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636600
众所周知,麻醉是手术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抑制疼痛,维持稳定的生命体征,方便手术顺利完成。全身麻醉作为一种常用的麻醉方式,有哪些麻醉方法?如何提高麻醉的安全性?下面对此进行简单论述。
1.什么是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是使用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暂时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痛觉消失、遗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值得注意的是,麻药用量多少决定了血液内的药物浓度,而这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程度。这种抑制可以逆转,当麻药完全代谢、从体内排出后,患者的神志和反射就会逐渐恢复。
2.全身麻醉常用药物
(1)吸入性麻药。代表药物有氧化亚氮、氟烷、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地氟烷等。
(2)静脉用麻药。代表药物有巴比妥类(硫喷妥钠、苯巴比妥等)、阿片类(吗啡、芬太尼、阿芬太尼等)、异丙酚、氟哌利多、苯二氮卓类(地西泮、咪达唑仑等)、氯胺酮、依托咪酯等。
(3)肌肉松弛药。该药物能作用于运动神经终板膜上的N2受体上,阻断神经冲动向骨骼肌传递,导致肌肉松弛,是麻醉诱导和维持中的辅助性用药,代表药物有非去极化肌松药(泮库溴铵、阿曲库铵、维库溴铵等)、去极化肌松药(如琥珀胆碱)。
3.全身麻醉的方法
(1)吸入全麻。吸入麻醉是使用挥发性麻醉药,或将麻醉气体由麻醉机经呼吸系统吸收进入血液,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效果。吸入麻醉是全身麻醉的主要方法之一,特点是麻醉药在体内的代谢少、分解少,大部分以原形从肺排出体外,因此可控性好、安全性高。
(2)静脉全麻。静脉麻醉是将一种或几种药物经静脉注入,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全身麻醉的效果。按照给药方式的不同,静脉麻醉可分为单次给药法、分次给药法、持续给药法。随着药理学研究进步,强效、短效静脉麻醉药的开发,以及自动给药系统的问世,促使静脉麻醉快速发展。
(3)复合麻醉。复合麻醉是同时或先后使用几种不同的麻醉药物或技术,实现全身麻醉的效果。以静吸复合麻醉为例,联合采用静脉全麻和吸入全麻,能发挥出两种麻醉的优势,进一步提高麻醉技术水平。
4.全身麻醉的三个阶段
(1)诱导期。麻醉诱导的目的,是使患者从清醒状态转变为麻醉状态。通常使用静脉全麻药、镇痛药、肌松药等,患者只需几分钟时间,就会出现以下变化:①意识从清醒状态转变为消失状态;②呼吸频率从16-20次/分,变为呼吸停止,然后气管插管,用呼吸机代替患者的自主呼吸;③痛觉从存在到消失。在诱导期,患者的生命功能发生较大变化,需要严密监测,随时处理突发状况。
(2)维持期。在诱导期之后,医师准备手术,而诱导期使用的麻醉药,只能维持较短的时间,因此术中要不断使用麻醉药,来维持一定的麻醉深度。一般情况下,可采用静脉注射、吸入两种方式,根据麻醉深度和药物对患者的影响,调整用药剂量和速率。在维持期,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必要时进行治疗,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3)恢复期。手术结束后,麻醉药物停止使用,一些药物被用来逆转麻醉药物的药效,此时患者进入恢复期。在麻醉恢复室内,患者的意识逐渐恢复,但生命体征依然要持续监护。当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较好,意识和反射均恢复正常,就可拔除气管插管。如果患者感到疼痛,术后应继续镇痛治疗。在恢复期,所有操作由麻醉师、护士协助完成,而患者对整个手术过程并不知晓。
5.如何提高全身麻醉的安全性
提高全身麻醉的安全性,就是针对常见的并发症进行防治,总结如下:
(1)误吸反流。误吸、反流,容易造成急性呼吸道梗阻、肺部严重并发症,是全麻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防治措施:减少胃内容量和提高胃液pH;降低胃内压,使其低于食管下端括约肌阻力;保护气道,包括重建通气道、支气管冲洗、纠正低氧血症、使用激素、气管镜检查等。
(2)恶心呕吐。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约为20%-30%,和患者自身、术前饮食、麻醉用药等有关。防治措施:对于早孕、糖尿病、焦虑患者,加强体征监测和用药管理;术前严格禁食禁饮,减小胃容量;合理选用麻醉药物,不用或少用氧化亚氮、氯胺酮等。
(3)支气管痉挛。表现为气道变窄,气道阻力增加,患者呼吸困难,会引起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和气道高反应性、神经反射、气管插管等有关。防治措施:消除刺激因素,例如麻醉过浅引起的,应该加深麻醉;给予面罩吸氧,采用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同时静脉输注皮质类固醇类药、氨茶碱等。
(4)急性肺不张。是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严重者因呼吸功能代偿不足,可能引起重度缺氧、死亡。影响因素有呼吸道感染、气道阻塞、吸烟、肥胖、胸廓畸形、呼吸肌障碍等。防治措施: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围术期加强健康宣教和麻醉管理,术后实施呼吸道护理干预。
综上所述,全身麻醉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式,分为吸入全麻、静脉全麻、复合麻醉三种。文章介绍了全身麻醉的常用药物和三个阶段,指出并发症的防治措施,希望为患者朋友提供一些帮助,保证全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