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省扬州市 225000
摘要: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历史先贤和劳动人民通过一代代努力和实践给我们留下了传统文化这么一大笔宝贵财富,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既是当今时代的问题,也是广大思政教育者应当担当的责任。本文基于对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为立足点,探讨当今时代如何依据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来创新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两者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的途径。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习近平传统文化观;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和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得以保持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根本所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文化自信的概念,将其列为“四个自信”之一,深刻回答了这一时代的问题。文化的传承,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将深深影响着我们当代的思政教育,同时实现当代中华传统文化的再创造。
当今正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文化激荡对碰,高校思政课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步步为营拓展高校思政教育阵地,同时以此为棋局,布局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源远流长,起源于“三皇五帝”,从中原地区发展并不断交流、融合周边其他民族的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多元一体的文明形态。中华传统文化贯穿历史长河五千载,灿烂若星河,广博如大海,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繁杂而浩瀚,故而新时代该如何看待中华传统文化就成了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
学界关于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对传统文化全盘接受,信奉董仲舒的“天不变道亦不变”,无视社会发展的过程,全然不去接受现代文明的一切,沦为顽固派;第二类,对传统文化的优与劣不明不辨,将传统文化全面否定、一棍子打死,认为其在当代社会不应有立身之所,这种极端态度走向的是历史和文化的虚无主义;第三类,对传统文化既不“守旧”也不“盲从”,着力于立足当代发挥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能量。而对于第三类又有多种讨论,我将简选其中三种加以说明。
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论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正式地提出了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要批判的继承学说,要学会区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要以人民性为标准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全然的接受,批判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1945年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又重申了这一观点,对于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应该批判地继承,这样有利于促进中国新文化的产生。
“批判的继承”观点用科学的辩证法来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既区分了“精华”与“糟粕”的部分,又能在此基础上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良部分,以此来促成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产生。
中华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论
20世纪30年代,张岱年教授初步提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论,随后在1987年发表了《综合、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一文中正式提出了“文化综合创新论”。
“文化综合创新论”主张一方面要总结中华传统文化,同时探究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深刻反思存在的优点和缺点;另一方面具体研究和分析西方文化的优点和缺点。最后依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将二者的优点综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创新出一种社会主义的新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论超越了近代以来的全盘西化、儒学复兴等文化偏颇论,坚持了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主体性,以科学、辩证、开放的态度去认识中西文化,综合中西文化的优点和长处,创造出属于社会主义的新文化。
新时代中华传统文化的“双创”方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就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如何处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关系,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文化观,基于近代以来对中华传统文化建设的学术讨论,也基于习近平总书记自身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个人情感和礼敬,提出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双创”方针。
“双创”方针就是立足于当代文明、当代社会的时代条件下提出的如何正确看待、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的、理性的回答。“双创”方针超越了近代以来或是顽固守旧的“顽固派”、或是全盘否定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文化虚无主义等种种主张和学说,它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中华传统文化,立足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礼敬和尊重,坚持古为今用、“新陈代谢”,对中华传统文化既不一概否定也不全盘接受,而是结合当今时代特点和具体实践要求,选择性地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并在此基础上重拾文化自尊、增强文化自信、弘扬文化自强。“双创”方针成为了当代科学、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
[1]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课,是当今时代和思政课自身发展的需要,如果思政教育战线可以视为弘扬和发展的主要渠道,思政教师就是疏通主渠道的人,通过习近平“双创”理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巧妙融合进思政教育教学中就成了疏通该主渠道的方法和途径。
那么为什么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呢?这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首先要弄明白的问题,也是解决好其他问题的前提。
思政课老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4年正值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勉励广大师生争做“四有”好老师的讲话,何谓“四有”呢?就是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老师的提出为新时代思政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中华传统文化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以帮助当代高校教师树立起自己的道德观和职业操守,习近平在中央党校80周年校庆上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同时,思政课老师也在学习和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巩固和加强自身的“四有”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增强了当代高校思政课老师的队伍建设。
“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和有仁爱之心可以视为对“德”的要求,有扎实学识则是对“才”的要求,“四有”好老师的提出就是需要当代思政教师能“德才兼备”。孔子论语中说讲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与当代教师的“四有”标准不谋而合。在德方面要能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即中华传统美德为镜、为尺,明镜高悬、以德为尺,只有自身具备高尚的德行,才能以德服人,让学生敬重。在才方面要能实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变则通,通则久”,要能将一桶水化为涓涓泉眼,“教之本在师”,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丰富的学识和不断更新的知识源泉,“诲人不倦”才不会变成“毁”人不倦,才能真正让学生信服。
大学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发出了不负伟大时代的号召,“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3]当今时代经济快速发展,网络信息日新月异,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广大青年学生带了很多错误的思想观念,导致部分青年错将极端个人主义当作英雄主义,将“躺平”主义当人生智慧,将西方文化当作个人崇拜,漠视甚至敌对中华传统文化,将泱泱中华五千年的智慧视为刻板、过时的冰冷文字,用历史虚无主义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灿烂历史。
那么何谓新时代青年该成为的真英雄呢?当为《三国演义》中“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那般有远大理想、有过硬本领,当为陆游诗中“送君远戍交河北,男儿自以身许国”那般爱国报国,当为姚勉所说“狂澜倒,独中流砥柱,屹立崔嵬”那般敢于担当时代大任,当为毛泽东所写“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那般勇于砥砺奋斗,当为李白所憧憬的少年行中“男儿百年且荣身,何须徇节甘风尘”那般有自己的高尚品德。青年学生应该积极学习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化之为盾去守护好自己的认知和人生追求,做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真英雄。
思政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4]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已经不能仅靠传统、固有的模式来进行教育,思政课建设的创新势在必行,过去传统高校思政课缺乏教师的小课堂结合社会大课堂的实践性,缺乏因地制宜的多样性,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极大地丰富思政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弥补传统思政课的不足之处,达成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
中华传统文化是由中国人民绵延几千年所铸就、传承下来的,它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深深刻在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化在每个中国人的家庭中,故而中华传统文化具备有更多的优势来拓展和创新传统思政课。第一,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广博而深厚的家庭基础,它可以帮助思政课堂真正融入到每个家庭的教育之中,相比传统思政教育,传统文化更受父母长辈的接纳和认知,将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后融入高校思政课堂,有利于推动思政课理论走向家庭实践、社会实践。第二,中华传统文化丰富绚烂,各省各地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色文化,传统思政课只知统一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和教学管理,却不知结合当地学生的特点和喜好有效创新,不能有效提高亲和力和针对性,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将有利于推动各地思政课进行地方特色性创新,用丰富多彩的多样性思政教育方式给学生深刻的教学体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具体路径
“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思政课要进行创新,就需要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将其中的优秀成分从理论和实践两部分融入到传统思政课的教学中,这既是具体的、实际的操作过程,又是解决融入问题的最终目的。
优秀传统文化理论的融入路径
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育,思政课老师是否能教善教乐教是关键。首先,学校应带领思政课老师系统学习和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系列思想,领悟为什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培养思政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其次,组织思政课老师学习和研读经典文化著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滋养教师们的师德和传统文化素养。中华优秀传统典籍浩瀚若星海,不可能要求思政教师一一研读,而应先选取其中最具代表和集大成的经典进行研读,比如儒家《论语》、道家《老子》,继而再研习其它经典。具体研读上可采取集体研读和个人研读两种形式,集体研读可采专家座谈、学习心得交流会等形式,促进传统文化素养共同进步;而个人研读则应定计划、有安排的进行,订立读书计划并安排阅读时间,在学院的支持和督促下实现个人传统文化素养提升。
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是国人更耳熟能详和易于接受的修辞方法和语言习惯,其绵延千年,具有独一无二的旺盛活力,如果要促使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就必须对其具备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段、内涵语境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美诗词、名言警句、谚语等巧妙引用融入日常思政课教学中,实现教学语言艺术性,习近平总书记就多次在讲话中引经据典,巧妙引用传统文化语言,达到艺术性和理论性相统一。二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创新,要做到古为今用,在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基础上,结合当今时代和中国实际,讲中国智慧、中国故事,构建“中马”合璧、知行合一、古今贯通的思政话语体系。三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进行转化,形式要服务于内容,形式转化也必须以内容的要求为导向,只有形式与内容相统一才是唯一正确途径。四是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语境构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内容从其原本语境中剥离出来,脱离人们对其的传统认知,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马克思主义化,赋予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社会相协调的语境。
优秀传统文化实践的融入路径
第一,结合地方特色,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马克思主义环境观认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环境中,受所处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通过结合地方特色,开展地方性特色节日活动、当地历史英雄人物故事诵读以及地方优秀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学的同时,也更能贴合当地实际,做到形式上的创新,也更能让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
第二,建立地方性思政课实践基地。根据地方特点,结合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思想教学实践基地,利用地方教育资源深入开展当地特色传统文化实践教学,引导大学生将思政小课堂结合社会实践、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以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来引领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不仅能在思政课堂上将优秀传统文化理论“引进来”,更能在社会实践中“走出去”。
第三,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中的实践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它是中华人民在五千年中经过实践所总结出来的,应充分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备得更易于家庭接受的优势,搭建出高校思政课堂和家庭家风教育良性互动的循环促进模式,推动开展在家行传统美德,在校讲家庭实践成果的分享会,让优秀传统文化搭建起高校思政课堂和家庭教育的桥梁。
参考文献: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陈俊秀. 现当代关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方法论探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05):129-13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习近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李学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策略与路径探索[J].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19,21(03):110-114.
孙慧明.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三重逻辑[J]. 河南农业,2020,(15):23-26.
张新杰,刘笑菊.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2):65-66.
作者简介:刘俊威(1996-),男,汉,江苏泰兴人,在读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省扬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