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黄岩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浙江台州 318020 )
[内容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今的教育教学已经逐渐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化的教育教学模式也带给了学生更加多样性的教学课堂。教师应该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带给学生高质量的信息化技术课程,使学生可以自主地整理信息资源,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本文通过两种不同教学模式的对比及教学实践,探讨 “项目式教学” 在中职《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从而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关键词]:中职、《信息技术基础》课程、项目式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职业技术学校对学生计算机知识的要求就在于它是一种处于应用层次的知识,更侧重于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的培养将由以往单纯的计算机使用能力的培养上升为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从通过语言、传授、记忆学习的重在“结果”的学习逐渐过渡到通过实践积累、亲身体验的重在“过程”的学习。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学习,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项目式教学”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
一、什么是“项目式教学”?
项目式教学,即以若干个项目为实例(比如编辑文章、制作报价单等),课程教学将围绕这几个教学实例展开,当教学内容完成时,实例操作完成。通过项目式教学,学生不但能学到该门课程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学到遇到问题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对于公司提出的各种要求能够不折不扣的完成,满足公司对人才的要求。
二、项目教学法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笔者曾经尝试过采用抛锚式教学,在两个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讲授《表格的制作》这一节内容。
一个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把所要教授的计算机操作知识通过演示、讲授的形式传授给学生。整体步骤为:引导、演示(新建表格,修改表格,编辑表格,格式化表格)、练习、总结。在演示过程中,一一讲述各个知识点,比如新建表格共有三种常用的方法,笔者就一一仔细的操作演示,而对表格的修改,包括插入行、列,删除行、列、单元格等。这样一项一项慢慢的讲,希望学生能够听懂。由于目前采用的是大班式教学,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实际操作时,给定一张现成的表格,让学生进行建表时,却出现了绝大部分学生无从下手,教师要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即使这样学生们仍然只是学会某种操作技能,而没有培养起计算机的学习能力,当遇到实际操作问题时,还是不知所措。
在另一个班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浓郁学习积极性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整体步骤为:任务引入、任务分析、相关知识、布置任务、任务实施、思考题与习题。
本人提出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会分析复杂的表格;2、能够制作表格;3、能够对表格进行编辑、修改。课堂教学分以下几个步骤:
(一)、任务引入
项目一:制作一张本班的课程表。
(二)、任务分析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张课程表,这张表格要如何设计呢?需要用到哪些知识点呢?教师就需要课前先给学生提个醒:本节课要用到《表格的制作》这一节内容,包括创建表格;插入和删除单元格、行、列;合并和拆分单元格;调整行高或列宽;以及表格的格式设置,接下来就是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
(三)、任务实施
当学生着手操作时,又发现新的问题,比如说:这是一张不规则的表格,建表时到底应该建成几行几列?规则的表格只需简单的通过“表格—插入—表格”菜单来完成,但是,课程表不一样,必须通过一些变化,那学生就需去找解决的方法。又比如说:这张表格的内外边框粗细不同,颜色不同,在“边框和底纹”菜单中,有以下几种格式的边框:无、方框、全部、网格、自定义,到底哪一种才能达到我们的要求呢?带着这些问题,学生进入课堂。教师在以课程表为例进行讲授时,对一些简单的、书上已经明确写明怎么操作的都可以一带而过,对学生提出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详细讲授。重点讲授:如何建立一张不规则的表格?需要学生在建表前,先对整张表格进行分析,这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重点,也是难点。确定表格是几行几列,然后对单元格进行合并还是拆分就能做到心里有数了。比如说:如何建立表头,这是我们实际生活中用的比较多,而大多数同学不知道的一个小知识点,学生比较感兴趣,这样讲授起来也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另外,如何为表格设置如表1的边框?这也是一个新的知识点,需要用到自定义边框,这一操作过程是同学们都不会的,笔者在课上一提到这一问题,同学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起来了,这就达到了有的放矢的效果。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比较有针对性,听课效果也较好。当课程表制作完成时,表格的制作也学完了。
(四)、思考题与习题
项目二:制作“‘文明班、优胜班’申请表”。
给出样表,由两位同学协作完成,当这两位同学都不能解决时,由教室里的其他同学帮忙解决。这样做不仅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还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
三、项目教学法实践的几点体会
通过两个班的教学效果的对比,明显显示出“项目式教学”的优势。但是在该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了解学生的自身条件,学生要具有自觉性,并且有自学的能力。如果没有自觉性,就算教师课前布置了任务,学生也不会去做;如果没有自学能力,就算学生想学也无从下手。因而学生的自身条件是项目式教学的一个主体条件。
2、“项目式教学”涉及教学的内容宽、范围广,对教师自身知识的深度、宽度和广度都有极高的要求,并对教师实际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提出更高标准,绝对不再是“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概念,需打造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是深入开展“项目式教学”的基础。
3、在“项目式教学”的教学过程中,给出的项目学生要感兴趣,又容易理解,最好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具有典型性。
4、“项目式”教学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课程,对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施“项目式教学”难度大、组织难,可行性不高;相反,“项目式教学”更加适合专业综合课、实验实习课、大型作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课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十分有效。
参考文献:
[1]万仁敏,易雪冰.信息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J].科教导刊, 015, 36 (7): 55-56.
[2]王昌.项目体验式教学在信息技术类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013 (S3) .
[3 ]孙丹.项目化课程中的学习评价研究:以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