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师范学院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157011
摘要:本文主要从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探索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可行性,不断强化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教育功能,同时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意识,这将使更多的高中英语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关注课程思政教育,关注如何进一步开展这个时代的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促进教学设计和教学目的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程思政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提出,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随着“课堂思政”理念被提出,中国的很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基础实验来探索高校课程中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高中是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期。教师应该在高中英语课堂上来落实对学生的道德素养的培养。根据英语大纲要求,英语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获得使用英语作为一种工具去、进行交流的能力,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传统的英语教学旨在考查各个层次,侧重于英语词汇、语法以及听、说、读、写能力的学习。并且忽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因此,很多高中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信心,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同时,在良好的生活环境面前,部分学生只顾眼前的舒适,缺乏学习的动力和远大的目标,急需正确的人生观。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把握这一新指导思想的精髓,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理论的应用,这一新的教学理念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进一步升华。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新教育理念帮助高中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认同,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
一、高中英语阅读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现状
在高中英语学习中,高中外语阅读课作为体现高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必备课之一,主要培养学生阅读英语语篇的领悟能力和对文化知识的鉴赏能力。从“课程思政”的指导理念出发,分析学生在阅读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形成开放包容的态度,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增强爱国情怀,鉴定文化自信。
1.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施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1)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学校中的实施现状。
通过对教师的调查发现,教师们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被调查的教师中,几乎每位教师都选择了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和思想政治课程实施,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除此之外,大部分教师都认为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也能够对学生起到进行思想教育的作用。然而,参与调查的教师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教师。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教师们普遍对于学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不是很乐观。
(2)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英语阅读课程中的实施现状
教师们普遍倾向于探索阅读材料中的思想政治因素,并在教学计划中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然而,在教学活动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调查表明,教师很有可能并不会涉及相应的英语阅读教学活动,或者为实现教学计划中追求目标而特定的寻找补充的阅读学习材料。除此之外,教师们往往很少会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用心达成既定的思想政治目标。
2.教师的认知和态度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在所有的课程中都有一个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结合有一个总体的理解,并且大部分被调查的教师都能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特别重视。教师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一些教师认为将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到英语阅读教学中,然而,有很多老师是非常不同意这个观点的。被调查的教师们普遍认同教师的想法和教师的专业能力,在英语课程中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建设会有很大的影响的观点。从调查中不难看出,老师们普遍认为,学校的要求和方向,在实现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相结合的过程中是最关键的因素。不可忽视的是,被调查的教师们都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施,无疑是会给他们的工作增加负担。总之,根据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虽然该校英语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所有课程中的内涵和重要性有了普遍的认识,但被调查教师的看法是很不一样。此外,在教学实践中,他们的态度可能相对消极和被动。他们可能会在学校要求下参与英语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他们认为这会增加他们的教学负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了解到大多数高中英语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的认识并不深刻。有的只停留在肤浅的认识层面,不能自觉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英语教学中。不能再顾及外国文化的输出,增强学生对自己国家的感情。
大多数英语教师在教材课文中更注重生词、词组和语法,这只是一种肤浅的教学。留给文化和地方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很多知识点的教学断章取义,浮在教学表面,难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3.教学材料中的课程思政资源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规定了英语课程不同阶段对文化知识内容的要求,指出学生学习中外优秀文化有助于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包容,有助于他们在欣赏、比较、批评和反思不同文化的同时,拓宽了自己的国际视野。高度重视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了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文明人。此外,《课程标准》还对教材编写提出了要求,指出高中英语教材应坚持思想导向原则,教材编写理念和设计思路应突出英语学科教育价值,体现社会主义核心践行育人的根本任务。笔者基于中国学生核心能力与价值观框架和课程标准,总结了教材中可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可分为以下五个领域。
(1)国民身份
民族认同主要包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的欣赏,民族团结和民族团结的支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支持,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信心。
(2)国际视野
国际视野包括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包容,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
(3)个人发展
个性发展包括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和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强调理想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等重要美德,以及坚韧创新等优秀品质。学生在青春期的心理健康也受到重视。
(4)科学素养
这里的科学素养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理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鼓励他们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积极面对问题。科学的发展和技术。
(5)生态意识
生态意识是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敬畏自然、保护自然、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以及预防自然灾害的意识和措施。
笔者通过这五个领域以及教师的英语教材分析PEP英语教材(2019版)阅读材料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截止本稿完成,本版共有五本书,分别是必修课本I、必修课本II、必修课本III、选修课本I和选修课本二。每本书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的不同部分分别有两种阅读材料。在必修课本中,主要是阅读和思考以及为写作而思考两部分。后者在可选必修课本中被命名为使用语言,旨在培养学生的输出能力。因此,教材阅读材料分析主要包括这两部分。综上所述,前五本PEP教材25个单元共50个阅读材料,对所包含的思想政治内容进行了分析和分析。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在个体发展领域包含丰富的资源,占60%。教材以中外杰出人物为例,向学生传达优秀的品格和品质,促使他们反思自己,促进品质内化。其次,教材非常重视学生民族认同的培养,占56%,而且往往与国际视野相结合。然而,对学生科学素养和生态意识培养的重视程度较低。这两个领域的具体和明确的阅读材料在前五本PEP教材中分别仅占16%和12%。
从形式上看,阅读与思考部分的语言材料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因素,也使学生能够批判性地思考阅读活动中所包含的文化现象,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自己的结论。在阅读为写作和使用语言这两个输出部分,学生不仅要考虑材料的内容,还要在对文章的研究的基础上谈论或写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进一步促进思想意识的内化和政治教育。
二、高中英语阅读“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一)在高中英语课堂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从教师的角度,首先要树立教师的道德意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领导和教学的重要地位,教师是“传道者”。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首先要树立教师的道德意识。二是教师要拓宽专业知识面。教师应努力拓宽对国内文化习俗等英语知识的掌握深度和广度。第三,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从教材中挖掘思想政治元素,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第四,教师要更了解当代学生,做好老师和乐于助人的朋友。这就要求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从教学过程的角度来看,教师首先要善用教材,寻找其他可以作为补充的相关资料。那么,教师要多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学生树立好榜样。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符合我国发展的要求。这有助于学生形成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成为国家发展的支柱。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增进对家国的感情,在接受新文化的同时增强文化自豪感。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优秀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研究。但我们必须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我们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探索。人才培养体系涉及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学科体系、管理体系,其中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其中。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建立在这样的教育蓝图之上。通过深化课程目标、内容、结构和模式改革,将政治认同民族意识、文化自信、人格修养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各门课程的内在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使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意义的结合,促进学生自由的全面发展,充分利用教育。自觉关注国家重大政策和政策引导,学习理解国家语言文本,培养学生跨学科视野,密切关注民族文化。
三、高中英语阅读“课程思政”的意义
在高中英语学习中,高中外语阅读课作为体现高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必备课之一,主要培养学生阅读英语语篇的领悟能力和 对文化知识的鉴赏能力。从“课程思政”的指导理念出发,分析学生在阅读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形成开放包容的态度,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增强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1.理论意义
全课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近年来新的培养趋势和研究热点,但在高中英语课程建设领域还缺乏研究。因此,本研究可以丰富高中英语各门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指导,而且可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高中英语课程中的作用,为一定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2.实践意义
本研究有助于教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地把握和利用语言材料中的思想政治因素,对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并通过教学活动,使英语教师能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落实育人根本任务。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语文学习,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培养成为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善于思考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结束语
培养人的文化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人格的重要内容,塑造公民的文化人格是我们实现文化自信的基础和信心。它与国家和个人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是走向先进文化的指路明灯。高中的每一门课程都应该具有教育学生的功能。在加强本学科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更加重视促进各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不断发挥全员、全过程、综合教育功能,构建社会主义课程体系具有中国特色。在课程中推进思想政治建设是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围绕高中英语课程,结合教育教学的具体环节,可以深入开发英语课程中的课程思政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何妹.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五第二单元阅读部分为例[D] 扬州:扬州大学,2020
林崇德.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15(02):145-154.
卢可萍,彭志瑛.浅析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高中英语阅读“先学后教”模式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5):22-25.
李亚轩.高中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讨[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21
陈君,肖力.“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施路径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05):54-61.
管赛,孙先洪.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中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4 Unit 2 Working the land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07):71-72.
于鹏,严丽.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程思政”与课堂活动融合——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1为例[J].海外英语,2021(03):37-38+40.
周尔飞.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英语教学——以牛津译林版2020新教材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0):177-178.
李晨.大中小学英语课程思政教材编写衔接研究[J].大学,2021(31):41-44.
安丰存,李柏年.新文科视阈下外语课程思政与外语人才核心素养培养[J].外语电化教学,2021(06):45-50+7.
本论文为牡丹江师范学院2021科技创新项目“高中英语阅读“课程思政”教育探索”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jcx2021-063mdj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