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龙南医院乘风院区 黑龙江大庆 163412
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性瓣膜退行性病变的超声诊断有效性,并分析声像学特征。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7月来我院治疗老年性瓣膜退行性病变的1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老年患者19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心脏瓣膜瓣环及瓣叶检查参数情况,并分析声像学特征。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心脏瓣膜瓣环参数和瓣叶参数更高,说明患者存在病变问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诊断用于老年性瓣膜退行性病变诊断效果显著,获得的血流或组织图像极其清晰、精准,能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依据,临床应用价值极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性瓣膜退行性病变;超声诊断;声像学特征
基础医疗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这也使老年人各类疾病发病率明显提高。老年性瓣膜退化性是老年人常见的病变之一,老年人极其常见,主要表现在患者正常心脏瓣膜产生变厚、变形、变硬等现象,进而出现瓣膜闭锁或狭窄。产生该病原因主要与年龄有关,随着年龄增长患者瓣膜出现异常增厚或缔结组织纤维化[1]。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容易影响患者生命安全,给予患者及时诊断是早期预防的重中之重,是提升治疗有效率的必要前提。为此,本文将以38例患者为例,探究老年性瓣膜退行性病变的超声诊断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7月来我院治疗老年性瓣膜退行性病变的1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老年患者19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0:9,年龄在61~73岁之间,平均年龄(69.86±4.68)岁;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8:11,年龄在66~76岁之间,平均年龄(70.58±4.76)岁,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发现无显著差异,且P<0.05,可以比较。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老年性瓣膜退行性病变诊断,患者心脏瓣膜、瓣环厚度均超过3mm;患者了解并自愿参与本次实验,并签署知情书;患者心功能轻度受损、心脏功能正常。
方法
利用超声诊断仪对所有患者行超声检查,探头频率设置为1~5Mhz,开始检查前,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保持正确体位,通常采用左侧卧位或仰卧位,对患者行常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左心长轴、心底短轴以及心尖五腔等切面检查,并检查患者心脏瓣膜回声,根据仪器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心脏瓣膜活动度及外观形态,测量患者心腔房情况,要求尽可能清晰、全面掌握心腔瓣膜厚度及大小,对患者左心功能及壁厚进行充分核查,并记录,再通过超声对血流情况及其他参数进行评估,为后续诊断提供依据[2]。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心脏瓣膜瓣环及瓣叶检查参数情况。心脏瓣膜瓣环:周长、投影面积以及前外侧交界和后侧交界距离。心脏瓣膜瓣叶:前叶瓣体面积、前叶从瓣根到对合线长度以及后叶从瓣根到对合线长度。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选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24.0,可用于所有数据处理,以[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代表,通过t检验,如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脏瓣膜瓣环参数
表1 两组患者心脏瓣膜瓣环参数对比(±s)
组别 | 例数 | 周长(cm) | 投影面积(cm2) | 前外侧交界和后侧交界距离(mm) |
对照组 | 19 | 10.59±1.38 | 10.86±2.41 | 30.05±5.12 |
观察组 | 19 | 14.03±5.83 | 14.21±1.68 | 38.26±2.23 |
T | | 2.50 | 4.97 | 6.40 |
P | | <0.05 | <0.05 | <0.05 |
2.2 心脏瓣膜瓣叶参数
表2 两组患者心脏瓣膜瓣叶参数对比(±s)
组别 | 例数 | 前叶瓣体面积(cm2) | 前叶从瓣根到对合线长度(mm) | 后叶从瓣根到对合线长度(mm) |
对照组 | 19 | 7.62±2.06 | 26.28±5.01 | 10.06±2.20 |
观察组 | 19 | 10.82±1.86 | 35.78±7.36 | 15.23±3.09 |
T | | 5.02 | 4.65 | 5.94 |
P | | <0.05 | <0.05 | <0.05 |
3讨论
资料显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性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发生率也会随之增加,进而造成患者心脏瓣膜呈现出增龄性变化,患者主要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重力活动限制、胸前压迫感强以及心跳过快等症状,容易表现出水肿、腹胀等现象,严重影响患者心脏血流动力学,患者瓣膜钙化灶极其容易脱落,进而造成血管、动脉等堵塞,使患者出现心绞痛、心肌缺血等病症,还有可能诱发脑血管疾病,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将有生命危险。因此,早期诊断极其重要,传统诊断方式以X线为主,随着医疗发展超声检测被广泛应用到临床诊断上,具有漏诊、误诊率低、操作便捷、无疼痛等特点,逐渐被广大群众认可和接受[3]。超声诊断主要是通过对机体的部分生理及组织结构进行数据、信息分析汇总,进而达到疾病诊断目的。
正常情况下,患者病变程度较低、无瓣膜狭窄,通过超声检测能够观察出主动脉瓣狭窄以及二尖瓣狭窄。数据显示,出现可见性疾病的原因主要是患者主动脉瓣膜出现严重受损或病变,出现钙盐沉积问题,使胶原纤维出现断裂现象,最终造成瓣膜受损严重,这也说明了超声诊断效果更好、判断更加准确,为患者治疗提供宝贵时间,为后期确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超声检测具有普遍性,适用于任意年龄段患者,能清晰分辨患者瓣膜组织及周围血管遍布情况,清晰观察到患者心脏结构,应用价值极高[4]。
综上所述,超声诊断用于老年性瓣膜退行性病变诊断效果显著,获得的血管或组织图像极其清晰、精准,能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依据,临床应用价值极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胡艳萍.老年性瓣膜退行性病变采用超声诊断的效果及临床价值评价[J].当代医学,2021,27(29):131-132.
刘艳霞.老年性瓣膜退行性病变的超声诊断效果评价[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17):80-81.
秦桂兴.超声诊断老年性瓣膜退行性病变的价值探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5):281-282.
胡安睦,熊芹.老年性瓣膜退行性病变及其超声诊断价值分析[J].保健文汇,2020,(32):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