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江苏省南京市 210093
摘要: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体系之下的民居研究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先见于刘敦桢的《中国住宅概说》,刘致平的《中国居住简史》以及近代中国建筑学术体系建立者之一的建筑师林徽因的重视。在世界建筑史的发展过程中,直到近代西方古典建筑学术体系的突破;无名氏建筑才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为大家所广泛关注。民间的乡土建筑是中国建筑文化体系的本源。在乡村复兴建设过程中,对现存的传统民居、聚落进行有效保护和深入研究,意义深远重大。
关键词:乡村复兴;中国传统民居;自然村落;消亡
谈乡村复兴相应提及的就是中国传统民居。从远古时期的农耕文明到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文化的中国,正在经历着自然村落的不断消失。有着东方山水美学的乡村本不该凋落,可在信息时代迅猛发展背景下,城市崛起,乡村在不停地被淘汰。传统的乡土中国因此逐渐日渐凋落、瓦解。中国乡村不再是原来的模样,它已经走到了一个面临抉择的十字路口。
在西南山区,我深感乡村基础设施的落后,底层建设管理秩序的混乱。在中国国情下大量现代化乡镇建设等呈现出杂乱的局面。毋庸置疑这是一个社会大问题。而对于中西部的乡村来说,贫困、愚昧、落后仍然是其主要的问题。乡村的落后根本是生产力的落后,农业经济结构的单一衰败。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将不同地域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开。乡村问题十分严重:首先是有限土地不能创造富裕的生活,其次是缺乏便利的交通、高质量的教育、有保障的医疗、丰富的文化生活。由此导致乡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加给城市带来劳动力和财富的过程又不断加剧城市化。而城市对人口的吸收和容纳能力太强大,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城市人口的日益密集。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失,导致了乡村人口构成的空心化,也造成了农村民居的空心化;这深刻影响着中国乡村复兴,带来的问题是城市化和人口迁徙中村落的消亡问题。
中国广阔的国土上遍布着形态各异、类型丰富且地方特征明显的古老民居与聚落;它们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同时拥有着许多宝贵的物质文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城镇化难免产生过度注重效率、开发保护不合理等问题。近二十年来中国土地上的自然村落和传统民居正加速“消失”。其中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的乡村传统民居在村民进城务工常年离开后因为缺乏使用维护而日益破败,自然损毁严重。其次是一些大规模或者大型基础设施等工程项目的建设,村落在政策号召下,主动或被迫整体迁徙,最后是“新农村”建设不当:政府在大力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由于基层人员调研不足,知识短缺,目光不够长远。为快速追求经济回报,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没有足够的重视和保护,许多传统街巷和历史建筑被野蛮拆除。还有一些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缺乏文化传承的自主“拆旧建新”建设活动——进城务工的村民赚钱回到乡村,拆掉“过时”的民居,建起形式各异的“精致小洋房”。由于胡乱拆建,缺乏审美以及趋同猎奇等导致乡村不再具有它原本的地域特点。
四川凉山白鹤滩水电站的修建,导致金沙江周边沿江的众多蕴含历史的特色村落被迫搬迁。拥有着天然乡土文化的众多村落就这样被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2017年我曾有幸参与到白鹤滩水电站村落的历史采编中。亲历过金沙江沿岸自然村落的风土人情。那里自然环境优美;日光充足,盛产蔬果。土木结构的传统民居建筑因地制宜依山沿岸而建,浑然天成的聚落与大自然相得益彰。虽然迁徙是人和动物的趋利避害的本能。几千年来人类不断抛弃不合时宜的居所和生活方式,发展出高度人类文明。但现代部分水利工程带来的却是毁灭性的破坏和代价。人过度干预破坏自然,带来的实质是居住环境的恶化以及乡土人情的流失。
当民居一户一宅的荒废逐渐蔓延,就是整个村落的荒废。自然村落的消失,许多人的乡村记忆被连根拔起,“乡愁”无处可归。消失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恶劣的居住环境加速人口流失使得村落整体被抛弃。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日益扩张的城市。乡村和城市的问题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不能离开其中任何一个谈论另一个的问题以及发展。中国乡村复兴应该站在更广阔的视野,更宽泛的领域来开展。
现存乡建营造中的村落案例基本都是有特色的:从北方“规矩”的四合院到南方充满“野趣”的吊脚楼;或者说福建或圆或方的客家土楼、岭南独具特色的骑楼等。这些既是风景,又是民俗。但笔者所熟知的乡村大部分只是普通的村落而已。急剧的城镇化发展使这些各具魅力的村落“消失”,或变成了农田,或被钢筋混凝土高楼所代替。“乡土”从此在这些村落中生活成长的居民记忆中成为了断层。虽然多数投身于乡村复兴和建设研究的学者,总结自己在城市丰富的经验并积极实践。然而现实中某些经验对中西部乡村来说根本不具有可行性。乡村复兴任重而道远。作为建筑师,需时刻带着批判的态度,开阔的思维以及国际化建筑学术价值体系探索。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建筑师筱原一男。他用心观察和研究民居,并发现它们是一种自然生长、无等级化的聚落。对于聚落,筱原一男倾向于非统一性的、无等级化的组合方式,并提出当代聚落表现的不是协调的美,而是混乱的美。他还提出“传统作为设计的出发点而不是回归点”的观点。现在我国要建设要能够记住“乡愁”的村落和城市,与筱原一男在住宅设计中注重人类情感也有共同之处。乡村复兴不仅是民居、人口、产业、组织、空间环境;更深层次的是乡土文化、风土人情,乡村复兴需要能够维持它生存的营养和完整的系统。建筑或者规划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环节,建筑的社会功能是建立在维系社会生活的秩序同时发挥关键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辰.建筑师所面对的当下中国乡村复兴[J].建筑师,
(2) 赵辰.我在北村的整体乡村复兴探索工作[J].乡土设计,
(3) 赵辰. 乡村需求与建筑是的态度[J].建筑学报,2016,( 06期)特集:乡建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4) 王竹.丁沃沃.张雷等 “乡村营建”主题沙龙[J].城市建筑,2018,
(5) 陈坤秋. 中国县域农村人口空心化[J].人口与经济,2018,(第1期)
(6) 王勇 李广斌. 乡村衰败与复兴之辩[J].规划师,2016,第32卷(第12期)
(7) 筱原一男作品集委员会, 筱原一男. 建筑 筱原一男[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