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县人民医院产房 河南襄城 461700
【摘要】目的:分析控制体位管理联合无痛分娩护理加速产程进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要求无痛分娩的30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150例)与实验组(150例),对照组并未进行体位指导,实验组则进行控制体位管理,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自然分娩率明显提高(P<0.05),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联合应用无痛分娩护理与控制体位管理能让自然分娩率明显提高,加速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以及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
【关键词】控制体位管理;无痛分娩护理;产程进展
分娩虽然为正常生理过程之一,然而在分娩期间,产道受到胎儿的压迫而出现剧烈疼痛,进而对产程造成直接影响[1]。临床研究发现,采用无痛分娩技术能让产妇痛苦程度明显减轻,得到了孕产妇及其家属的认可。但是也有临床研究发现,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可能会对疼痛反射造成一定抑制,进而导致宫缩减弱,宫口缓慢扩张,对分娩机制造成一定影响,增加枕后位和枕横位,产程进展受到影响,最终让剖宫产率明显增加[2]。在进行无痛分娩时是否需要进行控制体位管理管理现阶段还存在一定分歧。本研究主要分析了控制体位管理联合无痛分娩护理加速产程进展的临床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所选取的要求无痛分娩的30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均为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待产分娩。纳入标准:初产妇,单胎头位;胎儿体重估计<4.0g;骨软产道正常,无产科并发症、合并症。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150例)与实验组(150例)。对照组产妇的妊娠时间为37-41周,平均为(40.12±0.54)周;其年龄为22-34岁,平均为(28.62±1.75)岁。实验组产妇的妊娠时间为38-42周,平均为(40.32±0.45)周;其年龄为23-36岁,平均为(28.41±1.83)岁。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产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协会研究批准同意。
1.2 方法
实验组采用控制体位管理:当产妇宫口开大≤3cm时,可协助其选择站位或者坐位,在待产室进行待产时可以进行自由活动;在产妇宫口开大>3cm后,应根据胎儿卤门、腹部触诊、超声来对胎背方向进行确定。硬膜外穿刺点选择腰2-3或3-4腰椎间隙,向头侧置管,深度一般为2-3cm,注入3ml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对麻醉平面进行测试,然后将配置好的液体50ml(43ml生理盐水、2ml芬太尼、5ml2%罗哌卡因)接自控电子镇痛泵,持续给药,速率为每小时4-6ml,单次给药剂量设置为2ml,时间设置为15分钟。在成功麻醉之后,结合胎位具体情况:在枕后位时,选择胎儿脊柱同侧卧位;枕横位和枕前位时,选择胎儿脊柱对侧卧位;在宫口开全,宫缩时,协助产妇保持半卧屈腿外展式,摇高靠背大约45°。如果产妇出现不适感,则应对体位进行合理调整,适当休息。对照组并未接受控制体位管理,采用与实验组一样的麻醉方式,在宫口开全之前,产妇可自由选择舒适的体位,第二产程则协助产妇选择膀胱截石位,直到结束分娩。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分娩方式,包括剖宫产、阴道助产、自然分娩;②对产程时间进行观察记录;③对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1.0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进行2检验,计量资料以( )表示,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分娩方式观察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均明显降低(P<0.05),自然分娩率明显提高(P<0.05);如表1。
表1 分娩方式观察(n,%)
组别 | 例数 | 剖宫产 | 阴道助产 | 自然分娩 |
对 照组 | 150 | 35(23.33) | 10(6.67) | 105(70.0) |
实验组 | 150 | 13(8.67) | 2(1.33) | 135(90.0) |
X2 | | 10.9375 | 4.2535 | 17.5208 |
P | | 0.0009 | 0.0392 | 0.0001 |
2.2产程时间观察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均明显缩短(P<0.05);如表2。
表2 产程时间观察(min, )
组别 | 例数 | 第一产程 | 第二产程 | 第三产程 |
对 照组 | 115 | 635.24±48.72 | 68.55±25.76 | 7.26±2.21 |
实验组 | 137 | 365.86±31.93 | 41.73±10.64 | 7.07±2.15 |
t | | 52.6441 | 11.1125 | 0.6899 |
P | | 0.0001 | 0.0001 | 0.4909 |
2.3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发生情况观察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如表3。
表3 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发生情况观察(n,%)
组别 | 例数 | 新生儿窒息 | 产后出血 |
对 照组 | 150 | 16(10.67) | 8(5.33) |
实验组 | 150 | 6(4.0) | 1(0.67) |
X2 | | 3.9732 | 4.1237 |
P | | 0.0462 | 0.0423 |
3 讨论
控制体位管理与无痛分娩护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分娩期间在羊水浮力以及自身重力的影响下,胎儿会沿着自身纵轴旋转。胎头的内旋转会直接影响胎儿是否能够以枕前位娩出。当处于枕横位以及枕前位时,协助产妇选择胎儿脊柱对侧卧位,保证胎头在向前旋转时能以最小角度完成。当处于枕后位后,协助产妇选择胎儿脊柱同侧卧位,让胎儿前向旋转的空间更大,同时让子宫压迫减轻,让胎体旋转摩擦力能明显减少,促进胎头内旋转。产妇在第二产程时选择半卧屈腿外展式,适当抬高后背以促进分娩。当处于妊娠晚期时,女性的骨盆倾斜度一般为55°-60°,当产妇保持半卧位时,骨盆倾斜度、身体倾斜度两者相近,能让胎儿产轴、纵轴两者保持一致,促进胎头有效下降和入盆。当产力相等时,减小产道阻力,增加顺应性,让分娩速度较快。另外,半卧位满足产道生理,能让胎儿向外、向下的重力明显增加,对分娩过程整合性进行有效协调。
有临床研究发现,分娩期间选择自由体位能让产程进展明显加快,让剖宫产率明显降低,同时已在部分医院产房得到了应用[3]。然而都是针对非无痛分娩的基础上,所选取的各种体位,如侧卧位、半坐卧位、坐位、蹲位等。产程镇痛中是很难选择自由体位的,只有让局麻药物浓度降低才能让产妇行走,但是却会对镇痛效果造成一定影响。就算并未对运动神经进行阻滞,产妇实际上也很难下地行走,因为产妇常常需要开放静脉通路输液、连接生命体征监护仪、胎心宫缩监护仪等。
总之,联合应用无痛分娩护理与控制体位管理能让自然分娩率明显提高,加速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以及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刘晶,黄芝圃. 助产责任制护理结合产时体位管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2019,48(20):2572-2574.
[2]彭菁,何曦. 无痛分娩手术联合体位管理纠正胎头位置异常的护理研究[J]. 当代医学,2017,23(15):149-151.
[3]苏浪,杨迎春. 无保护会阴接生配合自由体位管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1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