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消防救援大队
摘要: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牧区由于自身的经济水平较低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经济发展水平较过往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但问题相继而来,农牧地区的火灾发生频率逐年上升,频频发生的消防漏洞为农牧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隐患。文章以乡村振兴视域下农牧区消防安全建设为研究对象,介绍正镶白旗基本情况,分析正镶白旗火灾情况的特点,探讨正镶白旗消防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农牧区消防安全建设的几点建议,
以期为农牧区消防安全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牧区;消防安全;正镶白旗
消防安全作为社会综合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地方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和老百姓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在十九大报告中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视域下,做好农牧区消防安全建设这篇大文章,开创农牧区消防安全新格局,是消防救援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笔者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为例,对乡村振兴视域下农牧区消防安全建设进行探讨。
一、正镶白旗基本情况
正镶白旗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西南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典型草原区,是锡盟南部重要的新型绿色工业基地、锡盟南部重要的商贸物流节点和集散中心、京津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全旗南北长112公里,东西宽88公里,总土地面积6253平方公里,辖3个苏木2个镇,77个嘎查村,分布形势存在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伊和淖尔苏木最远端距离明安图镇有100多公里,且道路难行。近年来,全旗火灾形势相对稳定,共发生火灾104起,死亡1人,受伤1人,抢救被困人员19人,直接财产损失246.1万元,抢救财产价值2100余万元,未发生群死群伤的重特大火灾事故。
二、正镶白旗火灾情况的特点:
一是从起火场所上来看,农村、牧区共发生火灾69起,占火灾总数的66.35%,其他类场所35起,占火灾总数的33.65%。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农牧区地域大、人口分布分散,房屋耐火等级低,经济条件差别大,发展不平衡,且部分村民意识薄弱,农村火灾事故呈现高发态势。
二是从起火原因上来看,因电气线路故障、机械设备故障、电加热器具使用不当等原因引发火灾63起,占火灾总数的60.57%;因家庭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火灾30起,占火灾总数的28.84%;其他类火灾11起,占火灾总数的10.59%。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电器类火灾和用火不慎等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
三是从火灾规律上来看,火灾大多发生在冬、春季,农牧区火灾燃烧物多为草垛、草堆、拉草车、生活垃圾及居民住房。由于季节气候原因空气干燥,元旦、春节燃放烟花炮竹、人为遗留火种都是火灾多发的主要因素。
三、正镶白旗消防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消防救援力量极度缺失
全旗总面积6253平方千米,全旗常住人口4.3万人,旗消防救援大队(站)编制人数18人,占全旗人口0.04%,相当于每1名消防指战员保护2389位本地居民,守护347.8平方千米的辖区安全。消防部队改革转隶后,职能任务由之前的“单一灾种”向“多灾种“”、“大应急”转变,但现有的人员编制数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应急救援任务,凸显出消防救援力量极度缺失,偏远农村牧区火灾形势极为严峻。
(二)农牧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目前大多数农牧民的文化程度比较低,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知识匮乏,自防自救能力较差。农牧区建筑房屋结构简单、布局密集而且随意私搭乱建,导致建筑整体耐火等级偏低,防火间距不足等问题突出。与此同时,农牧区电器线路零乱、裸露、老化,乱拉现象严重,农牧区一旦发生火灾,燃烧猛烈,蔓延迅速,极易发生垮塌等事故。这些都是导致农牧区火灾多发、高发的直接因素。
(三)农牧区点多、线长、面广。
正镶白旗辖区呈现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且有的路况较差,赶赴苏木、嘎查救援现场短则近1个小时,长则达2个多小时,严重影响灭火救援工作效率。再加上冬季冰雪道路难行,道路狭窄,大队15吨水罐消防车满载总质量31.5吨,车速更加缓慢,很难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实施救援,完全违背了“灭早、灭小、灭初期”的灭火救援理念,严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更大的损失。
(四)消防水源严重缺乏。
各苏木镇可用的消防水源严重缺乏,消防车载水量是有限的,灭火救援现场水用完之后加水是一大难题,居民家普通机井的出水量难以满足快速加满大吨位消防水罐车,加满一车水最起码得半小时以上,冬季消防车加水则更加困难,严重影响了灭火救援效率。
三、对农牧区消防安全建设几点建议
(一)以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为核心,不断构建农牧区群防群治网络。
各苏木镇必须严格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消防安全责任实施办法》,将农牧区消防建设纳入政府消防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督促、统筹、指导农牧区消防建设发展,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新机制,完善农牧区消防工作措施,积极构建新型的农牧区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的农牧区消防安全责任体系,严格实行火灾事故倒查责任制,对于出现的火灾责任事故,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从而构建农牧区群防群治的消防安全责任制网络。
(二)加快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填补农牧区消防力量空白。
各苏木镇政府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完成建设消防安全组织,设置消防宣传阵地,保障消防水源,建立志愿(义务)消防救援队伍。建议在点多面广区域、重点镇、成建制的苏木(镇)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消防救援队伍,依托乡镇街道和村民委员会及公安派出所、民兵、治安联防等组织力量,建立健全以苏木镇专职消防队为主力,以苏木镇、村群众义务消防队或志愿消防队为补充的多种形式消防救援队伍,逐步配备战斗服、手抬机动泵、消防水带、水枪、灭火器等消防装备,不断完善农牧区灭火救援体系,定期组织开展协同作战演练、技能比武、检查考评等工作,切实增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整体作战能力,发挥“打早、打小”作用,做到“日常防火工作有人抓,初起火灾扑救不出村,一般火灾扑救不出镇”。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牧民消防安全意识。
各苏木镇要设置消防安全宣传阵地,消防宣传教育要形式多样,发挥各宣传媒体、职能部门及苏木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利用广播电视、电影字幕、墙壁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定期出动消防宣传车辆和张贴消防宣传条幅,在火灾高发季节提前开展消防知识宣传;利用村村通调频广播,用广播开展防火、灭火、逃生知识的宣传,来提高村民的自我防范意识,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宣传活动,提高农牧区地区的消防安全意识。
四、结语
实施乡村振兴,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农牧区消防工作是农牧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只有真正把农牧区消防安全建设好,才能为乡村振兴打下扎实的基础。正镶白旗已被列为全盟唯一的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旗,建议旗委、政府大力依托乡村振兴,加强末端治理,大力推动农牧区多种形式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培训、基础设施和水源建设,开创农牧区消防安全建设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冯常财.形成农牧区消防安全新格局[J].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 2009-05-06.
[2]白玉龙,薛钢. 浅谈如何构建青海农牧区消防安全工作新局面[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31(20).
[3]李永福. 浅谈高原牧区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2018,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