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公路设计的特点和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山区公路设计的特点和方法分析

蒋春芳

成都精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

摘要:山区公路在我国路网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山区公路的景观和地形更加复杂,公路设计比平坦地形中的公路更加困难,对公路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为了保证山区道路设计质量,结合以往的经验,应根据山区道路的实际情况,探索正确的设计思路和原则。

关键词:山区公路;设计特点;方法

引言

公路建设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为了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必须全面推进山脉建设。但是山区道路建设面临着景观的复杂性和环境的破坏,使得道路设计变得更加困难。

1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重要性

山区公路建设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山区公路的预算成本及行车安全。重要的是要考虑山区道路设计的重要性,提高车辆的安全性。但是,在实践中交通和车辆速度。借鉴国外的经验,更有可能与实际地质条件不符,特别是在地理位置因地区而异的山区道路上。伴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我国交通压力加大,交通流量增加,导致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和道路设计不足,交通安全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因此,山区道路建设必须合理,道路安全必须得到改善。

2山区公路建设的特点

2.1水资源循环较快

与城市环境不同的是,山脉由于发育不良而比较丰富,进而加快了生物圈内水资源的循环。调查显示,山区的水资源储量是城市的1.5-1.9倍,导致山区温度明显升高。

2.2地质条件复杂

面临地质水文条件,特别是在地质土地分散的山区道路上。地质问题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对施工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选择线路时,必须对走廊带进行全面、综合的地面分析。当路线穿过更复杂的地质路段时,会增加道路设计和施工的复杂性,大大增加工程成本,并影响道路安全。因此,您必须在设计过程中做多条比较线路,以取代品质不佳的设计准则。对于不可逆段,需要尽可能缩短复杂的地质线路,控制工程造价,确保施工和作业的安全。

2.3作业空间时间受限

由于山区地形空间限制,部分地段地质条件不稳定,可选择的作业面少,新作业面在打通施工便道后才具备。山区桥梁桩基、梁板架设等大吨位施工机具对施工场地要求较高,现场施工条件难以满足,需要对施工方案特别考虑。由于山区地形起伏的因素,气候变化大、极端天气多。沟谷地段雨季易大面积汇水成形成山洪、泥石流等,对施工破坏极大,限制施工作业空间和时间的选择。2020年皖南山区遭遇百年一遇强降雨,导致夏季有效施工时间不足20天,强降雨形成的山洪对临建设施、机械设备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受限于作业空间、时间的限制,山区控制性工程较多,进度管控压力较大。

3山区公路设计的方法

3.1与周围环境及自然景观相协调

山区道路沿线自然景观优美、旅游资源丰富。设计可从细节入手,真正做

到与沿线景观、环境协调,加强对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

(1)线形设计:设计线形的展布因势就势,在满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不片面追求高的技术指标而大量破坏环境,寻求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的宗旨,随弯就势,将公路溶入自然之中。

(2)控制填挖规模:为减小对环境的破坏,设计在控制工程投资规模的前提下,经多次平纵优化,力求将沿线的填挖段落、填挖高度、路基土石方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并追求最合理的平衡方案。

(3)根据沿线河流水系、水利设施的实际情况,设置完善的路面径流排水系统和路基过水桥涵,尽量不影响区域水系原生态。

桥梁布设尽量适应地形,选择合适跨径,力求桥梁方案顺应地形,减小桥台圬工体积及对山体的开挖,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4)尽量采用小规模支档结构,不对人的视觉产生强烈冲击,借鉴国内外好的防护形式,体现环保、安全、舒适的设计创作。加强细部处理,做到“露、透、封、诱“相结合的处理手法,近景好的要“露”、远景好的要“透”、景色不好的通过绿化处理来“封”、景色不好又处理困难的则“诱”开视线。

(5)尽量选择没有耕地或耕地很少、并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山谷、洼地做弃土场。清表腐质土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揭除的地表草皮和腐质土应集中堆放,以备将来地表回填、恢复植被。弃土完毕后,应将堆体顶面推平,向两侧设置排水坡,然后将地表土均匀铺于其上,用于还耕或造田、造林等。同时按设计修筑两侧排水沟、绿化边坡,防止水土流失。

(6)设置必要的平面交叉,使新建公路既能促进城乡建设和经济发展,又能不给沿线群众生产和生活带来不便。

(7)施工设计中加强环保措施。

(8)重视绿化美化设计,使自然景观与公路工程达到有机的协调。

(9)对一些声环境敏感点如学校、居民区等,尽量绕避,必要时设置声屏障。对水环境敏感点段桥面径流进行收集去污处理。

3.2根据地质进行选线

为了确保山区道路的最终质量不受影响,在路线设计阶段,必须根据当地土壤质量进行适当的道路规划。道路设计过程中,土木工程师应深入探索要建设的山区,确定地质条件,并在施工基础上修订山区公路设计。地质条件是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确定山区公路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民生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山区道路设计过程中,工程师应通过避免地质上更吸引人或不稳定的区域来提高公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3引道与线形

山区公路引道作为避险车道与公路主线的连接部位,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为刹车失控的驾驶人员提供足够的反应空间与时间,以便驾驶人员能够及时做出判断,引导其驶入安全避险车道。(2)确保失控车辆前轮能够同时驶入制动坡床,否则将会导致车辆2只前轮受力不均,引起侧翻事故。(3)引道终端要与公路主线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对主线上的行车安全造成干扰。在设计山区避险车道过程中,入口尽量位于平面指标较高路段,车辆驶入避险车道的角度不宜超过5°。因为山区道路转弯路段较多,公路主线若处于左转路段,引道要设置于主线切线方向。若位于右转路段,引道要在小于10°的情况下从主线流出。

3.4横断面设计

横断面是垂直组合,其中定线上的点与定线的正面方向互垂。根据道路的用途,必须将地形表面、水质等自然条件充分纳入横断面设计,以证明造型和结构是合理的。此技术横断面设计需要识别特殊点,如果某个路段出现问题,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实现设计优化的目标。

3.5线路设计符合相关要求

估计山区公路比深海平原公路事故较多,因为山区公路因生态原因需要进行大量改造,山坡堵塞,使得车辆的另一边不再可见。为此,桥梁设计在山区公路中必须严格遵守要求,确保道路弯曲符合山区的实际情况,并设置较合理的边界标志,以确保市民在行驶中的生命安全不受影响。

3.6做好落石预防处理

在自然灾害保护的现阶段,有两个主要群体:主动和被动保护。主动防御首先是施工人员主动处理危险岩石,以避免道路的直接损坏。第一,当岩层整体完成后,可以用锚将它直接附着到更稳定的岩石上,以达到滚动岩石的效果。如果道路坡度总计位于危险岩石中,则需要使用锚网和防护网固定整个区域。如有必要,还可以使用一系列支承来增加保护网的摩擦力和坡度。如果主动防御已经使阻挡岩石变得困难,就需要被动防御。

结束语

总体而言,山区道路设计受到地形、地质、生态、规划和成本因素的影响,例如行车视距、坡度角、竖曲线等。因此,在设计路线时必须充分考虑影响和设计方面,并实施适当的视距控制、坡度控制和路线形状优化等方案,以提高道路的效率和经济性。

参考文献

[1]李波.山区公路桥梁抗震设计与抗震加固方法[J].交通世界,2019(35):144-146

[2]曹博仁.山区公路路线设计方法及注意事项[J].交通世界,2019(26):99-100

[3]杜夏菲.山区高等级公路线形设计影响因素及设计对策[J].城市建筑,2019,16(30)

[4]李继梅.山区农村公路路线设计关键技术问题处理对策研究[J].产业科技创新,2019,1(28):65-66.

[5]吴清.浅析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特点与思路[J].地产,2019(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