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改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2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改善研究

胡顺平

临沂市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带动了城市道路工程发展的步伐。道路交通安全已成为保障城市有序运行的重要内容之一,道路和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一起构成了整个交通环境,作为道路交通的必备要素,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改善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改善

引言

交叉口是影响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的瓶颈之一,科学合理地设计城市道路交叉口拓宽车道长度,对于保障交通安全、提升通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平面交叉口的交通运行效率评价指标

交通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一般有:实际通行能力(或者服务水平)、饱和度(实际到达交通量与通行能力之比)、行程时间、延误、停车次数、停车率、排队长度及油耗等。在一定道路条件下,有信号控制的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受周期时长的影响较大,在正常周期时长范围内(一般为180s),周期越大,路口的通行能力越大,但油耗和延误也会随之增加,而且车头时距会逐渐增大并形成断续流,造成绿灯时间的浪费。因此,周期时长应该与路口交通量以及安全的要求相匹配,尽可能让延误、停车次数、油耗等指标达到最小,同时又获得较好的通行效率,这样既能保证道路通畅,又能降低车辆的运行成本。首先是平均延误。由不可控因素所造成的车辆运行状态中的时间损失均称为延误。行车延误的发生大多在交叉口处,延误是一个影响因素十分复杂的指标,涉及交叉口的几何设计与信号配时的各个方面,一般来说,普遍采用平均停车延误作为评价多路交叉口延误状态的指标。其次是排队长度。排队长度是指交叉口中因为车辆遇红灯或者前方拥堵行驶受阻所造成的车辆排队的平均数。若车辆排队等待长度过长,而交叉口间距又比较小,容易导致车辆溢流至上一个路口,从而导致道路拥堵,车辆通行效率低下。最后是停车次数。停车次数是评价信号控制交叉口交通效益的指标之一。平均停车次数指的是在1个信号周期内,通过交叉口的车辆由于受信号灯控制而停止行驶的总次数的平均值。车辆频繁的停车、起动不仅影响交叉口的通行效率,而且加重环境污染。

2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改善

2.1设置三角导流岛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设计理念也在改变,“以人为本”的思想逐步深入人心,在交叉口通行中,要保证慢行的路权及安全,设置导流岛是有效的措施。导流岛适用于城郊或工业区,以机动车为主,慢行相对较少的区域。对于双向6车道以上的主干路-主干路、主干路-次干路,由于道路红线较宽,有条件设置面积较大的导流岛,实施后也会有比较好的景观效果。对于双向两车道或四车道以下的次干路、支路,红线宽度一般小于30m,甚至只有十几米,由于路面较窄,交叉口面积较小,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均可便捷地一次通过,这种情况下就不宜设置三角导流岛,设置后效果会适得其反,反而会增加行人和非机动车的过街难度。

2.2增加进口车道数量

车辆通过交叉口的效率一般仅相当于路段通行效率的一半左右,因此交叉口应尽可能增加车道数量,有条件的应做到路段车道数的2倍,即路段2车道交叉口渠化成4车道,路段3车道交叉口至少渠化为5车道。增加车道数量常用的办法是展宽红线、压缩中分带、侧分带、压缩进口车道宽度或中心线偏移,一般进口车道宽度可以压缩到3m。

2.3道路纵断面设计

道路纵断面需要依照CJJ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进行设计,详细研究沿线建筑标高、水系洪水位标高、路面排水问题等。在进行新建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时,应确保道路纵坡坡度不小于0.3%,长度应超过相邻两个竖曲线切线长度的和。如果部分路段的纵坡坡度小于0.3%,需要适当加大路拱横坡度,对雨水口进行加密,同时,需要设置相应的锯齿形街沟,对排水问题进行解决,切实保障道路及两侧建筑衔接的美观性和顺畅性。在道路纵断面设计中,需要关注2个关键问题:(1)当2个相同等级的道路出现交叉时,理论上应该在维持其各自纵坡坡度不变的情况下,对其横坡进行改变。一般是通过改变纵坡坡度较小的路段的横断面形状,确保其横断面横坡度与纵坡坡度较大道路的纵坡保持一致;(2)如果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相交,则需要保持主要道路纵断面和横断面固定,将次要道路的双向路拱横坡逐步过渡到与主要道路纵坡一致的单向路拱横坡,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主要道路的通畅性。

2.4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隔离设施优化

《规范》提出,主干路应设置机非隔离设施;双向4车道及以上的道路,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为一幅路设计,应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设置分隔栏杆;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为一幅路时,针对非机动车流量较大或存在路边停车现象以及路口功能区范围,宜设置机非分隔栏。当非机动车流量较大时,宜在交叉口设置独立的非机动车进出口道,并与机动车道间用设施隔离;当左转非机动车流量较大且交叉口用地条件许可时,可采用非机动车二次过街方式。由于部分交叉口路缘石转弯半径较大,造成右转车速过快,同时公交、货车等大型车辆右转时存在较大的内轮差以及视觉盲区,造成机动车非机动车碰撞、碰擦事故较多。一方面,建议要减小交叉口路缘石转弯半径,采取措施尽量降低右转车速;另一方面,要加强和完善交叉口机非隔离设施,若有必要,非机动车采取二次过街方式。右转大型车辆较多的交叉口范围,建议可结合现场条件设置机非隔离设施,保障非机动车路权,为市民提供安全骑行环境。

3从实践的角度,应注意的问题

(1)应做好道路尤其是交通干路的线性设计,以此来保证城市道路的通畅性和安全性;(2)应做好道路景观的优化设计,在满足道路绿化和美观需求的同时,避免遮挡驾驶人员视线的情况;(3)在城市交通干路设计中,如果必要性不强,建议尽可能减少道路交叉口,对交通干路进行渠化拓宽,保证道路通畅;(4)应做好城市道路空间设计工作,通过高架桥、地下道路、过街天桥等设计,进一步提升道路的通行效率;(5)在对一些长距离道路进行设计时,应采用相对舒缓的平曲线线形,以避免驾驶员在长直线驾驶中出现视觉疲劳问题,保障行车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道路交通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设计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的特点,其设计质量会对城市建设的成败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新的发展环境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道路设计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应关注安全性、舒适性以及人性化尺度,这也是每一个设计人员追求的核心目标。要规避一些设计中的常见问题,设计人员必须精心设计,保持设计的前瞻性,加强对专业技术知识的研究和创新,结合道路建设条件,制订科学合理的城市道路设计方案,实现城市道路全要素精细化设计、品质化建设,提升道路交通体系的通行效能,推动城市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滕龙.试论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常见问题及设计方法[J].低碳世界,2020(8):184-185.

[2]卢永忠.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常见问题及设计方法[J].居业,2020(7):17-18.

[3]毛佩卿.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常见问题及方法[J].住宅与房地产,2020(18):97.

[4]何平.关于城市道路设计中快速路设计的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7):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