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的优势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2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的优势评价

高晓芳

雅安市人民医院 四川雅安 625000

摘要目的:评价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方法:选取2019年30名消化内科实习护生和2021年30名消化内科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前者纳入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后者归为观察组,在教学方案中应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比较两组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教学评价结果。 结果:实习结束时,观察组实习护生理论、操作考核成绩都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更高,本组对教学评价更高(p<0.05)。 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可以提高护生综合能力,提高带教质量。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消化内科;护理教学;

医疗行业人员紧缺是现代社会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虽然每年毕业的医学生数目比较庞大,但实际毕业后参与到医疗行业的人数并不多,人才流失严重可能和医疗行业工作压力大、薪资低等因素有关。护理专业的学生简称护生,护生和护士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转变的时间却非常漫长[1],想做一名合格的护士还需要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护理技能。实习是从校园走入社会的第一个阶段,这期间所学习到的知识可能终身受用,因此需要重视实习期,同时相对应的带教老师也要提高综合带教能力,采用更加新颖独特且有效的带教模式,为医疗事业奉献一份力。建构主义教学属于新型教学理论[2],本文旨在分析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共纳入60名护生展开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方法

    1. 资料

选择2019年(30名)和2021年(30名)在本院消化内科实习的6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采取传统带教模式,2021年采取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分别纳入对照组、观察组中。

对照组:男:女=4:26;年龄:17-22(20.15±1.16)岁;中专3名,大专27名。

观察组:男:女=6:24;年龄:17-25(20.23±1.20)岁;中专2名,大专28名。

组间各项资料对比,具有同质性,即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传统带教模式。选定高年资护士负责带教工作,即作为带教老师进行护理知识讲授、科室制度学习、护理技能指导等。

[观察组]:在护理带教中应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1)第一阶段:确定知识框架。讲解消化内科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用药、护理等内容,例如急(慢)性胃肠炎、反流性食管炎、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等,部分疾病有特殊的护理事项需进行强调说明;(2)第二阶段:设立情景。构建教学情景,即开展角色扮演教学法,由带教老师或者其他护士扮演患者的角色,和护生进行交流互动,模仿实际的诊疗护理环节,这过程需要进行提问,例如:消化道大出血抢救时的紧急护理操作等,带教老师对护生表现进行综合评价;(3)第三阶段:自主学习。发布课题,让护生结合自身所学进入到问题分析环节中,带教老师予以适当的引导和帮助,鼓励护生自主查阅资料,解决问题,课程结束后由带教老师进行评价;(4)第四阶段:合作学习。将全组护生组织到一起开展讨论交流活动,鼓励护生积极表达观点,可以提高护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互相学习,查漏补缺。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生在实习正式开始前、实习结束时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

(2)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3]评价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涉及分析能力、寻求真相、求知欲等多个维度,总分70-420分,以280分为临界值,超过临界值表示存在正性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且分数越高越好。

(3)实习结束后,发放《教学方式评价问卷》,发放60份,回收60份,有效率100%,对评价条目表示认可的打“√”。

1.4 统计学

选择SPSS20.0版软件处理文中计量、计数数据,分别用(`x±s)、[n(%)]

表示,采用t、χ2检验,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考核成绩与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

如表1所示,两组护生实习开始前的各项成绩/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实习结束后,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各项成绩/评分(`x±s,分)

组名

理论考核成绩

操作考核成绩

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

实习开始前

实习结束后

实习开始前

实习结束后

实习开始前

实习结束后

对照组

79.52±5.14

86.35±2.12

77.42±3.34

82.28±2.29

213.36±15.52

286.59±11.18

观察组

79.34±5.26

90.25±1.17

77.31±3.25

89.54±2.14

214.52±14.38

312.52±12.47

T值

0.134

8.822

0.129

12.687

0.300

8.480

P值

0.894

0.000

0.898

0.000

0.765

0.000


2.2 教学方式评价

如表2,观察组学生对教学积极影响的认可度更高,p<0.05。

表2 教学评价[n(%)]

组名

思维得到拓展

综合能力提升

学习主动性提高

有归属感

对照组

19(63.33)

20(66.67)

20(66.67)

18(60.00)

观察组

26(86.67)

28(93.33)

27(90.00)

28(93.33)

χ2值

4.356

6.667

4.812

9.317

P值

0.037

0.010

0.028

0.002


3 讨论

护生到护士的转变首先需要一个实习期,这个阶段护生走出学校,到对应医院进行为期数月的实习工作,可以与实际患者近距离接触,了解实际的护理工作状态,在这个时期,带教老师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带教模式填鸭式的教学已无法满足现代护生要求,故提出在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首先可以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利用科室现有的教学资源,制定教学框架,需符合护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再者让护生接触实际的患者,感受生命的脆弱以及自身的使命感,激发主观能动性[4],自觉主动学习。传统带教模式将重点放在带教老师教授理论和操作上,以带教老师作为主体,要在短时间内让护生掌握非常详细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属于灌输式教学法[5],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主张引导式教学,将护生作为主体,尊重护生想法和理念,实现护生可灵活运用所学技能的最终效果。此外,该教学模式还能够培养护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原因在于,教学计划中倡导护生自主操作,培养其应变能力,通过发布课题、解决问题、教师评价的方式,让护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记忆,同时组织学习交流会,培养共同探讨问题的习惯,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凝聚力。

文中结果部分数据显示,观察组护生实习结束后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都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更高,数据表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发挥了其实际价值。

总之,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价值较高,是值得探索和应用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赵捷.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4):153-154.

[2] 蒋莉莉.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消化内科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6):105-106.

[3] 杨斌,廖南波,杨凡.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4):175-176.

[4] 黄卉.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消化内科新入职护理人员培训效果的影响分析[J]. 四川解剖学杂志,2020,28(2):91-93.

[5] 张璐,马玉贞.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7):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