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省济源市 459000
摘要: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强调全方位育人。医学教育培养的对象都是为未来从事医务的工作者,对其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可以实现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思想建设,培养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助力责任意识、社会意识的成长。
关键词:课程思政;医学教育;实践探析;
前言:课程思政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1]。结合医学教育实际,医学教育开展课程思政需要进一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坚持全方位育人思路,强化课程思政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医学教育中课程思政的现状分析
1.医学教育课程思政定位模糊
医学教育课程思政定位模糊是影响课程思政实施的主要因素。医学教育积极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的要求且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但在课程定位上很多教师包括一些学生认为课程思政应归属于德育课,以理论讲解等为主,因此在实践过程总很多医学教育中都采用开设时事政治讲座、组织带有政治内容的活动的方式来代替思政教育工作,虽然以上活动具有明显的思政教育特征但缺乏与医学教育相关,导致课程思政独立于医学教育,无法与医学教育有效结合在一起[2]。此外在思政教育中,课程思政教育虽然也会融入一些医学教育内容,如会播放一些医学生参加抗疫的视频资料,强调责任与担当但基本都是以理论为主,缺乏延展性,导致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2.医学教育课程思政教学单一
医学教育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单一也影响了课程思政实施的效果。当前课程思政的教学通常会局限在医学教育的理论课,这种教学的思路来源于常规教学汇总对课程思政的定位,在此背景下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方面较为单一且比较古板,一方面在课程思政教育中,教师的教学以理论为主,甚至有的教师单纯讲解课程思政的理论内容,无法实现与医学教育的结果而且以理论讲解为主的方式也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情绪,不利于学生课程思政的有效落实[3];另一方面在课程思政教育中,医学课程教育的方式方法也较为单一,主要表现为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习惯性将自身处于主导地位,主导课程思政教育课堂,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课程思政的内容,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程度比较低,无法有效实现课程思政教育效果。
3.医学教育课程思政协同不足
医学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各门医学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还处于各自为政的情况没有形成合力,在协同度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一方面是在医学教育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教师对于思政教育的落实进程、落实积极性的关注度并不高,在实践的过程中对于思政教育的内容没有协调意识,导致在同一内容在不同门类的医学教育课程中反复使用,容易引发学生的视觉疲劳导致课程思政教育质量下降[4];另一方面是在医学教育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教师对于协同思政教育的意识不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无法结合专业课进行有效的建设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于如何落实思政教育、思政教育推动方式等都存在不同的见解,导致思政课堂教学落实进展不一。
课程思政在医学教育中的实践
1.深挖教材德育元素,做好德育教育渗透
课程思政在医学教育的实践首先要解决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积极从现有的教材、从医学教育角度出发进行德育素材的整理,通过素材挖掘实现课程思政与医学教育有效结合。深挖教材德育元素需要对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从德育角度找到理论论述、医药事业发展、医药实践中的德育元素等,通过全方位的搜集将医学教育中的德育元素进行有效整合,为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基础资料支持。
挖掘教材德育元素对医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结合具体学科来看,在德育教育挖掘中不同学科的德育内容有所不同,如在医学导论阶段,医学教育以理论讲解为主,德育教育元素要积极围绕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围绕医学提出的各种倡议为主,如党十九大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等,通过重大理念、思想的分析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让医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使命感;其次在医学伦理学课程等教学中要做好相关的解析工作,从伦理角度进行介绍并让医学生认识到以人为本的真正含义,如每一次医院开展的治理、护理方案时都会征询患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协会的批准,二者要同时存在而不是只需要患者同意即可,通过具体案例讲解的方式让医学生认识到应尊重患者、敬畏生命的思想意识的重要性[5];最后在实践的过程中挖掘德育元素要回应学生的疑问和需求,如在临床实践中学生会遇到护患矛盾、医患矛盾,会涉及到中西医结合病症等一系列的实践问题,这些内容都需要教师在课程指导中渗透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从德育出发帮助医学生学会处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从德育教育角度出发去看待问题,以此实现医学专业教育与思政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2.提升教师德育思想,加强德育教育力量
课程思政在医学教育中的落实应提升教师德育思想,通过德育教育渗透的方式加强德育教育力量,强化德育教育指导工作,实现德育教育有效提升。教师是开展和推动德育教育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力于从教学实践角度出发进行课程思政教育,不断加强德育教育力量,推动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落实。
医学教育中课程思政教育需要加强教师的认识,通过教师德育思想的提升推动整个德育教育的落实。加强德育教育力量应做好教学方法的创新,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些地方的医学院学生充当志愿者深入到一线进行核算采样,甚至部分优秀医学生直接参与到了一线的患者救治当中,这些都可以作为典型德育教育案例在课堂上进行宣讲,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预设讨论的时间,如鼓励学生自由结组,利用5-10分钟的时间讨论视频中的内容,并回答教师的预设问题“如果是你,你有勇气参与到抗疫一线吗?”、“如果现在我们需要到一线参与救治,包括核酸采样,你会怎么给家里人解释呢?”通过视频+问题引导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对自己是否会参与抗疫活动进行深刻的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渐坚定自身作为医学生的职业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创新教学方法需要教师从思想上认同德育教育并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渗透,充分利用典型案例分析并结合医疗工作实际,利用启发式的教学为以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医学生扣好医学道路上的第一颗纽扣。
3.整合德育教育资源,形成德育教育合力
课程思政在医学教育应用过程中整合教育资料,形成德育教育合力是提升德育教育的重要保障。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医学教育各门类学科应统筹安排课程思政的进程,在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侧重思政教育的不同点开展针对性的思政教育,确保思政教育与学科教育相吻合的同时始终让学生参与到德育教育之中,体现德育教育合力的优势[6]。
整合德育教育资源形成德育教育合力需要结合医学教育的不同专业、不同需求进行指导,如医学专业类的课程面向中高年级学生开展,分为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两大板块,根据两个板块的定位不同德育教育要有不同侧重点,基础医学课程的德育教育应以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为主开展德育教育,在课程指导过程中教师德育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基础医学课程的重要性,通过基础课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逐步培养精益求精的精神,刻苦钻研的精神,通过基础课程夯实学生的医学理论基础;在临床医学课程阶段,课程思政教育则应侧重以人为本、敬畏生命、团结合作为主。临床医学学生开始接触病人、患者家属,在临床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包括患者病症如何处理,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患者及其家属如何沟通,如何用恰当的方式处理医患、护患矛盾等,这些都是课程德育教育的重点,通过课程教育的方式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思想意识,从而在临床医学中更好的适应自己的工作。总之基础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等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的整合要做好统一的规划,在德育过程中通过侧重点的设计实现德育教育的层次性并形成德育教育合力,共同助力学生德育成长。
4.开展德育教育实践,提升德育教育质量
开展德育教育实践是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实践工作,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践行课程思政的内容并在实践中感受思政的内容,让实践逐渐成为以学生接受课程思政的渠道,实现有效德育教育的目标。
开展德育教育实践必须要强调医学教育的专业性,发挥医学教育的学科优势、如在护士节的节日中,其他专业的德育通常是以作品、作文为主开展德育教育而医学教育相关专业的学生则需要以护士节为契机,开展德育实践工作,具体实践内容包括走进社区宣讲慢性病的家庭护理方案、走进小学讲解爱眼的重要性,走进校园开展公共安全卫生讲解,每一个实践活动既体现出了医学的专业性又丰富了学生的德育体现,如走进社区宣讲慢性病的家庭护理、社区以老年人群居多,老年人普遍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这种疾病长期困扰着老年人的生活,通过组织医学生到社区开展实践工作可以让医学生发挥自身的医学专业特长,向老年人群体介绍家庭护理的方案,包括饮食护理方案、用药护理方案等内容,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在教师和社区医生的辅导下为老年人提供医药的帮助,实现对一些疾病的治疗。在社区工作中医学生将自己的所学应用到了实践当中同时也收获到了来自老年人的赞誉和支持、理解,从而提升了医学生的责任感。活动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进行思想上的提升,将德育教育与社区家庭护理实践工作相结合,让学生进入职业角色的同时认识到自身职业的定位、目标,实现有效德育教育的目标。
总结
课程思政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体现,深刻指出了思政在课程教育的重要性。医学教育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的价值并从医学教育实践角度出发对思政教育进行思考,分析当前医学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具体表现,根据医学教育需要积极落实思政教育工作,从德育元素挖掘、教育资源整合与教育实践等角度进行合理的渗透,让课程思政真正在学生群体中产生积极作用,培养以学生以人为本的思想意识,树立起高尚的职业道德,将自身职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
参考文献
李砚超,孙上,范彦芳.“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评《医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录》[J].中国油脂,2022,47(03):162.
谷仕艳,何作顺,王磊.课程思政视域下PBL+Seminar教学法在社会医学课程中的应用及反思[J].现代预防医学,2022,49(05):956-960.
任晓旭,隋娜娜,纪慧,林岩.竞赛驱动下医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2,14(04):9-13.
季庆辉,薛宇,么荣荣,骆鹏,乔晓峰.课程思政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三全协同培育医学生“立德”和“携仁”实践研究[J].经济师,2022(02):178-180.
红霞,苏韫,刘永琦,李佳蔚,薛娜.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在医学基础课中的构建与评价——以“医学微生物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2(04):164-167.
容芝兰.基于互联网的高职医学课程融合式教学分析——评《医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录》[J].中国油脂,2022,47(0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