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县中医院 贵州 铜仁 555200
【摘要】目的:探析对ICU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配合舒适化浅镇静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1年6月间被本院ICU收治给予机械通气干预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观察组,n=40。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舒适化浅镇静护理。对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安全性情况进行对比以归纳舒适化浅镇静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所需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观察组机械通气相关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ICU机械通气患者治疗期间配合舒适化浅镇静护理干预有助于更快控制病情,保障整体治疗过程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舒适化浅镇静护理;ICU机械通气;应用价值
机械通气是ICU科室常用治疗手段,但该科室患者原发病病情严重,身体机能减退,这都使得应用机械通气所存在的风险相对更高,研究[1]指出ICU患者因不合理使用镇静会延长整体治疗时间,增加治疗风险,提高患者生理和经济的压力。本研究针对ICU机械通气应用镇静情况而制定舒适化浅镇静护理干预,改善镇静剂使用效果从而保障治疗与安全性。现将资料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20年1月~2021年6月间被本院ICU收治给予机械通气干预患者80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且预计将应用48h以上机械通气;②认知功能正常;③肺功能存在中度/重度通气障碍;④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①存在神经萎缩类型疾病;②合并意识障碍;③合并精神疾病;④明确表示拒绝配合研究。以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观察组,n=40。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57~79岁间,平均(71.11±3.51)岁。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在54~80岁间,平均(70.65±3.4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签署同意书。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治疗期间给予常规镇静干预、口腔和营养干预,定期翻身、叩背,和家属积极沟通以了解患者情况并取得配合。
观察组治疗期间给予舒适化浅镇静护理:①优先镇痛。镇静操作前确认医嘱内容,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可通过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来控制患者疼痛,通过无痛操作来强化患者信心,前期镇痛评估应充分准备以避免因穿刺、抽血、吸痰等引发疼痛。辅以音乐、心理暗示等非药物手段来提升镇痛效果。②最小化镇静。镇静是缓解疼痛后的重要目标,在选择镇痛药物时应该保持谨慎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做出调整,以最终撤离镇静药物为目标,通过小剂量药物保障患者治疗舒适程度。③早期功能锻炼。清晨减少镇静药物剂量以便患者能够有清醒的意识,在护理人员配合下完成点头、眨眼、握手等肢体简单动作指令,循序渐进。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则为患者继续提供保持唤醒的护理干预,根据指标变化评价脱机概率,如暂时未能脱机的则继续给予镇静护理干预。
1.3观察指标
①治疗评价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机械通气以及ICU住院整体所需时间。②安全性评价指标:记录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意外拔管、谵妄、定向力障碍、气管切开等事件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计算数据,使用“%”代表计数资料,组间、组内数据采用x2检验,使用“ ±S”代表计量资料,组间、组内数据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差异。
2 结果
2.1治疗价值
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所需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请见表。
表1 两种护理配合下机械通气、ICU住院时间情况(d)
组别(n) | 机械通气时间 | ICU住院时间 |
对照组(40) | 5.42±3.14 | 7.23±3.16 |
观察组(40) | 2.71±2.02 | 5.45±3.04 |
t | 4.647 | 2.599 |
P | <0.001 | <0.001 |
2.2安全性价值
安全性方面观察组机械通气相关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请见表。
表2 两种护理配合下机械通气治疗安全性情况(n/%)
组别(n)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意外拔管 | 谵妄 | 定向力障碍 | 气管切开 |
对照组(40) | 6(15.0) | 12(30.0) | 17(42.5) | 8(20.0) | 6(15.0) |
观察组(40) | 1(2.5) | 3(7.5) | 10(25.0) | 2(5.0) | 2(5.0) |
X2 | 4.969 | 5.211 | 7.548 | 6.221 | 4.374 |
P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3 讨论
机械通气用于重症患者群体优势在于能够替代患者进行自主呼吸,成功建立人工气道可保障患者基本通气功能,但作为有创侵袭操作必然会损害患者器官,因呼吸道受损导致防御机制下降,出现各种并发症风险上升,而这会影响机械通气治疗效果,延长时间,陷入恶性循环,不但增加了医疗难度,对患者心理和情绪也有严重负面影响[2]。因此ICU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配合有效护理从而提高其舒适性,有利于治疗工作展开。
本研究将收治患者随机分组并给予常规护理、舒适化浅镇静护理,在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比较中观察组耗时明显更短(P<0.05),提示舒适化浅镇静护理对于患者预后的积极影响,究其原因在于该护理模式缓解了患者生理疼痛和心理压力,同时在有效护患沟通下确保了患者的依从性。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方面观察组例数显著更低(P<0.05),在护理过程始终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随时评估患者临床状态并进行干预,调整药物使用剂量,借助药物机制来避免引发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为ICU机械通气治疗患者提供舒适化浅镇静护理干预不但能够有助于治疗顺利进行,还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住院期间舒适体验,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曹玉华,钮芳萍,王慧玲. 营养序贯护理模式对ICU行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能力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123-125.
[2] 曾惠清,甘佩仪,程婉红,等. 集束化护理理念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对机械通气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0):1836-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