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医院 ( 陕西 西安 710068)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静脉输液药物外渗因素,同时采取必要的预防对策。方法:总结,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之间进行治疗的22例输液发生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病例,经过总结分析了解静脉输液药物发生外渗的原因,然后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应对处理,以更好的保证患者输液达到安全性的要求。结果:全部患者中,只有1例外渗情况无效,总有效率达到97.62%。结论:在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预防中,应该从患者、护理人员两个方面出发进行应对,总结出外渗药物发生的原因,落实相关的应对措施,从而可以保障患者的输液正常进行,对于身体健康的恢复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静脉输液;药物外渗;预防与处理
在临床治疗中,静脉输液属于比较常见的治疗和预防方式,对于患者身体健康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输液中,容易发生药物外渗的情况,这也是护理环节比较普遍存在的。对于血管活性药物而言,其主要是由、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上腺素、艾斯洛尔、乌拉地尔等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患者在静脉输液时如果发生药物外渗的情况,会发生胀痛、肿胀、中度或者重度疼痛的情况,且患者外渗药物后皮肤表层会产生异常的情况,比如变硬、暗紫、局部红肿等。因为药物外渗发生后,给患者的身体、精神会产生双重刺激性反应,且患者承受较大的心理负担,这种情况之下,患者表现出强烈不满意,因此,本文重点分析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具体内容和结论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总结,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之间进行治疗的22例输液发生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病例,纳入标准:患者出现了药物外渗的情况,患者中男15例,女7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60)岁。有5例患者出现高渗透性溶液,其他17例出现输入等渗透溶液。
1.2方法
将本次研究的22例发生外渗的患者进行研究,出现药物外渗的情况后立即停止输液,拔除穿刺针头,并且对患者精神进行安抚,保持良好的沟通。对于患者药物渗透情况,使用硫酸镁溶液进行湿敷,水胶体贴敷,并且随时观察皮肤表面的情况。
对于外渗药液范围较大的情况,在外渗的2天内要把患者受累位置抬高,保证外渗的药液能够及时的回收到身体内。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外渗液情况进行了解,分为如下几种:显效:痛感完全消失,没有肿胀的情况,皮肤颜色的完成正常;有效:皮肤表面有比较不明显的紫色瘀斑,疼痛可以承受,肿胀问题发生改变;无效:组织硬化或者坏死,疼痛感、肿胀的情况比较严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2结果
在本分析中通过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之间进行治疗的22例输液发生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病例后发现,所有患者中只有1例外渗处理无效的情况出现,其他的均满足控要求,总有效率达到97.62%。
3.讨论
临床治疗中,输液是重要的治疗和预防措施,但是容易发生药物外渗的情况,一方面与护理人员存在关系,另一方面和患者存在关系。护理人员如果血管穿刺经验不足,穿刺时过浅或者过深,都会给穿刺效果造成影响。或者在同一位置连续多次输液,护理人员没有足够的知识,容易出现药物外渗的情况。以患者角度进行分析,血液微循环发生损坏,患者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情况。
对于可能发生的药物外渗情况,临床中要选择合适的预防和处理措施。预防中,首先要做好护理人员技能培训,确保一次穿刺成功。同时,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环节要选择合适的静脉,防止出现硬结、炎症、瘢痕等皮肤下针,选择合适的针头。护理人员必须掌握足够的药物知识,了解药物的用法以及特点,做好滴注速度的控制,对于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上腺素、艾斯洛尔、乌拉地尔等药物尽量使用留置针,并且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护理人员有较高的自我防范意识,应该关注危重患者静脉输液的情况,尤其是输入有刺激性药物的情况,最好先使用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道,观察5-10分钟,保证输液通道达到通畅性且没有外渗的情况才能开始继续输液。护理人员有足够的责任心,做好输液的管控。此外,护理人员对患者与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尤其是留置针的患者,必须做好防护,交代注意事项。综上所述,对于静脉输液药物外渗患者必须进行合理的处理,护理人员严格落实药物防渗的处理,采取预防应对措施,根据不同的外渗情况选择合适的应对措施,以避免药物外渗给患者造成不利影响,充分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杨晔楠.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静脉输液患者预防药物外渗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2):207-208.
[1]殷春健,周亚敏,马文燕.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5):139-140
[1]崔英爱.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原因及其预防和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3):26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