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4
/ 3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玺铭1

( 河南大学欧亚国际学院, 河南开封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得益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与时俱进的经济体制改革。此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主线任务,更是我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理论创新,对驱动我国的公有制经济改革有重要意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除生产要素的桎梏,以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进而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实现社会生产的新均衡,供给侧改革即是生产(供给)要素的改革。当前公有制经济改革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其解决导向就是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而生产要素质量的提升、效率的提高,又有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成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关键词:供给侧 公有制 市场 生产要素 改革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同时不断取得新的发展:2010年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1年人均GDP达到1.25万美元接近了高收入国家门槛……中国通过四十多年的飞速发展,在经济方面从“一穷二白”成长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成功实践的体现,得益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更得益于经济新常态下全面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尽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影响巨大,但中国经济得益于强劲的整体实力,在外部的冲击下仍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15年后,一些经济结构上新的变化也逐渐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呈现出来:经济增速持续下行,国民收入增加与企业利润率下降,消费下降,投资下降的矛盾,特别是以钢铁、煤炭、石油石化为代表的国有产业的利润下降幅度最大,产能过剩情况严重,传统的从需求管理出发拉动经济增长的思路需调整改变。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经济建设领域进行了深入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其中的重大思想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公有制经济改革指明了方向、增加了驱动。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

对照经典西方经济学理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特征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停滞性通货膨胀的定义,也不是标准形态的通货紧缩特征,而是新的经济结构分化后,供给要素和需求要素内在的失衡。对于公有制企业来说,这种失衡由来已久,但过去中国经济的高速的发展常常掩盖了这一失衡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外部危机逐渐迫近,内部经济结构迅速发生变化,这样的双重压力使得公有制企业的供需失衡所引起的矛盾在当下变得尤为尖锐。近年来受疫情影响,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石油、石化、有色金属等传统工业大宗商品持续亏损,个别产品甚至达到80%;且生产价格指数(PPI)已连续呈现负增长,几大传统工业行业对整个工业PPI下降的贡献率接近80%。

  1. 需求结构的变化难以拉动经济的充分发展

宏观经济运行中,社会总需求取决于总的价格水平,并受到消费、投资、政府采购、净出口国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中国的需求结构已经发生变化,一方面,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社会商品零售逐渐升级,居民购买逐渐偏好于中高端产品的消费,而国内生产的低端产品则在国内竞争中出现过剩。另一方面,随全球性金融危机而来的是国外消费的低迷不振,我国的净出口不断减少。同时,由于国内高附加值产业发展配套仍不成熟、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较为滞后,难以在市场的贸易竞争中取得优势。总的来看,生产和需求不相匹配,而这些问题在公有制经济领域尤为突出。此外,我国的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政府采购,各地在城市建设、高铁、高速公路、港口、机场等方面不断投入巨资,但长期来看,依靠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与中国的财政收支状况不相适应。因此,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只能产生短期的动力,不适应现代化经济的长期发展,而需求端的迅速变化也使得传统的制造模式难以带动经济充分发展。

(二)经济发展的内在动能在于生产全要素的激活

供给这一侧的生产要素一般认为由劳动力、资本、技术、自然资源构成。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其产出的劳动是马克思笔下“价值的实体和内在尺度”。资本是企业投资的机器、厂房、设备、动力燃料,原材料等。在市场的条件下,通过雇佣关系,实现了劳动力与资本的结合,通过这种的结合,形成了人们需要的产品。同一劳动力、资本条件下,技术是生产能力高低的重要尺度,随着生产力的进步,技术因素愈发重要。而自然资源包括土地、山川、河流、矿产等资源能源,但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资本全球化,资源的运输成本大幅下降,物流已经不再是自然资源在全球流通的桎梏,自然资源在产品供给中的作用逐渐削弱,但掌握自然资源的行业、地区把资源充分融入全球化也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方式。因此,经济发展的内在动能主要依靠供给这一侧各项生产要素的激活、配置、组合。

  1. 推动“供给侧”适应“需求侧”,实现发展“新均衡”

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公有制经济的改革,因此,将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为目标的公有制经济供给结构改革,就是在供给这一侧挖掘潜在的生产能力,而这种结构改革应成为今后经济改革的重点。根据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总需求A线与总供给曲线相交于均衡点O,此时社会劳动力充足,商品总价格较低,总需求、总供给不足,生产水平极为低下。通过拉动总需求,A线平移到D线,社会剩余劳动力不断被消化,商品总价格平缓上升,总供给和总需求在R点达到平衡,社会产出从O到R不断增长。总需求D线发展到E线时,全社会的富余劳动力都已完全实现就业,劳动力的边际效益大幅增加,商品总价格随之增长,但此时的S点已经达到最大生产能力,靠需求拉动社会总生产已经到极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就是通过总需求拉动,社会总产出(GDP)从O到S的增长变化。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达到均衡点S,只有通过供给侧改革,拉动总供给,才能在社会总产出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适应新的需求变化,回到新的R均衡点。

62c2911a55f0a_html_863fb3f5b37c91fc.png

二、生产(供给)要素配置中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是公有制经济改革的导向

古典经济学认为,经济社会中每个人的出发点都是个人利益,其追求目标都是个人利益最大化,这是完全可以理解并且是最能调动生产积极性的。在社会发展中,以社会利益为出发点实现社会利益增长的发展模式常常由于难以调动个体的积极性而僵化;因此,从个人利益出发,通过借助个人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充分调动生产积极性,并顺势实现社会利益增加的发展模式更为有效。公有制不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但市场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中调整内部供给结构的重要手段。让市场充分发挥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框架下的资源配置作用,才能充分发挥生产的积极性。因此,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是公有制经济改革的导向的重点。

(一)劳动力的供给与流动

当前,我国公有制企业普遍有着机构庞大、人员臃肿,行政安排下的员工身份固化的特征,并常常出现在一线生产中劳动力供给不足的态势。此外,管理行政化,员工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高级技术人才缺乏也成为公有制企业的软肋,企业在信息和技术的竞争中逐步落后。劳动力市场化的改革就是要让劳动力进入市场,遵循市场的供需形势,并依此来确定劳资双方的薪酬、待遇等契约关系,从而实现劳动者与公有生产资料的市场化结合。

(二)资本的投入与效能

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占主体的框架下,公有制企业长期占据着社会及自然的大部分生产资源,其资本的投入没有面向市场,而是与国家直接产生联系,公有制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容置疑,但若不适应市场需求就必将导致效率的低下。目前,我国石油、化工、钢铁、船舶等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缓慢,大量产能过剩的困境。只有在改革中将公有制企业真正推向市场化竞争的环境,按照市场化公司治理结构重塑经营管理主体,将生产要素交由市场决定,才能避免公有制企业在资源上对其他类型企业的挤兑,为非公经济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进而提高社会生产效率。

(三)技术的竞争与革新

从整体上看,中国经济结构中制造业规模庞大,但自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成为我国制造业升级过程中的瓶颈。公有制企业占据了社会的较多资源,但从全社会科技产出来看,其产出率仍然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仍较为薄弱,很多终端技术和核心技术还依赖国外引进。据资料:2020年,国内央企共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四千余项,而同期华为获得授权专利数达六千余项,美国IBM公司取得了专利授权四千余项,微软公司获得了专利授权三千项;华为一个企业所获专利数目相当于我国所有央企总体的专利总量的近1.4倍。公有制企业科技的创新也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高端科技人才,不断更新发展机制。

(四)管理的整合与协调

管理是对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整合。我国的公有制企业中,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仍然存在,生产要素之间的整合在在行政系统上束缚过多。从市场上来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公有制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类参与主体:在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等问题上都应在市场中寻找答案。市场经济下,劳动者的价值在于生产社会财富,创造社会价值,因此,管理生产要素的关键就在于减少行政流程的负面影响,充分协调劳资关系,发挥劳动者最大生产率。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引擎驱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就必须质量先行、效益先行,要立足于供给侧来进行结构性的改革,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和动力变革。在公有制领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意味着要增加生产要素(劳动、资本、技术等)的数量,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适应需求侧需求结构的变化,发挥好政府领导作用的同时发挥好市场在资源要素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充分挖掘出公有制经济的潜在增长能力。

(一)推动公有制企业的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员工职业技能

劳动力要素改革就是要调整公有制经济领域劳动力的数量结构,增加劳动力的有效供给。改革公有制企业的人事制度就是要结合市场机制,保障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大力引进多元化的人才,引导优秀人才向生产一线倾斜。在按劳分配为主体,多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建立员工绩效的综合评价体系,激发员工潜能。实行政企分开,保证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主体决策的独立性。加大对劳动力的职业教育投入,提升员工的业务技能。着力培养高端的专业技术人才,不断提高技术人才在员工中的比重。宣传培训企业文化,塑造员工企业价值观,促使员工将个人发展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中。

(二)消化公有制企业的过剩产能,优化存量资源,鼓励“东企西移”

资本要素的改革就是要提高资本的回报率,提升资本效率。针对我国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突出的问题,一方面要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相关企业不再进行生产;另一方面要借助“一带一路”建设契机,积极拓宽“一带一路”沿线市场,逐步消化过剩产能。对于存量资源,可以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进行优化,不断延伸拓展产业链,提高行业集中度。同时,鼓励东部制造业向西部迁移,利用西部丰富的资源,充分挖掘西部广阔的市场,弥补西部制造业发展的短板。“东企西移”既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又能实现区域和产业的多层次协调发展。

(三)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打造“中国品牌”,建设“制造强国”

技术要素的改革就是以创新为核心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公有制经济领域引导和促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聚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节能减排等重点工业领域,推动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国家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主动参与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不断加强国内高质量品牌的建设,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推动传统低端制造业向产业链的高端发展,增加产业价值及利润附加,并适应市场需求,提升产品在国内国外的竞争力。

(四)加快国有企业公司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

公有制企业只是市场经济下的一种所有制形式,与民企、外企是平等的市场主体,管理要素的改革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对生产要素配置的决定作用。加快国有企业公司股份制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鼓励非公有资本参股,激发内生动力,鼓励管理层和员工持股,巩固劳资关系。建立现代化、市场化的企业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行现代公司治理架构,强化股东大会的权利,规范董事会结构,增强监事会的监督作用;进一步推进管理人员的职业经理化,从职业经理人市场选拔高级管理人员,打破传统的行政干预和控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资本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蔡昉.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J].中国社会科学,2013(1).

[3]杨汝岱.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经济研究,2015(2).

[4]国务院.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N]. 光明日报, 2015年9月14日.

[5]张来明 赵昌文.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J].红旗文稿. 2022(4).

[6]魏玮 张兵.供给侧改革对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1).

[7]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8]杨承训.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实践和理论创新[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1(2).



1 作者系河南大学欧亚国际学院实习研究员。