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影视表演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7
/ 2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影视表演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代宜纳 1 刘志平 2

①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②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摘要

广播电视编导作为综合性较强的艺术类专业,强调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编、导、演在一部作品中相互依存,在专业中相互交叉,因此影视表演课程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改革中应当实现教学融合与学科联动,注重课程在专业融合中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创作的作品质量,实现课程体现与产业需求的“无缝链接”。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 影视表演 教学模式 融合教学


  1.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影视表演课程的教学现状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综合性较强的艺术类专业,是以戏剧影视学、文学、新闻与传播学、摄影摄像等相关学科为基础,研习广播电视节目传播、编导、制作基础理论与艺术规律,培养服务于广播、电视、电影、新媒体等传媒机构和影视制作单位,集编剧、导演、摄影、表演、录音、美术、照明、人物造型、后期制作、策划与营销等知识和能力于一身,能够从事广电新闻、剧情片、纪录片、综艺节目、新媒体节目等全流程创作和制作的应用型人才。

目前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改革都注重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参与作品生产创作,熟悉排演过程。针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综合性,各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定上都呈现出其多元性,让学生学会“自编、自导、自演、自制”的全方位培养模式。以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电视学院为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中,大三年级根据学生对于各专业方向的兴趣进行选择,其中有微电影创作、纪录片创作,以及综艺节目创作三个方向。在大一、大二学年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实现在大三各学科融合及市场接轨等多样化实践创作。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完成作品拍摄在各方面都处于瓶颈期,尤其是影视表演如何深入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提高作品质量,仍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从表演方式和特性,演员与观众的交流等都存在差异,这也是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理解表演上不能混淆的问题。影视表演较于戏剧表演要求更生活化,需要与各部门的配合协作。因此,如何表演和如何指导表演也是目前学生作品实践中出现问题较多的部分。对此,在教改课程中加强影视表演课程的实践力度,针对学生将要孵化的作品进行表演指导。在团队中,经过镜头前表演的训练,各部门与演员之间相互了解其创作需求。基于影视表演课程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重要性,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影视表演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模式探究,融合教学实现学科联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以“双向嵌入”,即构建学科建设与行业、产业发展的双赢机制,实现课程体现与产业需求的“无缝链接”,从而为培养学生微电影创作、新媒体短视频创作等,向培养一专多能(编导摄录美剪多能多艺)的“专业通才”培养模式转变。

  1. 影视表演课程在专业融合中的教学模式

(一)影视表演教学提升学生的剧本创作力及镜头语言的表达力

1.原创小品训练

原创小品训练是高校表演专业和编导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表演课教学大纲》记述的表演专业第一学年任务:“使学生在他们自己创造的练习小品的规定情境中达到有机的、真正的,也就是说合理的、合乎目的的、有效的动作。”1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的影视表演课程,在原创小品训练的教学环节,不仅让学生在表演中掌握人物形象的塑造,更是在编小品的过程中掌握戏剧创作的规律,如何制造矛盾冲突,如何解决问题,如何结尾,都是在戏剧舞台行动三要素的基础上完成的,通过原创小品训练让创作者认识事件、人物、事实的本质。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尤其突出和加强原创小品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小品习作中,观察生活,掌握行动的三要素,同时,也为编剧创作寻求素材,使学生在习作中深入挖掘自己要创作的人物,了解和掌握规定情境中,如何进行“有机的、真正的,合理的、合乎目的的、有效的动作。”在学生的实践创作中,导演把握表演时,对演员动作的目的性,动作反动作等方面的处理始终是薄弱环节,“演而优则导”,因此,只有通过学生亲自体验表演,才能找到表演的规律,培养小品创作的编故事能力和导演能力,对大三联合作业微电影和综艺节目的创作有着最直接的影响。

  1. 镜头前的表演训练

在掌握小品创作规律后,影视表演还须熟悉和掌握镜头语言与镜头调度,学会处理影视画面中“景别”与镜前表演的关系,光线与表演创作的联系,掌握画面运动的形式,学会处理镜头前表演的交流,把握镜头前表演的速度与节奏2等等。在整个叙事中演员是直接的体现者,也是导演完成叙事的执行者。因此,要求学生一定要知道什么是表演时的镜头调度,在导演的镜头调度中演员应该注意什么,明确演员所处的位置及镜头调度与演员的关系,在不同调度中掌握准确的路线及画面空间位置,注意配合镜头的焦点、摄影角度及光的位置不同等。结合表演理论及小品训练,应当与摄影、照明、化妆造型、影视美术等课程联合教学与实践,让学生在拍摄现场,在镜头前,专业主讲教师亲历指导,认真、反复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进行专业训练与学习。

(二)融合教学实现学科联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三期间的微电影创作和综艺节目创作方向以“出作品、出人才”为导向,共同为学生的作品创作实行学科联动。影视表演作为微电影创作和综艺节目创作方向的主要课程之一,根据现有阶段完成的剧本进行重点场次的排练,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首先,应针对每个小组剧本撰写人物小传,根据自己的工种进行创作阐述,再对剧本中重点场次进行排练。排练的过程,使导演掌握如何在现场指导演员的表演,作为摄影、灯光、化妆造型、美术等部门的同学都在这场戏的排练中不断思考如何实现现场拍摄。其次,学科联动教师共同到现场进行实践指导。不仅是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的技能,从而也增强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过程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保证了作品拍摄的质量。目前,通过融合教学的学科联动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艺术创作的表达欲,而且也使学生深刻认识只掌握技术是不够的,如何创作的文化思想内涵更重要,这需要在各部门的合作中碰撞思想的火花。融合教学实现学科联动是实现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制”的一体化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三)实现课程体现与产业需求的“无缝链接”

通过学科联动,影视表演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表演热情,同时也挖掘出部分学生在表演专业的特长,在联合作业中也能担当角色,甚至有同学在毕业实习中进入表演专业领域继续深造。这也说明,影视表演课程始终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为目标,使学生在各学科中都能发挥所长,“一专多能”,适应和配合传统媒体、新媒体及各类新型影视制作公司的工作,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适应影视行业发展需要。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融合教学仍在的尝试性教学,但也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各学科的教学体系。为了加大各学科的实践教学力度实现与产业需求的“无缝链接”,实现课程体现,应当在实践教学中将一线制作单位的节目制作和运营经验带入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体现课程的理论学习成果,通过邀请行业导师深入课堂一线,以情景模拟教学、项目嵌入教学、专题精细化教学等方式,保证将理论知识与行业操作紧密结合的及时性,大大提高了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三、结语

目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影视表演”课程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仍然需要不断探索,优化课程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融合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科联动,不断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的技能,增强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性,从“出作品”“出人才”,真正实现课程体现与产业需求的“无缝链接”。尤其当下融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读视频时代”的到来,各种类型的视频节目增长态势迅猛,对影视作品的需求已成为社会的主流需求,对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需要更成为显性需要,应继续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应用型的影视传媒人才。


参考文献:

【1】郭月亮:《也谈戏剧小品创作的题材和结构》,《当代戏剧》1990 年第 4 期

【2】张守慎.表演课教学大纲[J].中国戏剧,1961(3):46.

【3】高翔.影视表演与影视编导融合教学法研究.《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第13期 9-10

【4】孙彦军 于滨 《影视镜头前的表演》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



作者简介:

①代宜纳,女,35岁,汉族,硕士,讲师,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

②刘志平,女,50岁,汉族,本科,教师,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戏剧影视美术(艺术学)。

本文系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一般项目“编导专业剧情片创作方向《影视表演》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究”,项目编号:2021JG301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西华大道593号四川电影电视学院(金牛校区)电视学院,邮编:610037

联系方式:15908119605

452051530@qq.com




1 张守慎.表演课教学大纲[J].中国戏剧,1961(3):46.

2 孙彦军 于滨 《影视镜头前的表演》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