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安县第三小学 161500
摘要:目前我们都处在法治社会中,人们要有足够的法律意识,掌握足够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和保护自己。小学阶段是人生中第一次接触法治教育,传输法律知识的关键时期,对于小学生来说,法律是一个陌生的知识点,还没有走进他们的生活中。然而,随着小学生阅历的不断丰富,他们对新鲜的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小学阶段应该强化道德与法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法治教育
引言: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已经十分普及了,但是课程中关于法治教育的融合还有所欠缺,学生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开展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的目的就是要求小学生能够运用法治教育的知识来约束自己和保护自己。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效果并没有实现课程开展的初衷,青少年的犯罪率也没有显著的控制,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学校要积极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对法律的牢固掌握。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现状
当前,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项必修课,但是我国小学生的法治意识还不够强,不能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实际课程中与法治教育还没有很好地融合,法治教育方面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首先是法治教育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当前部分学校和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更重视对于主科课程的教学,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缺少有效的宣传,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教育的效果也就不显著。其次是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教师只根据教程的内容来进行教学,形式单一,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所学习的法治内容也是单一的,所掌握的法治知识变得有限。最后,教学的主体单一,家长以及社会认为教育都是学校的任务,意识不到自己也应当承担相应的教育责任,然而,家庭和社会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能够更有效率地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关于法治教育的融合
1、加强对法治教育的宣传
当前人们对于小学生的法治教育缺乏足够重视,为了能够加强学生及家长对法治教育的认识,使他们了解到法治教育的必要性,学校要加大法治教育的宣传力度,营造出积极学习的法治教育氛围。例如,学校可以定时进行法治教育,向学生普及在学校内和学校外,日常生活中的违法犯罪行为,提醒他们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在普法日开展普法讲座,邀请普法警官来学校进行演讲,给他们讲一些具体的青少年犯罪案例,让他们体会到法律离他们很近,另外还可以开展普法小课堂,成立校园普法小队等,通过增多在学校对法治教育的宣传,来提高小学生对法治教育的重视和兴趣,促进小学生对法治教育的学习和运用。
2、学校联系家长、社会共同开展法治教育
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单单从学校是无法完整理解和内化的,还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家庭是学生的主要生活环境,能够不断影响学生,据了解,大多数的犯罪都与家庭环境有关,所以要营造出一个温馨健康的家庭环境,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家庭进行普法,家长也应该自主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做孩子的“普法教师”。同时,道德与法治就是在社会中产生的,社会也承担着一定的法治教育责任,学校应联合社会共同为学生开展普法活动,定期邀请法官为学生进行普法讲座,通过对小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视度,对学校的法治教育进行有力的支持。例如,在学校进行法律知识竞赛,邀请学生、家长以及专业的社会法律人员共同参与,社会人员担任裁判的角色,家长和学生进行答题,提高活动的质量和专业性,同时也为学生的家长进行了法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3、教师注重多样化教学,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道德与法治对于小学生而言是陌生的,再加上他们面对只根据教材教学的上课方式,难免会觉得无聊,并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失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所以就需要教师不断创新,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情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为自己挑选合适的角色,来进行表演,展现出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烟酒与毒品诱惑的场景,并展示出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法,教师可以进行点评,并为同学们讲解好的方法。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加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对法制教学有了新的看法,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
结束语
对学生的法治教育不是学校一方的努力就可以做好的,也不是一两堂课就可以达到目标的,它需要学校、家长以及社会的协同努力。在各方不断努力下,法治教育将会更好地融入课堂中,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学生也会提高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兴趣,进而促使自身法治意识的提高,这对于学生良好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也会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柴瑜蔚.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和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新课程,2021,(51):140.
[2]王陇杰.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21,(22):151-152.
[3]于立群.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新课程,2021,(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