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管理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0
/ 2

慢病管理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向代成

洪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荆州, 433200

[摘要]目的:探讨慢病管理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我中心建档接受健康管理的249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接受常规管理的12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其中接受慢病管理的12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管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予以比较。结果: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相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慢病管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效果理想,可有效地控制血糖。

[关键词]慢病管理糖尿病患者血糖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可分为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两种类型。在糖尿病患者中,Ⅱ型糖尿病患者占绝大多数[1]。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服药治疗,以期将其血糖值控制在合理的水平。血糖若控制不佳,则会引发神经、血管功能的慢性损害[2]。因此,对糖尿病患者予以有效的健康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主要分析慢病管理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我中心建档接受健康管理的249例糖尿病患者。本研究排除标准:1)患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2)存在严重糖尿病并发症者。将接受常规管理的12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接受慢病管理的12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65例,女性59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1.24±0.14)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3.21±0.24)年。观察组中,男性66例,女性59例;年龄46-65岁,平均年龄(52.36±0.21)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3.95±0.34)年。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管理方法

对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对观察组进行慢病管理。慢病管理方法包括健康档案建立、健康宣教、用药指导、调整饮食结构、制定运动计划五部分内容。健康档案建立具体实施方法:通过组织辖区内居民体检,筛查出糖尿病患者,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其中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既往病史、身高、体重、日常饮食及运动习惯、血糖监测结果、是否使用药物治疗。将健康档案录入到慢病管理系统中,便于随时查看患者的信息。健康宣教具体实施方法:每隔2周组织1次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在开展讲座期间,为患者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病因、病机)、降糖药用法和注意事项、低血糖事件的诱因和处理方法、血糖自我监测方法。期间为患者普及采取慢病管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纠正对疾病的错误认知,使患者明确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对控制血糖的意义。对于血糖控制不佳者,加强随访与宣教力度。用药指导具体实施方法:在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同时,为患者讲解使用药物的注意事项、用药机制,使患者明确科学用药的重要性。调整饮食结构具体实施方法:根据患者体重、腰围制定每日饮食方案,遵循“蛋白质15%、脂肪25%、碳水化合物60%”的热量分配原则,严格控制主食、肉类、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制定运动计划具体实施方法: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运动方案,将每周运动次数设置为5次,每次运动时间30-40 min,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运动方式可选择有氧运动,以慢跑、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为主。

1.3 观察指标

管理前后,分别监测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以卡方(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管理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相比,P>0.05。管理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相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管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x±s)

组别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h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管理前

管理1个月后

管理前

管理1个月后

管理前

管理1个月后

观察组(n=125)

9.25±1.1

7.05±0.59

13.01±1.20

10.51±1.29

8.38±1.28

7.25±1.08

对照组(n=124)

9.32±0.9

7.98±0.60

13.10±1.10

11.59±1.20

8.37±1.42

8.01±1.16

t值

0.550

12.331

0.617

6.841

0.058

5.350

P值

0.583

0.000

0.538

0.000

0.954

0.000

3 讨论

慢病管理是应对慢性疾病过程中发展而来的一种管理症状、治疗、生理和心理变化、改变生活方式能力的模式[3]。在实施慢病管理期间,医护人员对患者予以教育、培训,使其能够掌握自我管理疾病知识、改变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确保患者能够全面认识疾病,配合医生规范性治疗[4]。在糖尿病健康管理工作中,饮食控制、运动及药物干预属于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控制期间,应控制患者每日摄入的总热量,确保膳食结构的合理性。运动干预期间,需坚持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天至少运动30 min,每周运动5次。药物干预期间,应明确患者使用降糖药物的种类,详细讲解用法、用量及用药禁忌。在对糖尿病患者予以健康管理期间,教会患者自我监测血糖十分必要,有利于患者及时了解自身血糖水平的变化情况,可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5]

本研究结果显示,管理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相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结果证实,将慢病管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效果理想,可有效地控制血糖。

参考文献

[1]廖彬.社区全科医生慢病管理在防治糖尿病中的价值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9,21(13):1-2.

[2]黄明燕,钟庭彬.健康管理服务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中的作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9,15(10):1250-1251.

[3]韩云,徐宇红,叶新华,等.“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7):789-794.

[4]陈静,谢雯俊,陆晔,等.分阶段随访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自我管理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8,31(13):21-23.

[5]于大玲,王聪,刘敏,等.微信联合“微糖”管理软件在2型糖尿病病人院外延续血糖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8,30(18):2273-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