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该病多发生在中老年群体中,病程时间长,对患者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在治疗期间通过对患者采取协同护理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预后。本研究对68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21年2月至2021年10月入选的68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60.12±1.52)岁。观察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46-71岁,平均年龄(58.96±1.5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正确饮食,并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疏导。

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方法:(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沟通,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全面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加强对患者健康知识的宣教,使其充分掌握疾病知识。对于在治疗期间存在负面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要进行心理疏导,并鼓励其亲朋好友多给予患者关心,或者邀请成功治疗案例,给予患者分享调养经验,以提高患者治疗信心,改善患者心理状态;(2)饮食护理。在饮食方面,需要考虑患者身体体质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患者营养供需。可以多使用高纤维、高蛋白类食物;(3)呼吸锻炼。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式呼吸,全身呼吸操、腹式呼吸等,以提高患者呼吸道气体交换功能;(4)疾病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确保用药合理性。并保证机械通气正常,患者呼吸通畅,指导患者合理使用疗氧吸入设备,并耐心讲解注意事项和使用方法。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自护能力评分。

1.4统计方法

用SPSS21.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

护理前,两组患者FEV1指标和CAT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FEV1指标高于对照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X±S)

组数

FEV1指标

CAT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n=34)

1.20±0.11

1.95±0.41

11.25±2.05

6.14±0.42

对照组(n=34)

1.04±0.12

1.20±0.35

11.52±2.63

9.25±1.64

T

0.852

5.263

0.831

8.263

P

0.254

0.010

0.285

0.000

2.2比较两组患者自护能力评分

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压力处理、营养膳食、运动锻炼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比较两组患者自护能力评分(X±S)

组数

例数

健康行为

压力处理

营养膳食

运动锻炼

观察组

34

23.14±1.02

22.52±1.34

22.65±1.74

23.01±1.05

对照组

34

17.96±1.52

18.62±1.63

18.65±1.74

18.65±1.04

T

8.265

7.956

7.541

8.647

P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进程加剧,空气环境污染严重,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慢阻肺疾病。尤其是中老年人,自身抵抗力比较弱,从而成为慢阻肺高发人群。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持续性咳嗽,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还可能诱发心力衰竭,甚至威胁生命安全[2]。一旦患者出现相应症状,需要及时就医。为保证治疗效果,医院还需要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协同护理是一种以责任制为基础的护理模式,强调家属配合,建立医患良好关系,满足患者需求,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通过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技能、操作技能和工作职责,使其能够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患者,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和自我护理,指导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效果。

本研究对68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FEV1指标和CAT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FEV1指标高于对照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压力处理、营养膳食、运动锻炼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针对慢阻肺患者采用协同护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预后。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协同护理中,护理人员通过全面分析患者病症,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以及饮食计划,并加强对患者进行自我护理能力教育,激发患者主观能动性,配合社会支持,实施针对性、系统性的动态管理,使就使患者能够掌握用药、疗养等吸入技巧,学会自我监测病情,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最终减缓病情发展,增强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慢阻肺患者采用协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自护能力,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卢峥. 协同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的影响[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12):1478-1479.

[2]张晓思. 协同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预后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78):136,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