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融入中学语文李白诗歌教学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5
/ 3

巴蜀文化融入中学语文李白诗歌 教学的策略研究

罗燕 王浩 左迎香 吴美君

四川轻化工大学 四川自贡 643002

摘要:李白在中国诗歌史上拥有崇高的地位,他的诗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与独特的价值,因此被广泛地选入到中学语文的教材中。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一定文化的产物,李白出生在今四川江油青莲镇,属于古巴蜀地区,李白从小受到巴蜀地区所孕育的巴蜀文化的熏染而形成他独特的个性及诗歌风格。巴蜀文化具有丰富的教育内容及育人价值,将巴蜀文化融入到中学语文李白诗歌教学中,无论是对巴蜀文化的传承还是对探索李白诗歌教学的新思路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巴蜀文化;李白诗歌;中学语文;策略研究

李白,中国的“诗仙”,自唐以来,因其在诗歌上的极高造诣而冠绝古今。尤其是在当代,李白诗歌中的教育价值越来越得到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在各版本中学语文教材中,李白的诗歌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针对李白的诗歌教学如何在方式及内容上推陈出新,凸显出李白诗歌的育人价值及审美价值,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李白生长于巴蜀地区,也必然潜移默化地受到该地区的文化习俗的影响,从地域文化的角度,解读李白的思想性格及其诗歌风格的形成原因,可以作为寻找李白诗歌教学新思路的突破口。巴蜀文化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应的到继承和弘扬,而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及2017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都要求要提高学生文化修养,所以将巴蜀文化融入中学语文李白诗歌课堂教学中,有利于丰富李白诗歌课程教学的内容,是充分开发课程资源的体现,更是传承巴蜀文化,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提升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

  1. 巴蜀文化的形成及特征

巴蜀文化是经长时期历史发展而成的,绵延至今约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巴蜀文化博大精深,但具体到各个地区又有一定的文化差异,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1. 巴蜀文化的地理特征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李白的《蜀道难》艺术地再现了巴蜀地区峥嵘、艰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巴蜀主要是指今四川重庆地区及云南东北部、贵州西北等区域,该地形中部是四川盆地,四周由高原和山脉环抱,巴蜀文化就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环境中长期孕育发展而成的。所谓“巴山蜀水”,“巴山”自古就有雄险幽秀之称: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险,剑阁天下险;夔门天下雄。“蜀水”主要就是指长江上游的支流岷江、雅砻江、嘉陵江等,“巴山”虽然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但“蜀水”却成为了对外交流的重要通道,水域相连,不仅衍生出了四川盆地灿烂的农耕文明,也促进了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等外域文化的交流。

  1. 巴蜀文化的思想特征

巴蜀文化的基本特征就是开放性和兼容性,在思想上表现出“杂家”的特点。巴蜀地区虽然拥有相对闭合的地形,但巴蜀地区的人却并不守旧封闭,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巴蜀人们可以凭借发达的水路交通进行对外交流,李白在诗歌《早发白帝城》中就写道“早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就写出了巴蜀水道的便利与快捷。通过三星堆遗址的出土发现,早在很久之前巴蜀地区就与外域文化有着丰富的交流,特别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四川盆地这个天然的“聚宝盆”吸引着原六国大量的富商大贾涌入巴蜀之地,大量移民进入巴蜀,使巴蜀文化显示出杂交型、多样性的特色,但历史悠久的巴蜀文化并没有被博杂的外域文化所同化,而是在保留自身特色文化的同时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唐代巴蜀人士赵蕤就是典型的杂家,同时也是李白的老师,他的思想对李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 巴蜀地区的文化特征

巴蜀地区最显著的文化特征就是作为道家文化的发源地。根据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原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蒙文通先生的考证,《山海经》是“巴蜀地域所流传的代表巴蜀文化的典籍”。1《山海经》中许多内容和宗教信仰也成为道家文化的思想,例如《山海经》中记载的昆仑仙境一说,昆仑山的“不死树”、“不死之药”中的“长生不死”就被道教奉为基本信仰;又如昆仑山是西王母和黄帝的居所,而这两位神仙也被道教所尊奉。说起道教,就不得不提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张道陵是东汉沛国(今江苏)人,适值中原大乱,方退居巴蜀修道,巴蜀地区,奇峰异岭,幽深莫测,虚幻缥缈,因此在这样神奇的地理环境中流传着许多仙鬼的民间传说,容易使人传信鬼神巫蛊之事,张道陵收服巫教信徒,以《道德经》为经典,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大力宣扬道教,道教在巴蜀地区的得到极大的发展,仙道思想深深影响着巴蜀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表现在文学艺术上,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浪漫夸张,想象奇特。

  1. 巴蜀地区的人文特征

所谓“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从巴蜀地区的知识分子来看,素以蔑视权贵、重义轻利、豪放不羁、奋进敢为而著称。郭沫若在《蜀道奇》中写到:“文翁治蜀文教敷,爰产扬雄与相如。诗人从此蜀中多,唐有李白宋有苏。”巴蜀地区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地灵人杰,他们以笔为剑,以墨为锋,以字为刃,抨击时弊,鞭策丑恶,守正为信,疾恶不惧。总之,野性的生长环境孕育出具有野性的人,这就是巴蜀儿女的独特个性。

  1. 巴蜀文化对李白人格和诗格的影响

李白出生在蜀地,直到25岁才离开。弗洛伊德曾提出一个著名的论点:“儿童期经验是成人个性区别的根本来源。”李白接受巴蜀文化的熏染已有25年,其人生观、世界观,个性气质及思维方式都已深深刻上了巴蜀文化的烙印。

  1. 名流文人对李白人格和诗格的影响

司马相如,西汉大辞赋家,蜀郡成都人。以其赋而闻名于世人,因其赋结构宏丽、辞藻华美、极度夸张而又气魄非凡,其人傲岸不羁、自由飘逸的性格深受李白的追慕。司马相如对李白的影响最深之处体现在赋的创作上,李白虽仰慕司马相如却也不甘居其后,立志要超越相如,扬言:“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这也被世人称为“相如情结”。从其现所留存的赋来看,李白也并没有吹嘘夸大,《大鹏赋》、《大猎赋》堪与《子虚赋》、《上林赋》媲美。司马相如的赋体创作思想凝练为一句话:“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李白深受其影响,将其作为一种阅历和修养融于创作中,而从李白所作的赋中,不管是气势上的宏大壮丽,如《大鹏赋》的:“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溃”,还是《大猎赋》中讽谏帝王的内容及四大段立格的结构形式,都能明显感受到受到司马相如的对李白赋的创作的浸润。在拟学过程中,除了在赋的创作上承自司马相如外,李白还将其融于诗的创作。如《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天上水;《关山月》中“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中的云间月;《蜀道难》中“难于上青天”蜀中道等等。

巴蜀的名流文人不止有司马相如,李白的同乡人陈子昂,其师赵蕤等等都对李白的思想意识、性格、文学创作风格等方面影响颇深。同属巴蜀儿女,都接受着巴蜀文化的熏陶,在创作上亦然更能够的得到共鸣,李白善于汲取文人前辈的优良传统为己用这本身就是他对巴蜀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良好诠释,而他在承续前人却又保留着自己的鲜明特征,才致使他在历史长河中独树一帜,不被取代。

  1. 仙道思想对李白人格和诗格的影响

李白寻仙求道之旅可谓是伴随其一生,首先整个青年时期都沐浴在道家文化中,他自称“十五学神仙 , 仙游未曾歇”。其少年之作《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记载了其前往戴天山访问道士不遇时路上的所见所闻,这首诗纯用白描,但字里行间仍透露出道家的飘逸洒脱气息,而此时期真正体现出其对仙道的浓烈向往是在《登峨眉山》这首诗中。

李白这一生都与道教的关系密不可分,出蜀后的李白亦然满心追求仙道之术,司马承祯曾夸他“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其人其诗都笼罩着浓烈的道家文化思想,于是在这个求仙访道的过程中李白创作了多首游仙诗,这些诗中也流露出独特的自我仙化的意识。后来贺知章也是第一个称其为“谪仙人”,在之后的作品中,李白便常常自诩为“谪仙”,如在《金陵与众贤送权十一序》中,李白说:“祭四明逸老贺知章呼余为谪仙人,盖实录耳!”

仙道文化对李白的直接影响体现在他的创作中,道教思想中那些神奇浪漫的故事,缥缈瑰丽的仙境,正好为李白提供了浪漫主义素材,他所创作的诗歌空灵飘逸,夸张宏大而富有想象力,体现出浪漫主义的特征,促进了李白浪漫飘逸诗风的形成。

  1. 巴蜀文化融入中学李白诗歌教学的策略

李白的诗歌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在教授李白诗歌时,教师很容易将一些既定的结论抛给学生,学生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自然不能够深入了解灵活运用。巴蜀文化作为李白创作的根,自然与其人格和诗格的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将巴蜀文化融入到中学李白诗歌教学过程中,就是将诗歌与现实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真实地去感受李白诗歌中所传达的思想情感,真切地感受诗人形象,同时也能够在学习中传承弘扬巴蜀文化。

  1. 教师需丰厚自身的巴蜀文化底蕴

语文教学内容十分广博,包罗万象,但就李白诗歌教学来讲,语文教师也必须有该方面的深厚的文化历史知识储备,才能在课堂上举一反三,旁征博引,调动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巴蜀文化博大精深,错综古今,教师在加强对巴蜀文化知识学习的时候,也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学习内容,能够与教学内容相契合,与学生学情相符合。值得主义的是,将巴蜀文化融入李白诗歌教学中,不仅是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辅助教学,因此教师在教授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合理分配时间。

  1. 高效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巴蜀文化教学情境

巴蜀文化对于学生来讲是陌生且抽象的,如果仅仅通过教师口头的阐释,未免过于枯燥,李白诗中的巴蜀具有典型的特色,有的体现在独特的声音上,如:“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宣城见杜鹃花》中“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有的表现在强烈的视觉效果上,如:“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等。因此在教授李白诗歌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的音频、视频、图片等直观展现李白诗中的内容,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系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李白诗中感受巴蜀魅力,在巴蜀文化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1. 地理、语文跨学科教学促进巴蜀文化的融入

这里将“跨学科”定义为“打破各教学科目之间的隔膜,并将它们进行有机整合的教学活动之意”。2中学语文课标中也提出了跨学科教学的要求: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使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注意在生活和跨学科的学习中学语文、用语文。”如李白在《蜀道难》中就运用大量的笔墨来描写横断山区的地形地貌特点,在这里教师可以运用地理知识来解读文中的现象,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古蜀道的艰险了。《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彩云间”三个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诗中的“江”指长江,这里的“轻舟”速度之快,说明水流速度快,为什么水流速度快,这里也可以运用地理知识去解答。因此学科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而不是界限分明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整合多门学科知识,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1. 结语

将巴蜀文化融入中学语文李白诗歌教学中,也是将传统文化融入中学语文课堂的重要途径之一,巴蜀文化融入课堂不仅仅是辅助李白诗歌教学,其还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中学语文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素养,重视对巴蜀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不断完善李白诗歌教学的方式方法,让同学们从巴蜀文化的角度明白环境对人的重大影响,加强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感悟生活。同时,将巴蜀文化融入李白诗歌教学也打开了李白诗歌教学的新思路,对中学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四川省李白研究会,江油李白纪念馆,四川李白文化研究中心,蒋志. 李白与地域文化[M].四川巴蜀书社:, 201108.176.

  2. 卿希泰.道教在巴蜀初探(上)[J].社会科学研究,2004(05):59-65.

  3. 李燕妮.地理、语文跨学科整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探究[D].西南大学,2021.

  4. 王雪凝.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D].西藏大学,2017.

  5. 甘成英,毛晓红.巴蜀文化对李白诗歌艺术风格的浸润[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02):89-93+103.

本成果受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李白文化研究中心课题《巴蜀文化对李白人格与诗格的影响》(项目编号:LB21-B08)资助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