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对降低剖宫产术后感染发生率的作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3
/ 2

手术室护理对降低剖宫产术后感染发生率的作用研究

张思琪 刘雯 通讯作者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助产士 610066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对降低剖宫产术后感染发生率的作用,提升剖宫产手术安全性。方法:选取88例到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通过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措施,实验组实施剖宫产全面护理,对比两组的术后感染、切口疼痛发生情况,以及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和切口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切口愈合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出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针对患者和手术特征,实施手术室全面护理措施,有助于防控术后感染的发生,对于患者术后切口愈合及身体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术后感染;应用效果


剖宫产属于目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分娩方式,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减缓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痛苦,对于无法顺利将胎儿娩出的产妇而言,属于十分有效的手术措施[1-2]。但值得注意的是,剖宫产对于产妇身体会造成较大伤害,手术中发生大出血的风险较高,并且预后效果相对较差,需要强化对产妇的手术室护理干预。研究选取88例到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组后对比不同手术室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明确手术室护理对降低剖宫产术后感染发生率的积极影响。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选取88例到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进行研究,入组产妇通过随机数字法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实验组产妇中年龄最小的25岁,最大的34岁,平均(30.34±4.12)岁,孕周范围是38周~41周,平均(39.75±1.10)周。对照组产妇的最小年龄是25岁,最大的35岁,平均(30.42±4.08)岁,孕周范围是38周~41周,平均(39.67±1.09)周。两组产妇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入组标准:(1)对此次研究知情并同意;(2)符合剖宫产手术指征,或自主要求剖宫产;(3)手术前身体状况良好。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疾病;(2)药物过敏;(3)存在剖宫产禁忌症;(4)有凝血功能障碍;(5)无法配合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措施,主要是关注手术过程中的护理配合,并在产前产后做好健康宣教。

实验组实施剖宫产全面护理。术前,提前一日进行产妇探访,协助产妇完成各项基础检查,综合评估其身体状况,并了解其心理状态,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在手术前30分钟开启手术间层流,术前20分钟送产妇入手术室,并介绍手术室环境和医护人员。协助产妇正确体位,开通静脉通路,完成导管留置,做好术区皮肤准备。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完成相应工作,洗手护士确保手术无菌操作环境,及时更换破损手套等。严密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协助医生完成手术,尽量缩短手术切口暴露时间。在断脐之后遵医嘱预防感染,术后不再追加抗生素。术后将产妇送回病房,并向其家属介绍术后注意事项,叮嘱其保持机体营养充足。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例数,并根据WHO疼痛评价标准评估术后疼痛程度,评分范围是0分-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观察记录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主要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1.4 数据处理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测量和统计数据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处理,感染发生率、切口愈合优良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使用(x2)检测校验,疼痛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62b42568e7245_html_1b01f79a2c766e27.gif ±s)表示,使用(t)数据校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感染和疼痛发生情况对比

实验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和切口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

1 术后感染和疼痛发生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术后感染发生率(%)

疼痛评分(分)

实验组

44

2(4.55)

4.16±0.95

对照组

44

9(20.45)

4.87±1.12

x2


5.091

3.207

P


0.024

0.002

2.2 切口愈合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对比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切口愈合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出对照组(P<0.05)。

2 切口愈合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n

切口愈合优良率

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

44

40(90.91)

41(93.18)

对照组

44

33(75.00)

34(77.27)

x2


3.938

4.423

P


0.047

0.035

3 讨论

随着手术技术和器械的不断优化,剖宫产分娩产妇数量逐渐增高。实施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需要强化对其手术室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手术室护理方法而言,对于护士与医生的有效配合更加关注,并且在术后也需要追踪观察产妇基本情况,确保产妇全面了解相关注意事项,改善产妇预后情况[3-4]。此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和切口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切口愈合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出对照组(P<0.05)。研究中对剖宫产产妇实施针对性的面性手术室护理干预,手术前护理干预得到强化术前,通过访视等掌握产妇身体和心理状态,通过针对性干预,确保产妇情绪稳定。同时,强化对手术室的环境管理,做好无菌消毒等基础工作,确保手术顺利实施。手术过程中,护士各司其职,共同协作完成手术,能够确保手术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并且在手术后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相关事项,并实施饮食指导等,确保产妇术后身体营养充分,对于降低感染发生几率和促进产妇恢复均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在剖宫产手术中针对产妇及手术特征,实施手术室全面护理措施,有助于防控术后感染的发生,对于患者术后切口愈合及身体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梁玲玲.探讨手术室护理对降低剖宫产术后感染发生率的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8):148-149.

[2]宋婷婷,高敏,徐蕊.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感染率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29):203.

[3]汪苗.手术室护理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影响的探讨[J].母婴世界,2021(8):149.

[4]宋卫.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养生保健指南,2020(12):155-156.

张思琪(1995.2-至今),籍贯:四川省达州市,学历:2019级本科,研究方向: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