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
【摘要】本案例为一位因婆媳矛盾问题引发焦虑、烦躁,对婚姻家庭失去信心的女性求助者。咨询师通过收集一般资料,与求助者共同制定咨询目标,使用合理情绪疗法,与求助者分析其不合理信念,并学习新的合理的思维方式,通过五次咨询,使求助者焦虑情绪得以缓解,重新树立起对婚姻家庭生活的信心。
【关键词】婆媳矛盾;焦虑;合理情绪疗法
1求助者一般资料:李某,女,44岁,已婚,育有二子,大儿子上初中,小儿子上幼儿园,于医院任职,为内科医生。出生于工人家庭,经济条件尚可,独女,家族无精神病史。
2主诉和个人陈述
2.1主诉:近一个月半来情绪不稳定,烦躁、焦虑,和婆婆关系紧张。
2.2个人陈述:我出生于普通工人家庭,独女,受父母宠爱,父母关系尚可。童年时期,胆子较小,喜欢安安静静地看书,是父母老师口中的乖孩子。初中高中皆寄宿,每半月回家一次,感觉比较孤单,和同学关系一般。后来考上医学院,毕业后在医院工作。丈夫是医学院的同学,婚后生了两个儿子,现在大儿子上初中,小儿子上幼儿园。丈夫因工作原因应酬较多,公公婆婆周一至周五会帮忙接送孩子,周六周日公公婆婆自由活动,或在本市自己家或回老家。我之前对公公婆婆还算不错,他们过生日买蛋糕请他们在饭店吃饭庆祝,逢年过节也是送各种礼物,不舒服就亲自带去医院看病。我怀二胎的时候,公公婆婆就不赞成,后来还是我妈妈来照顾的月子,从那时起我的心就凉了。到后来二宝大点,公公婆婆看二宝聪明伶俐,才渐渐帮我们接送,我觉得要是我二宝没那么可爱他们肯定不会来带孩子,为此我也经常和丈夫呕气。而婆婆常和公公哭诉说我在家总板着脸,说我没良心。公公不好说我,只能训自己儿子,可骂我丈夫不就是在骂给我听的吗?平常肯定没少在背后说我坏话,还有上初中的大儿子如今也不乖了,我丈夫对我还算好,但是经常在外面工作应酬,想到这些我就心烦,感觉老没意思的。现在公公婆婆有事我都不想管了。平常我和朋友联系也不多,除了上班就是回家带孩子,真的是想想就不愿意回家,看到婆婆我就不舒服,自我感觉工作效率稍微有所下降,对未来很迷茫。
3 观察和他人反映
3.1 求助者丈夫陪同其前来咨询,求助者穿着整洁得体,精神状态尚可,面容显疲惫。谈吐大方,讲话时思路清晰,自知力完整,求助的愿望强烈。
3.2 据丈夫陈述,妻子性格较内向,朋友不多,与老人说话直来直去,不能受委屈。但家庭意识强,孩子教育皆由她负责,对孩子要求严格。近一个半月容易发脾气,和婆婆关系紧张。
4 评估与诊断
4.1 评估:综合临床收集的资料,求助者情绪低落、焦虑,与家人关系紧张,主要问题是婆媳矛盾问题,主动前来咨询。心理问题是婆媳关系紧张引起的情绪困扰,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自知力也完整,内心感到痛苦,存在不合理信念,能主动寻求帮助。其人格特征相对稳定,生理功能基本正常,持续时间有一个多月,社会功能受轻度影响但不严重,也没有出现泛化现象。因此,初步认为求助者的问题为一般心理问题,属于心理咨询的范畴。
原因分析如下:①生物学因素:求助者为女性,44岁,近期的体检结果显示没有明显的躯体疾病。②社会性因素:受其成长环境影响,因较小就寄宿,缺乏安全感。现实生活的负面事件使其对自我的存在感产生了怀疑,不能很好地归因,朋友不多,社交圈子较小。③心理因素:性格偏内向,孤独敏感,争强好胜。有错误认知,缺乏解决问题的有效的行为模式,遇到问题不知如何有效地解决。
4.2 诊断:一般心理问题——婆媳矛盾引发情绪问题。
诊断依据:①由现实的生活事件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刺激,表现为焦虑,心烦等。②不良情绪持续一个多月不能自行化解。③基本能够理智地控制情绪,尚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社交,但效率有所下降。④自始至终,引发不良情绪的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1】
4.3 鉴别诊断:①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该求助者知、情、意协调一致,能主动求医,有自知力,人格相对稳定,没有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障碍。②与神经症相鉴别:求助者虽然存在焦虑、抑郁、心烦等症状,但时间仅为一个多月,未泛化,对社会功能没有造成明显的影响,生理功能基本正常,其心理冲突为常形,和道德有关,而神经症的心理冲突为变形,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③与严重心理问题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病程大于两个月,反应比较强烈,情绪反应泛化,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比较严重。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持续的时间较短,对社会功能只造成轻微影响,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5 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和诊断,经与求助者协商后确定如下咨询目标:①近期目标:减轻求助者的烦躁和焦虑的情绪,消除不合理信念,改变其认知模式,使求助者能较好地改善与家庭成员的关系。②最终目标:提升求助者心理健康水平,学会自我心理调整,完善人格,加深对家庭生活的理解,恢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6 咨询方案的制定
6.1 方法:求助者的困扰是在其对待家庭事务中,存在着不合理信念,错误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因此本案例适宜采用合理情绪疗法。
6.2 原理:合理情绪疗法(RET),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的一种心理治疗法方法,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创立,该理论核心为ABC理论。该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该事件的态度、看法和评价,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应该致力于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他认为A是外界事件;B是人们的认知;C是情绪及行为反应。【2】当人们坚持某些非理性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中时,最终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3】
7 咨询过程
7.1 建立咨询关系
第一次咨询。热情地接待求助者,对求助者无条件地接纳,做到认真倾听,使求助者放松,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通过会谈收集求助者的资料,然后进行评估和诊断。给求助者进行SAS、SDS测验和结果解析。确定求助者的主要问题所在,与其共同商定咨询目标和咨询方案。求助者SAS标准分62分,SDS标准分55分。布置作业:①建议求助者咨询结束后去医院检查一下胸闷和失眠的问题,进一步排除躯体疾病。②建议求助者写出对婆婆不满意的地方或者是说有什么事情让她觉得生气心烦的。
7.2 领悟阶段:
第二次咨询。使用参与性技术和影响性技术,继续了解求助者成长过程的详细资料,以及婚姻家庭方面的信息,进一步加深咨询关系,
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及原因进一步分析,试着引导求助者发现和认识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帮助其理解并且运用合理情绪疗法,以认识和改变不合理的信念。咨询师检查上次布置的家庭作业,向求助者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
7.3 修通阶段:
第三次咨询。检查家庭作业,确定引起求助者负性情绪的不合理信念,再次向求助者解释ABC理论以做到知识巩固。通过提问,与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辩论,让求助者逐渐放弃原有的不理性的想法,并以合理的信念进行替代。咨询师围绕求助者的争议点,通过辩论式提问,引导其主动注意到自己的情绪困扰后面隐藏的不合理信念,使其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其后求助者的思维和认知方式有了比较大的改变,初步学会了遇到问题能试着进行合理化归因。布置家庭作业:让求助者填写RET自助表,要求她对自己的理性信念和不合理信念B进行区分,改变她眼里的“必须”,对这些“必须”进行辩论和反驳D,找出合理新理念E,以期产生有效的情绪和行为。
第四次咨询。解读“黄金法则”,进一步纠正求助者的不合理的信念,使其了解自己目前的不良行为模式和情绪状态。咨询师检查求助者填写RET自助表,使求助者能灵活应用ABC理论的技巧,正确解读“黄金法则”和“非黄金法则”的概念,进一步帮助求助者深入认识到自己绝对化要求的不合理信念,认知方式和观念有了积极性改变。布置家庭作业:指导求助者进行积极的合理化想象,让她可以按照自己所希望的状态去行动并将感受记录下来。
7.4 巩固阶段:
第五次咨询。咨询师检查积极合理化想象的效果,帮助求助者改变不理性的思维方式,代之以新的合理信念。指导求助者进行简单的呼吸和肌肉放松训练,指导她在焦虑、烦燥或者激动的时候如何放松以转移注意力,以提升对负面情绪的化解能力,建议她做睡前舒缓瑜伽,可以有效改善睡眠。求助者焦虑、烦躁情绪得到更一步缓解,基本掌握应对负性情绪的放松技巧,开始有信心去应对生活事件。最后安排心SAS、SDS的复测,结束咨询。
8 咨询效果评估
8.1求助者自我评估:通过心理咨询逐渐我认识到到自己以前痛苦的感受主要还是来源于自己的非理性的认知和信念,现在我开始学会理性地思考问题,原来很多问题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样难应对,尽管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加以体会,不仅仅在于和家人的关系中,在和朋友同时的相处这些都用得上。最起码现在比过去更容易获得平和的心情,对今后的生活又充满了希望。
8.2社会功能改变:与朋友的沟通增多,愿意参加婆婆家那边的家庭活动,和公公婆婆互动增加,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融洽,工作干劲更足。
8.3丈夫的评估:妻子的心情明显好转了,也不大发脾气了,有事也会大家商量,夫妻关系得以很大改善。不开心的时候,积极尝试与人沟通解决,不像过去那样爱钻牛角尖,现在还会时不时的主动关心我爸妈。看到妻子的改变其实我很有感触,我也要做出改变,减少应酬,多陪伴家人,分担家务。
8.4心理测量结果: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45分,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41分。焦虑、烦躁症状明显减轻,达到咨询的预期目标。
8.5咨询师评估:在整个咨询的过程中,求助者表现合作,也能很好地感悟,与咨询师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通过认真完成家庭作业,进行针对不合理信念的辩论,对埃利斯的ABC理论领悟较好,能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会用领悟到的合理信念处理遇到的生活事件,同时也带动了丈夫,增强了对婚姻家庭的信心。咨询结束的时候求助者情绪明显好转,神情愉快轻松,表示感谢咨询师的帮助。预定的咨询目标基本达成。
参考文献
[1]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社,2017,307.
[2]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社,2017,33.
[3]阿尔伯特·埃利斯.无条件接纳自己[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