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施工处理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9
/ 2

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施工处理技术

任鹤

15210519920206****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是是建设工程的基础性工作,只有通过准确勘察才能够为制定施工方案提供准确的参数。而施工处理技术的运用必须考虑众多地质因素。因此,强化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正确应用施工处理技,对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岩土工程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岩土勘察;施工处理技术;地基处理

1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任务

任何建筑物具备的形状特征以及建筑物构造时的型式,都有独特一面。建筑物的尺寸、预计埋置的深度等不尽相同,因此建筑工程地基勘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地基的勘察反馈资料获得不良地质现象的原因,不良地质的存在类型分布的范围,以及不良地质的危害程度等,提出整治的具体措施,获取标明坐标和地形的建筑物的平面构图。

地震多发区域的土地的类型,应该对整个建筑场地的类别详细划分等级。对于抗震设防的烈度要求高于七度的时候,对饱和的地震液化要测定和计算出液化的指数,以便完成建筑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的整体评价工作,及划分土地的类型进行地震效应评价。

做好地下水埋藏状况的查明工作。若建筑基坑的降水设计没有完全的查明水位变化的时候,必须从地基的勘察工作人手,对环境水和土鉴定得出地下水对建筑材料尤其建筑所用金属材料的腐蚀性,掌握整个建筑物地下水的类型、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地下水的动态以及化学成分等情况,最后做出具体的整治措施。

2有效的岩土勘察方式

设计沟通的必要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的具体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勘察单位应该广泛收集附有坐标与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以及建筑物的规模、特点和用途等详细信息。但是,目前很多经营人员和技术人员对此都缺乏一定的重视,进而导致勘察项目和后期施工不能顺利进行。因此,在勘察前期必须要设计沟通的主要意义。又因为设计者是勘察结果的直接操作者,在工程施工前期的勘察工作中,设计者应该充分的了解设计意图,清楚待建建筑的工程特点。

严格划分勘察等级,合理投入资金在进行勘察工作之前,有必要明确勘察等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以及建筑物的安全等级等内容。这些内容的设置直接影响到勘察工作的后期顺利进行。因此,只有在充分了解了这些信息后,才能够实现经济、安全的施工。并可以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建筑运营的资金投入比例,提高经济效益。

3岩土勘察的工作量和内容

3.1准备工作

一支优秀的勘察队伍在勘察之间必定会做好充足的准备,这些准备内容主要包括:勘察设备的准备(检查和维护)、勘察工作计划的定制、勘察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勘察经费预算、技术人员的配制等。在勘察工作开始前,做到尽可能详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后期工作的顺利进行。

3.2钻孔的间距和深度

钻孔间距:在实际的施工中,通常根据现场的实际来确定钻孔间距,而不是按照建筑物的安全等级来确定钻孔间距。钻孔深度:钻孔深度要能够承受主要的受力层。当采用筏基和桩基时,勘探孔的深度就需要大于压缩层的下限。在施工中导致勘探深度的大小变化的原因包括:桩基的长短情况、压缩层和基础的埋藏的深度大小。在现实中,可根据压缩层深度随荷载变化计算或选择基础宽度。

3.3勘探和取样

勘探取样主要目的是了解岩土性质。采用勘探工程取样原位测试和监控,包括坑探、物探和钻探等方法。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由于直接勘探能快速检测出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和岩土特性。因此,通常采用直接勘探。直接勘探的方法包括钻并、点蚀和勘探项目等,工作原理主要是根据不同类型的阶层和侦察需求选取相应的钻井措施。其中最为广泛使用的是钻探。

3.4原位测试和实验室试验

原位测试和实验室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为工程建筑施工提供更加精准的技术资料和参数。原位测试可以客观的分析出岩土的性质。而室内试验的优点是容易控制测试条件,其主要的缺点是难以控制应力途径。

3.5编录工作

钻探编录则是工程勘察质量保证的基础。尤其是在野外进行工程勘察过程中,更加应该重视编录工作中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野外编录工作中首先应该注意的是岩土分层的关键点。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岩土的颜色可以很好的反应岩土的性质。例如,通过颜色可以判定沉积环境,浅色的如褐黄色,黄褐色,是氧化环境形成的,而深色的,如灰色,黑色等,是有水覆盖情况的还原环境下形成的。岩性是野外编录分层的重要依据,因此,在野外编录工作中,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编录总结,尽量将获得的资料细化。

4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4.1不确定性岩土的性质

随着施工过程中,岩土性质的变化不是人为能够全面了解的,因此,这造成了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不确定性特点。具体原因主要是:①岩土工程施工前期勘察和报告的数据寥寥无几,部分的数据不能反映场地的性能参数具体的概括;②施工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岩土所处的环境条件,引发某些岩土性能的改变;③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导致性能改变的岩土又会反馈到环境中去,造成施工环境在局部的改变,甚至会严重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

4.2区域性部分岩土性质及性能参数

与所在场地的地理环境有关,会随着所处区域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上的改变。由此可见不同区域的岩土其工程设计参数、抗剪强度标准和压缩性标准、工程处理目的以及施工的方法都会存在差异。因此,不同区域岩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会发生变化。

4.3隐蔽性岩土工程其施工是在岩土中实施的,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如桩基、地基处理、锚杆以及地下连接墙等的施工。另外,施工后的工程运行环境也具有隐蔽性,这种隐蔽性往往造成了工程中的问题不易被察觉,即便察觉后也比较难修复,而且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范围来考证。对于这种情况,只能在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成后进行各种专项检测,以保证工程中的问题能及时被发现,便于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5岩土工程施工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

5.1地基处理技术

(1)我国在基地处理方面的某些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在一定范围内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如:地基处理中的真空预压法,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2)还研发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地基处理技术,例如:钢渣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二灰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以及渣上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等,这些技术在部分区域已经成为地基处理中的主要方式。随着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工程成本,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污染并改善了环境,而且经分析处理效果达到预期,国内地基处理技术的地基桩土应力比值显得更为合理效果。

(3)钢筋混凝土为基础的梳桩复合地基技术是介于复合地基和桩基之间的一种新型的地基形式,成功解决了建筑物沉降问题。这种地基它使桩和岩土一起来承受来自上部的结构载荷,从而可充分发挥桩间上的承载作用。

5.2边坡加固技术

(1)上世纪80年代以后,岩土锚固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特别在深基坑支护以及边坡稳定等电力、水利一系列重大工程中得到广泛运用。尤其,这项技术中的机具、设备以及材料都由我国自主生产,自行研发。

(2)软土锚固技术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也就是软土基坑周边岩土位移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的总结,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软土中预应力值变化和锚杆蠕变变形之间的作用规律,二次灌浆技术的应用使得软土中锚杆的承载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5.3基础工程技术

(1)施工时应用了沉管灌注桩技术,该技术造价低兼,得到了广泛好评。

(2)静压以及预钻孔技术宜用其他桩型的场合以及场地宽阔或城市近郊的工程中,得到了大量应用,提升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质量尤其性能稳定可靠,对环境无明显破坏作用。

(3)后压浆桩技术的开发,桩基的承载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改善了桩周土性以及桩端土性,并明显控制桩基的沉降量。

6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岩土勘察任务、施工技术特点、施工处理技术等方面,对岩土施工中应综合考虑各项因素进行论述。作为岩土勘察工作者应当抓住机遇,积累经验,不断创新,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黄芳.城市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J].才智,2019,22:225.

[2]何民华.浅谈城市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J].科技信息,2021,05:322+337.

[3]葛振宽.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8,06: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