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的管理与修复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2

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的管理与修复对策

顾少平

云南智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云南省 丽江市 674100

摘要:目前,土壤环境管理工作是我国国土治理和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受到的关注也在不断提升。当前我国的土壤环境污染问题虽然比较严峻,但只要能够对土壤环境污染的危害、原因、特点等拥有全面了解,提高对土壤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视,同时根据各地区土壤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对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技术进行灵活应用,就必然能够顺利修复受污染土壤,进而使土壤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的管理与修复对策。

关键词:土壤环境污染;管理;修复

引言

尽管我国土壤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整体形势依旧不容乐观。土壤污染防治总体实施规划应具备科学性与可行性,有效防治区域土壤污染,科学制定污染防治规划,消除土壤污染隐患,避免土壤污染造成生态威胁。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应确保严格施行防治污染的总体行动规划,合理调整防治行动计划,运用全新技术手段,节约土壤污染防治资源,改善土壤生态环境。

一、土壤环境污染特征

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及延后性,土壤环境污染完全不同于空气及水体污染,因为空气以及水体污染自身具备的及时性,污染之后可以及时反映,而土壤污染具备显著区域性而且隐匿性较强,所以很难及时发现。除此之外,此类污染会聚集于一些特定性区域,这样一来污染恢复较为困难且具有显著的积累性,污染之后基本无法恢复。针对水体环境而言,在一些情况下能够在相应环境及一定时间后达到水体自净的效果,通过循环逐渐恢复,可是由于污染固体或是重金属所引发的土壤污染,是无法逆转的,污染物若是长时间在土壤环境中存在,自然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

二、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的管理与修复对策

2.1全面进行土壤生态勘查

生态环境部门需要在准确判断与了解土壤污染情况的前提下,才能达到全面阻止土壤生态恶化的目标。勘查技术人员必须要依靠勘查技术手段来确保实时掌握土壤污染状态,确定污染严重程度和污染蔓延扩散区域。在勘查土壤生态状况的过程中,勘查技术人员应对数字化勘查设施进行推广运用,充分保证数字化手段成为深入开展土壤勘查的技术保障与支撑。经过严格全面的土壤生态污染隐患勘查,对完整的区域土壤污染状况报告予以准确出具,提供土壤污染深度整治决策数据支撑。

2.2搭建完备的监测平台

土壤污染产生的原因无法明确的情况下,便要将污染根源作为切入点,基于发展情况及时调整与优化管理机构、监测机构,搭建一个完善且可靠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通过控制网络切实提升质量控制水平。通过建立专门部门,这样能够加大针对不同区域监测工作开展的力度,予以监测工作应有的重视。同时,对于存在严重受损或者是存在污染趋向的区域,也应建立监测机构,而且单个机构仅是负责某一区域,通过这样的方法能达到针对性的环境监测效果,比如在水源供应区,便应以此方式进行可靠的土壤环境监测工作。

2.3做好土壤修复和污染预防工作

当土壤受到污染后,很多污染物会残留到土壤中,部分污染物还会通过大气环境和地下径流大范围传播。当前我国还有220万hm2受污染的土壤未得到治理,如贵州铜仁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但汞矿历史遗留问题较为突出。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我国把治理土壤环境污染问题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治理工作开展中,要将预防措施和修复措施放在同等位置,以往我国土壤污染治理倾向于快速修复,普遍使用异位修复技术,不过治理不够彻底。要想提升土壤修复成效,要积极推广原位修复技术,减少二次污染。

2.4土壤环境污染修复措施

(1)生物修复

生物修复是利用动植物、微生物对污染物吸收或降解,修复土壤环境。生物修复是一种无害化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动物修复、植物修复及微生物修复。生物修复可利用蚯蚓及部分鼠类降解和吸收土壤有害物质,改善受到轻微污染的土壤环境;植物修复是利用野生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如蕨类植物可以吸收土壤中的金属铬,香蒲植物可以吸收土壤中的铅和锌,在矿区土壤污染及工业废水污染土壤中使用植物修复措施效果明显。生物防治土壤生态污染措施是依靠有益生物来控制土壤元素比例,达到全面改善土壤深部生态状况的效果。技术人员可以将蚯蚓投放于土壤深部,利用蚯蚓生物来维持土壤深部各种元素的平衡。此外,释放益鸟来控制农作物害虫也是生物防控手段。技术人员可将绿色植物与花卉广泛种植于重金属浓度较高的土壤区域,依靠种植有益植物来修复土壤。

(2)物理修复

物理修复措施通过物理学原理及相关工程技术清除、转化土壤中污染物质的一类技术手段,目前在土壤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中同样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例如,对无机污染物含量较高的小范围受污染土壤,可采用物理分离修复技术,借助各种专业分离设备将无机污染物从土壤、沉积物中分离出来,使其能够恢复其原有的正常功能,同时根据所应用物理学原理的不同,有关分离设备主要可分为磁分离设备、离心分离设备、沉淀分离设备、浮选分离设备等多种类型。而对于受高挥发性化学污染较为严重的土壤,则可以采用蒸汽浸提修复技术,通过真空泵产生的负压来驱使空气流过土壤空隙,同时提升土壤缝隙的蒸气压,之后再将污染物转化为蒸汽形式,将带有污染物的蒸汽从土壤中顺利排出。根据具体操作方法的不同,还可具体分为原位土壤蒸汽浸提、异位土壤蒸汽浸提、多相浸提等几种具体技术方法。

(3)农业修复

农业修复措施主要通过农业手段降低土壤中污染物含量,改善土壤环境。通常用于农业种植后受到破坏的土壤,可以合理施加有机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吸收土壤中的农药和重金属,促进重金属沉淀转化,还可以提升酶的活性,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研究发现,在水稻抽穗期至成熟期控制水分能够降低重金属含量,再如块根类、叶类蔬菜种植过程中选择抗性强大品种也可以吸收土壤金属物质,而果树和瓜果类蔬菜在重金属污染后的土壤中种植可以减少重金属含量,确保经蔬菜摄入铅、镉、汞、砷的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4)化学修复

化学修复就是将将土壤改良剂与污染抑制剂融入受损土壤,经过化学防治与修复的全面处理,受损土壤可全面恢复生态平衡状况,充分保证土壤修复成效得到优化与提高。依靠化学防治手段能够有效缩短土壤污染整治时间,控制土壤修复处理成本,但在长期运用化学修复处理措施的情况下,土壤元素失衡的潜在生态安全风险会逐步增大。技术人员目前重点针对毒害风险程度较低的土壤化学修复剂展开研究探索,发现包含天然植物成分的烟碱与除虫菊酯具有更小的药物残留特征,还能达到更好的土壤修复技术效益。

结束语

土壤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人类进行各种社会生产活动的基础前提,同时也是影响区域生态安全与国家环境安全的关键要素。土壤环境污染在一定程度上能加剧我国的土地资源紧张状况,因为中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所以土壤问题始终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为了实现土壤生态平衡,尽快恢复土壤条件,最根本的举措是预防土壤污染,准确识别判断土壤污染隐患。

参考文献:

[1]徐慧敏,张志旭,吕玉新.新乡市农田土壤环境污染修复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1,(14):30-31.

[2]朱大庆.关于土壤环境污染原因和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36(4):127-129.

[3]嵇华.土壤环境污染监测技术的应用发展现状[J].化工管理,2021,(15):165-166.

[4]张艳丽.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及土壤生态保护措施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1,39(4):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